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一看酒坛子上贴的标签,就晓得这种酒是哪个厂生产的了,我们喝酒也放心了。”昨日,在利川市元堡街上一家销售点门前,前来购买散装白酒的王老伯对记者说。
散装食品一直是困扰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今年以来,为从根本上扫除散装食品监管“盲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隙”、“全覆盖”,利川市食药监局以散装白酒为试点,探索推行散装食品“身份证”式监管。今后利川市场上出售的散装白酒,将一律贴上这样的“身份标签”。
4月以来,该市食药监局加大了散装白酒加工、销售、使用三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白酒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单位的监管档案,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及变化情况,消除监管盲区。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抽检。
该局还给白酒小作坊业主和白酒销售商定下规矩:小作坊不得外购原酒或食用酒精生产加工白酒,不得使用工业酒精、甲醇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只能生产固态法白酒。散装白酒经营单位(含餐饮服务单位)要采购符合规定的白酒产品,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等规定,标明产品相关信息,做好进货查验、储存和销售记录,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凡散装白酒销售者,必须制作白酒“身份标签”,内容包括:酒的来源情况(含厂名、厂址、负责人姓名及其联系电话)、生产日期、酒的原料、以及酒精度等信息。同时,提醒市民购买散装白酒时,仔细查看盛装容器是否贴有“身份标签”。
在积极推进规范化的同时,也对不合格的15家白酒小作坊予以取缔,目前该市白酒标签推广覆盖率达到85%,可望年底实现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