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忙碌了一年,期盼的就是那几天能和家人团聚,舒舒服服的过大年。过年自然是少不了酒,不论白酒还是葡萄酒或者是洋酒,总需要喝点的。所以,春节被酒商们看做是最后的“百米冲刺”,能否完成业绩关键也是在这几天。
1、稳定成为主旋律,须防库存压力
2018年,国产葡萄酒产量持续下滑,进口葡萄酒的进口量也出现了下滑,市场纷繁复杂,各种产品抢占着消费者的注意力,消费者面对产品选择更加眼花缭乱。经历过这一年的洗礼,很多酒商反映市场难做,消费疲软,但是针对春节的市场情况,小编了解到,借着春节的销售旺季,市场反映还是相对稳定的。
江苏圣果葡萄酒供应链的汤同柱认为今年的市场跟往年并无太大区别,让大家感到时局严峻的主要原因还是库存问题,由于前几年市场预期太过乐观,很多酒商都扩增了产品线,产品增加的速度超过了市场的发展速度,进口量激增的背后必然是供大于求,同时又受到线上的双重挤压,体量大的进口商压力会不小,但是一些中小经进口商、经销商受到的影响不大,甚至有部分客户发生年底断货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行业未来存在很大变数,但在年末市场,葡萄酒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稳定。而对于进口商的库存,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示了谨慎乐观。他们认为,相比起2013年的行业性渠道压货,2018年末进口商的库存要小很多,而且消费基数在稳定增长,市场扩容,再加上更多散客和中小经销商的进入,进口商的出货的压力不太大。同时,也是因为上次行业性的压货危机,使得进口商都比较冷静客观,库存也在各自承受范围之类,相信春节前后进口商库存压力能得到很大缓解。
盛世酒业的黄水筠也表示,今年的市场情况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销售状况也比较良好。虽然市场上的贴牌红酒今年更多更复杂,但是存活率不是很好,都很快的酒“死”掉了,真正有品牌、有品质的酒在市场上表现还是不错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2、品牌化时代,消费越来越理性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将达到4亿人,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加看重产地、工艺、口感甚至到产品的品牌理念。
对此,黄水筠谈到,现在的消费者确实越来越理性。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会越来越看重品牌,品牌意味着品质,品牌也是产品的良好背书。另一方面,消费上也懂得适度节制,消费者越来越懂自己的喜好,也能够自己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优劣。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价格更加敏感,大众化的价格更能吸引消费者。东莞的酒商陈先生说到,今年的市场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整体的价格下降了20%,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另外加上市场竞争加剧和网购的影响,终端就会越来越困难。
厦门的酒商肖先生也说到,今年市场很火爆,有很多产品都卖断货了,价格方面主要是走“群众路线”大众化的产品比较容易接受,一方面,这样的产品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之内,也能满足日常饮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产品有一定的品牌背书,品质相对过关。在未来,品牌和品质将是影响消费者的核心因素。
因为区域市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表现也不相同,概括来说:一线市场逐渐精品化,三四线市场正在实现普及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品结构向两端拉伸,消费分级的态势更加明显。
3、消费分层,个性化需求更加凸显
关于消费,人们还在为了“升级”还是“降级”争论不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消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逻辑,商品本身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满足身份认同,就像有句话说的“你的就是你所消费者”,消费者也是通过消费来找到自己的心理认知。
对此,广州酒商温生表示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对于葡萄酒,女生比较喜爱干白、桃红和起泡酒,价位在200元左右的,瓶装酒标颜值高的接受度高。还有一些女士,则喜欢澳洲、阿根廷、葡萄牙等国家的酒,口感柔和,果香浓郁的接受度高,比如西拉、梅洛等这类葡萄品种。价位也拉得比较开,从一百多到一千多的消费人群都有。男士还是愿意选择干邑,威士忌等这类烈酒,而葡萄酒则选择口感浓郁,如赤霞珠、品丽珠、西班牙的丹魂等这类高单宁酒体的品类。高端客户一般会选择酒庄限量版,一千到三千之间的消费区间较多。
2018年的白兰地市场异军突起,是消费个性化的证明。而起泡酒早在两三年前已经市场了快速增长,虽然单体销量不大,但相对整个产业来说,增长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