怎么分配流量?只要是稀缺资源,价格就会越来越高。流量就是如此。
最初是导流,免费导流,把流量引向一些有可能成功的企业。当这些企业成功后,很快会产生示范效应。于是,大家都来争夺流量。
电商争夺流量,流量价格就会上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比渠道费用还高。
独立电商研究者龚文祥预计,每获得一个新客户,平均流量成本是180元。流量价格达到如此高价,是任何电商都难以支撑的,除非获得电商平台的流量支持。
这就是电商目前的困境,即电商流量依赖症。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电商只知道要做电商,废掉了传统的营销抓手,但却没有建立新的营销抓手。
必须迅速建立电商营销的框架结构,否则,电商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电商的营销框架
华为的任正非有一句名言:“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
建立电商营销的框架,就是要找到确定性的抓手。
4P是传统营销的基本框架,之所以凑成4个P,这是英文为了便于记忆凑成的,反正同义词很多。
电商的营销框架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分为战术框架与战略框架。
电商战术营销的框架是:产品、黏性、数据、社群。
电商战略营销的框架是:产品迭代、生态圈。
在电商营销框架中,我没有把价格列进去,尽管价格很重要。消费者聚集电商,很多是看中了打折。
传统营销说得好:“销售是通过价格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是通过产品把价格卖出去。”
价格是营销的结果,而不是营销的原因。正如品牌是营销成功的结果,而不是营销成功的原因一样。
正因为目前电商没有基本的营销,当流量把客户引来后,成交率很低。据电商独立研究者龚文祥统计,大约只有3‰。这就是购买流量的恶果。
战术营销的四个支撑点,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流量。因为对于电商,流量不可或缺。
基于电商的产品
还是先说说电商的战术营销框架。
电商所指的产品,与传统营销所指的产品,在语境上略微不同。传统营销也做消费者调研,但毕竟还只是调研,电商天天与消费者打交道,并且有大量数据,如果说传统营销的产品是研发的话,那么电商的产品则更接近于众筹,即消费者合作开发产品。小米引以为自傲,靠的就是这一点。
电商的产品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两个极端的说法:一种是小米的说法;另一种是著名淘品牌韩都衣舍的说法。
小米的说法,主要是指极致单品,快速迭代。小米像苹果一样,一段时间只推一个单品,要求做到极致,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新一代。
韩都衣舍的做法恰恰相反,是著名的“反爆款”,每天推出几十款新款。
两种做法,都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可见,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黏性
黏性是互联网比较强调的一个概念。怎么解读黏性?可以解读为客户回头,也可以解读为客户惦记。
黏性是电商维系老客户的办法,也是电商产生口碑的办法。
在传统营销时代,有人就发现三星专卖店与苹果专卖店的重大区别。三星专卖店的客户很少,无事不上三星店,有事买完就走。苹果专卖店的客户则不同,无事也待在苹果店,买过还待在苹果店。这就是黏性。三星专卖店是购买的场所,苹果专卖店是粉丝聚集的场所。尽管苹果每年才出一款新品,但苹果粉丝的黏性更强。
怎样增强客户黏性?目前有两种典型做法:一是不断推新款,如“韩都衣舍”,每天上店,都能看到新款,长此以往,消费者就会形成一种期待;二是小米的做法,不断推出线上线下活动,与消费者互动,增强消费者的关注。
社群,电商的抓手
移互营销的抓手是什么,还得从社群讲起,因为社群的特点就是互动。
电商出现的同时,社群出现了。这不是偶然的,是相伴而生,是共生业态。
以前的电商,依托PC,所以被称为PC电商。现在的电商,依托智能手机,所以被称为移动互联。与移动互联同时出现的是社群。
社群的出现,被称为去中心化,即传统大众媒体失势,社交媒体大行其道。
社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群,专指微信;广义的社群,包括BBS、博客、微博、微信等。社群工具可能变,但社群去中心化的趋势不会变。
社群出现后,有可能成为电商的抓手。
PC电商的流量是封闭的,所以要花钱买流量。社群出现后,电商有了独立的流量来源。
说白了,电商时代,物流不重要,因为物流已经有了第三方平台。最重要的是信息流,即流量来源。
必须有独立的流量来源,可以不再花线买流量,或者从第三方引流。
为什么偏偏社群成为电商的抓手呢?因为去中心化后,社群成为传播的主流媒介,被称为社会化媒体,电商营销也被称为社会化营销。
社群成为电商的抓手,最大的障碍是它是碎片化的,不像大众媒体那样容易抓住。
过去,中国的渠道和终端也是碎片化的,中国传统营销长期以深度分销为基本思路,就是因为渠道是碎片化的。
因为渠道是碎片化的,所以企业要建立庞大的销售队伍,销售队伍就是管理碎片的。
我预测,电商企业虽然不再需要庞大的渠道管理队伍,但仍然要建立一支队伍,管理碎片化的社群。
数据
做电商没有数据研究,就如同盲人摸象。
我没有用“大数据”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太炫,普通电商抓不住。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切活动都会留下痕迹。因为一切活动都会产生数据,数据就是痕迹。即使你只是上网逛逛,什么也没买,同样会留下痕迹。
痕迹足够多,就会成为轨迹。痕迹可能是一个点,轨迹则是一条线。
轨迹足够长,就会显示倾向性。哪怕消费者在网上什么都没买,但已经显示了消费的倾向。
如果说过去的消费者研究,消费者有时会口是心非,研究者可能误判,但互联网产生的数据,给电商提供了更精确的消费者研究工具。
虽然不可能真正还原消费者,但可以无限逼迫消费者真身。数据量越大,逼近真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数据有前台数据与后台数据之分,前台数据与传统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后台数据。过去的后台数据掌握在零售商手中,成为零售商与供货商博弈的筹码。电商时代,厂商与消费者直接交流,厂家就掌握了后台数据。
数据是一座金矿,它使消费者在厂家面前没有了秘密,只要技术和成本允许,真的能够单件定制或个性服务。
数据作为移互营销的重要要素,要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并利用数据分析与消费者高黏性互动。
电商的战略营销
战略营销是科特勒的贡献,虽然不如4P那样知名,但至少企业决策者是要知道的。
放长线才是战略,所以战略通常比战术见效时间长,但效力更持久。
电商的战略营销有两大要素:一是产品迭代,二是生态圈。
产品迭代有两种:一种是像苹果和小米,不断推出更新的极致产品;另一种是产品颠覆,比如手机被更新的技术和产品颠覆。
美国硅谷精神领袖凯文·凯利说,颠覆来自边缘。这意味着颠覆是不可预测、不可预知的。
按照任正非的观点,“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防止被颠覆的做法,就是不断颠覆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目前可靠的做法是把企业改造成“颠覆者的平台”,先从内部颠覆自己,不断培育颠覆的种子,总有一颗种子能够修成正果。
生态圈就是围绕已经成功的阵地,不断扩大防御圈。正如马云所说,企业可以倒下,只有生态圈生生不息。
生态圈不可能抵御真正的颠覆,一旦核心被颠覆,生态圈也是可以被颠覆的。但生态圈有两个作用:一是相互引流,生态圈也是流量的聚合;二是生态圈不可能同时倒下,生态圈给颠覆增加了难度,至少赢得了缓冲时间。
实时资讯,酒业商机,尽在佳酿网微信公账号(jianiang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