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贵阳开幕。会上,贵州省代省长李炳军在发言中表示,在狠抓传统优势产业挖潜升级方面,将发挥贵州茅台领航优势,打造贵州酱酒品牌梯队。
就在会议开幕前两天,遵义发布“十四五”规划建议,将以茅台为引领,加快培育一批百亿产值、千亿市值的白酒企业,打造以茅台集团为航母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企业舰队,壮大白酒产业集群。
短短三天内,贵州两次在重大会议上对白酒产业提出建议与要求,足见贵州政府对茅台集团,以及对整个酱酒产业的重视。
从当下的市场趋势与贵州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来看,酱酒的确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茅台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接受了酱香酒的独特口感,随着市场培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天然具备的稀缺属性也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稀缺心理,从而真正从“品牌热”转向了“品类热”。
数据显示,2019年,酱香型白酒产能约5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约1350亿元,同比增长约22.7%;实现利润约550亿元,同比增长22%。酱香型白酒以占白酒业7%的产能,实现了21.3%的销售收入和42.7%的利润。
与此同时,在以茅台为首的一众贵州酱酒企业的努力下,市场也几乎形成了离开赤水河就酿不出好酱酒的消费心理。这也意味着,相比其他产区,贵州出产的酱酒拥有着强大的背书实力。
另一方面,市场对酱酒的追捧也催生了一系列乱象,比如一些低端串酒打着正宗酱酒的旗号,卖着高价,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影响了正规酱酒企业以及酱酒品类多年来在市场上建立起的好口碑。
在微酒看来,这一轮的酱酒热固然能带动酱酒品类发展,但如果都带着看热闹心理“一哄而上”,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哄而散”,不利于酱酒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