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市场销量的50%,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经占到白酒市场90%以上的份额。”
早在2017年,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就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并在会上明确表态:“中国白酒低度化趋势不可逆转。”
反观现在,锐澳凭借85%的市占率把握住塔尖位置、WAT获千万级融资、各大名厂开始涉足低度酒品类…… 而低度酒爆火的背后,暴露出的实际是消费者们对于低醉体验的硬性需求。对当今消费者而言,对微醺状态的需求大于宿醉结果,更加追求“醉得慢 醒得快”的饮酒体验。
而这种种现象都表明——低醉将成为酒业未来大趋势所在。
饮酒而非酗酒,品味才有滋味
随着生活品质的日渐提升,大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酒桌上也再难看到喝得五迷三道、接连呕吐的戏剧化场景——这就是低醉出现的机缘。
当以喝得多为荣的畸形“酒桌文化”被不断抵制,当饮后的生理舒适度被摆上桌面,情绪共鸣成为消费者喝酒的主要诉求,主张“微醺七分醉”是社交场景饮酒最佳状态——低醉概念顺势而生。
“饮酒不酗酒,微醺不烂醉”、“醉得慢醒得快”是低醉的内核。
将酒局打造成人与人完成高品质沟通的社交场景:低醉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品味其中滋味,延长社交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真正的好酒在品不在量,真正的社交也是如此,都需要时间去沉淀。
酒醒之后不难受,生活节奏不耽误
人人都知当今社会节奏快,虽然饮酒基本已经成为工作或是朋友聚会躲不掉的一环,但是这背后还对大家提出了隐形要求——即使喝醉,第二天也必须要准时坐在办公桌前。
而“头疼恶心”却是醉酒后第二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当疲惫的身体状态无法支撑一整天的工作强度,“喝酒误事”就成为家人与上级诟病的由头。这样一来,情绪身体遭受双重碾压。原本喝酒可能是为了放松解压,最后却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
于是,低醉优势再次显现。
“醉酒之后醒的快,醒来之后不难受”是低醉的主打牌,帮助大众掌控生活与工作的同时,不让解压成为增压的源头也是众多消费者选择低醉产品的原因。
打出白酒行业健康牌,低醉拉动行业内改革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白酒的认知和需求也越来越高,喝好酒、喝健康酒成为更多消费者的普遍共识。各大酒厂也纷纷打出“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的标语。
“做减法”成为行业内改革的一大新尝试,在多个酒厂为打造健康白酒将酿造过程中加入药材等其他保健品之时,低醉酒度为消费者做起了减法——减轻身体负担。这一改革或将引领业内一波新潮流,为白酒文化增添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