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扩产”无疑成为今年开年的高频词之一。
伴随着马太效应的日益凸显之下,强者恒强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尤其在“十四五”期间,各大企业相继对产能提出新目标,并纷纷对目标进行规划和操作,基于此,“扩产”一词无疑成为当下白酒行业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产能的持续扩张,为名企的全国化布局提供了后期保障,从背后的因素来看,名企的产能项目的加大,是名酒对品质的加码,也是布局“长线”思维的一种深度体现,同样也是产业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的显著特征。
01、2022,扩产进入“疯狂期”?
2020年1月1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正式实施,“白酒生产线”从限制类轻工业中删除,这也意味着,名酒企业的扩建限制消失,白酒企业的新一轮产能竞赛期开启。
于是我们看到过去两年中,以茅台和五粮液为首的名酒企业纷纷扩产,去年7月,汾酒宣布拟投资11亿元进行产能扩建、原酒储存等六项工程,郎酒4万吨酱酒也进行投粮、投产,珍酒2021年总产能突破两万吨,新增1.1万吨,金沙酒业3万吨/年基酒扩能项目一期5000吨基酒扩能项目竣工投产,产能由1.9万吨提升至2.4万吨;今年安酒下沙24000吨,全面迈入“2万吨酱酒俱乐部”。
到了2022年,扩产开始进入“疯狂期”,开年仅两个月,就有多家企业宣布扩厂,1月,贵州茅台拟投资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
同期五粮液发布公告,根据“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将新增原酒产能,对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7.5亿元。
到了2月,扩产信号更为明显,如:
2月14日,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5万吨白酒生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汾阳举行。
2月16日,习水县与史丹利集团举行1万吨酱香酒技改项目签约仪式,成为了在习水产区落户的又一位万吨级的重量选手。
2月18日,今世缘晚间发布公告,拟投资实施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90.76亿元,分五年投入。该公告在行业引起热议。
匀酒也在2022年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新建酿酒车间2个、制曲车间1个,将产能提升至3500吨。
2月25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项目也正式开工,投资82.6亿元。
除了企业本身之外,还有政策在保驾护航。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2022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显示,在全省总计700个重点项目中,川酒有10大重点项目入选,包括有成都邛崃市水井坊产业基地(一期)、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工程、宜宾酒都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等。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2022年省重大工程项目名单和推进计划,共安排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347个、年度计划投资6448.79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945个,年度计划投资1921.59亿元,包括习酒、国台酒、珍酒改扩建等转型升级项目等。
产区之间也相继对“十四五”期间产能做出规划,到2025年,仁怀酱香酒产量要达到50万千升,习水要实现“保底25万千升,力争30万千升”的产能目标,吕梁要达到50万吨,宜宾产区的目标是突破100万千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的扩产潮周期还将持续拉长,同时,随着名酒集中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名酒的需求量将会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因此扩产需求十分急切,以此来保证未来市场供应体量。
02、理性看待扩产
毫无疑问,今年或将会是白酒扩产的高峰期。
但扩产的背后是会不会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对此有专家表示:白酒行业市场的马太效应正逐步显现,名企在不断增加产能,而中小企业的所面临的是缩减产能或者被淘汰。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从2017年的1593家,降至2021年度的965家,降幅达到了39%。
从名酒企业销售数据来看,茅台和五粮液等头部企业近几年营收大幅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白酒行业名酒品牌利润上升空间较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东亚前海证券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消费升级的趋势延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稳步增加,白酒尤其是高端、次高端白酒的需求具有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白酒行业分化显著,高端白酒通过提价提高其品牌力和业绩,而次高端白酒享受高端白酒提价后的空白价格带,次高端白酒产品结构升级下具有量价齐升的增长空间。
在次高端和高端白酒市场还未饱和的背景之下,名企扩大产能、改进技术是提高优质白酒产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缺好酒的市场当中,高品质已成为消费市场主旋律,而结构性扩产是大趋势,扩产不是增加产量,其核心作用是为高端酒市场的开拓做产能储备。
在白酒企业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的当下,对品质的坚守,对市场的深耕无疑成为重点,而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产能之上,未来产能的比拼也将会提升到更高维度,但也需要大家理性的看待扩产问题,毕竟品质才是王道。(原标题:2022疯狂扩产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