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从与酒器协会深入交流 纵观传统酒器的历史变迁

2016-07-06 13:04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日前,佳酿网与保定市酒器文化协会的交流会在佳酿网总部举行。与会人员包括保定市酒器文化协会会长李斐、名誉会长臧占良、顾问常六顺以及佳酿网主编刘红增、佳酿网总经理白酒营销专家李巍等,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中,与会人员从酒的发展历史、酒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传承,以及酒与酒器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若论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渊源久长,中国的酒文化较之西方酒文化更有底蕴,而在华夏文明进程中,酒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同步进行一脉相承的。中国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而至今对于酒的始祖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杜康,有人认为大禹时期的仪狄,甚至也有上古时期猿猴酿酒的说辞等。

我们的酒文化崇尚仪式感,与谁喝、怎么喝,甚至是在什么场景下喝酒,均有很强烈的文化氛围和诉求。当然,除此之外,用什么酒器喝酒也颇为的讲究。

谈到酒器的发展,保定市酒器文化协会会长李斐说道,“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形状类似于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而新石器时期晚期,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酒器的种类不断增加,其用途也逐渐明确,这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

据佳酿网(公众号:jianiang_cn)记者了解,这些上古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诸多种类,而其形状也不乏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等,但当时的人们,尚未有礼仪和风雅概念,所以尽管酒器分类繁多,但多用于储存进而方便饮用。到了商周时期,随着酿酒业的发达和青铜器的发展,出现了专门制作酒器的职业——长勺氏和尾勺氏。

对此,保定市酒器文化协会名誉会长臧占良解释道,“长勺氏和尾勺氏是专门以制作酒器为生的氏族以及专门制作酒器的梓人。这一时期,在宗法制下,社会也有了分明的等级,并且注重讲究礼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例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等等”。

其实,据史料记载,在商周之后青铜器逐渐走向衰落,而随后兴起的是漆制酒器,并且在秦汉至魏晋时期流行开来。对于为何这个时期的酒器形体较为矮胖时,酒评网主编刘红增说道,“当前我们饮酒的习惯是围桌而坐,但秦汉直至魏晋时期,人们饮酒通常是席地而坐,而酒器一般放在席地中间,为饮酒方便,里面放着挹酒的勺,为了保持盛酒具的稳定性,故此当时的酒器的形体一般较为矮胖。”

随着白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饮品,以及酒文化的深入人心,到了唐宋时期,酒器的制作工匠们更是用金、银、玉、瓷、琥珀等高贵质料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酒器,进而也催生了适用于桌上的酒器。保定市酒器文化协会顾问常六顺指出,“伴随唐代桌子的出现,适于在桌上的酒器也应运而生,比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器中。这样方便了酒的取放和饮用,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等”。

事实上,这一时期,白酒酿造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而酒与酒器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在此背景下不但增添了诗人喝酒的志趣,更将中国的诗词文化与酒有机的交融在一起,而且不乏流传千古的名篇,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等。

到了明清时期,酒器的发展迎来了瓷质酒器的鼎盛时期。佳酿网总经理白酒营销专家李巍对此介绍时说道,“瓷质酒器的发展以明成化年间为节点,当时制瓷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所烧各式酒器更是技高一筹,被人称为“成窑酒杯”。而到了清代瓷酒酒器更是不乏精品,最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执壶、高脚杯等。而当代随着酿酒工艺的发展,酒精度数的增高,以及健康饮酒概念的兴起,人们往往在饮酒时,使用的大多是水晶白酒杯,小瓷杯等”。

其实,饮酒,乃风雅之事。当下饮酒,多了味道,丰富了香型,但却唯独欠缺了雅趣。而作为酒文化不可分割的载体之一的酒器,其仪式感和韵味更是逐渐被淡化。所以,对于传播和普及酒文化,酒器应该是不可回避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完美的酒器,蕴含的是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而随着行业的发展,酒器也应要逐步体现出它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

    关键词:酒器 酒文化  来源:佳酿网  易子城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