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消费正升级,中国啤酒业也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家统计局数据与行业统计数据均显示我国啤酒产量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起,啤酒产量占饮料酒的比例同样呈现下降趋势,从87.3%下降为71.8%,啤酒人均消费量在上升至2013年的34.1升后,逐渐下降之30%。
中国酒业协会近日召开相关会议,分析中国啤酒业概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会议分析,造成这种市场趋势的外因一方面是由于消费结构更加碎片化、个性化,另一方面是人口结构面临人口老龄化,消费粘性降低。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2.3亿,比上年增长4%,占总人口16.7%,提高了0.6个百分点,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内因则是啤酒的消费文化发生了改变,因此研究老龄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市场价值变得尤为重要。
从产品结构来看,进口啤酒2016年为64.6万kL,同比大幅上升20.0%;2017年1-6月份,进口啤酒为33.12万千升,同比增长6.84%。纵向对比看,进口啤酒2012年增幅71.44%,2013年增幅65.6%,2014年增85.59%,五年累计增幅达900%。
产品包装结构方面,500ml以下及听装啤酒占比有所上升,500ml以上及童装则呈现下降趋势。
总体而言,中国啤酒业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啤酒产品向多样化和多品种方向发展,产业成熟度越高,越贴近产品的原始属性,品质至上和价值回归时代的时代将要迎来,渠道为王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消费为王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非主流”啤酒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创新产品到规模提升,再到品牌打造,而今已经吸引了部分资本注意和投资。究其历史,工坊啤酒在90年代末迎来第一个发展高峰期,21世纪初迎来第二个发展期,2008年开始,知名酒吧愈来愈多。
因此,考虑到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饮酒人群,饮料酒消费量,啤酒消费量和其它变量因素等,通过啤酒消费模型测算,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预测近五年内,啤酒消费量趋稳,将维持在4600万kL-4800万kL;进口啤酒仍将继续增长,将占中国啤酒消费量的5%;工坊啤酒(手工啤酒)约占中国啤酒消费量的3%;中国啤酒业在未来三至五年,将处于分化波段阶段,碎片化的消费需求导致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产业格局形成。
的确,微利背景下,过去几年,并购成为啤酒行业的扩张关键词,而14载的高速扩张增长在2014年遭遇滑铁卢——产量出现了罕见负增长并延续至今,对此,业内有观点认为,中国啤酒业已告别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其高速增长时代将不再,未来将是拼利润、拼品质的阶段。
“强化行业自律行为、打造全新竞合模式、与消费者有效互动对推动中国啤酒产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面对前述概况及趋势,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相关会议上,表达了协会对于中国啤酒业发展的重视及支持:“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将长期致力于品类文化的推广工作,并以乐啤联盟(Fun Beer)为平台,不断向消费者传输年轻、时尚、激情、健康和安全的啤酒消费文化”,何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