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月20日召开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尚未有具体细节披露。但多家参会企业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并非打压白酒企业”。
不过,另据多家媒体报道,白酒行业,尤其是“部分香型白酒发展过热,资本涌入造成过度竞争和风险加大等问题”,是本次座谈会的重点关注内容。
01、资本涌入行情走高、酱酒需要行“正道”
酱酒无疑是近年来白酒市场上最“热”的话题之一。
今年4月,贵州珍酒董事长吴向东在2021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谈到,酱酒拥有“未来20年‘酿造万亿市值’的价值。”
但在昨天,吴向东却在糖酒快讯发文,对“炒概念和蹭热度的资本和企业进入白酒行业”表示了担忧(《吴向东:白酒产业发展社会价值贡献浅析》点击阅读原文)。
从2002年宝光集团注资郎酒以来,“酱酒”一直受到资本的关注。而2017年开始的这轮“酱酒热”,声势比以往都要浩大。2019年开始,“酱酒热”全面爆发,以至于今年4月份成都春季糖酒会都被戏称为“酱酒会”。
北京某品牌机构的首席顾问当时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谈到,2017年至2018年,茅台镇只生产基酒而没有品牌的前十名酒厂,只需要1-3亿元就可以收购,而到2021年4月,十倍的价格都不一定能买到。
“酱酒热”的背后,是其尚未完全释放的产能,及其展示出的市场发展潜力。
据国金证券研报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酱香型白酒占白酒产能比重仅为8%,但其收入占比已达白酒行业的26%,利润占比更达到40%。该研报还引述权图酱酒发布的数据称,2020年,酱酒收入增速连续多年是白酒行业整体的2-3倍。
不过,国金证券同时还指出,现阶段酱酒还处在渠道铺货、社会库存大量提高的阶段。很多经销商在“酱酒热”的驱动下,大量囤货,拉高了酱酒的销售数据。酱酒在消费者眼中到底有多受欢迎?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这个问题,吴向东的态度是相对乐观的。他在2021年4月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人们的口味“越来越重”,意味着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然而资本热潮之下,很多酒厂为了快速回笼资金,过度开发、透支品牌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很多被收购的酒厂面对投资,业绩压力倍增,容易盲目谋求快速发展。很多底蕴不足、战略不清晰的酒厂,很容易成为收购者的资产包袱。这一问题在很多浓香型酒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现。
与此同时,仁怀市政府和仁怀酒业协会等也在今年相继发布文件,针对产区良性发展与企业的理性成长提出了规范和建议,希望产区企业以长远发展与大局出发,切实维护产区口碑和核心价值,这也给资本入局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壁垒”。
如果一轮热潮退去后,资本套现离开,留给赤水河畔的恐怕就是一地鸡毛,这样的故事,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02、前车之鉴,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资本热炒白酒,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1年到2012年,联想接连吃下了湖南武陵酒业、河北乾隆醉酒业、山东孔府家酒业。加上乾隆醉旗下的板城烧锅,这家IT巨头一年多买下了四家大型酒企。
几乎与此同时,食品行业巨头维维股份拿下了枝江酒业和贵州醇,航空运输业的龙头海航也高调入主贵州怀酒。
但经过了数年经营,这些行外巨头很多只是交上了一笔学费,匆匆离场。
以维维收购的贵州醇为例。2012年,维维收购的当年,贵州醇亏损1296.5万元,第二年,亏损竟达8822.39万元。七年下来,贵州醇已累计亏损3.16亿元,几乎与维维当年收购这家企业的花费相当。
收购酒厂的行外资本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2012年八项规定颁布后,白酒行业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
其次,这些入局的行外资本,与白酒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理念和行业发展逻辑。
联想入主酒企后,采取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孔府家连续更换两任“主帅”,板城烧锅管理层和销售人员流失严重,但两家企业业绩却一路下滑。
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入局收购白酒企业的资本,本身并没有长远发展的规划,而是瞄准了白酒行业的高利润,将之作为自身的“承压墙”。
2015年,房地产公司天洋控股参与舍得酒业混改,最终以38.22亿元拿下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权。当时天洋因为地产业务经营不善,欠下巨债,曾经位列川酒“六朵金花”的舍得,竟成了天洋堵“窟窿”的工具。
从2015年开始,舍得与天洋发生关联交易1.6亿元,不仅如此,天洋还多次向舍得及其母公司拆借现金,甚至直接占用舍得资金40亿元。天洋离开时,舍得不仅与昔日大股东对簿公堂,还因为大量资金被占用,股票被“戴帽”,成了“*ST舍得”。
03、重启未来、白酒行业要找到真正的“优质资本”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加持。但是,只有真正的优质资本,才能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2006年,外企帝亚吉欧入主“水井坊”的时候,白酒还是入世以后唯一未被外资染指的行业。这起并购案,一度引起了业内“国进洋退”的担忧。
当时,水井坊是中国售价最高的白酒,但距其问世才刚刚五年。业内很多人认为它定价太高,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也远非其他高端白酒可比。
在帝亚吉欧进驻的几年,“水井坊”的经营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这家外国酒业巨头不断加码增资,并支持水井坊在管理和经营上不断调整、改革,到2015年后,这家企业的发展有了飞速的提升。
十多年的时间,对热炒概念的资本来说,显得太过漫长,但酒业自有其发展的逻辑。在这个行业,投资者要等得住漫长的回报周期,得到投资的企业,也要顶得住业绩压力,做深自己的“内功”。
从2014年到2020年,江小白拿下了五轮融资,背后站着天图、高瓴、IDG、红杉等一众资本巨头。C轮融资完成时,外界一度盛传其估值已达130亿,虽然这个说法很快遭到否认,但无人能否认这是一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公司。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家靠文案营销挣“快钱”的网红公司。但拿到融资的江小白,在早期快速扩张之后,却把钱用在了做深“内功”上。
江小白这几年也在收购酒厂,保护性收购了驴溪酒厂,还收购了重庆重粮酒业。但本身作为一家酒业公司,江小白收购酒厂,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强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且不断在全产业链上发力。
这家“年轻”的公司,把钱都花在了补自己“太年轻”这块“短板”上,这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完成的工作。
相比之下,概念驱动的热潮之下,投入“酱酒”的资本,谁能等得住这漫长的回报周期?
正如吴向东指出的那样,酱香型酒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需要大量长期的资本投入。但每一个被收购酱酒企业都要想到:自己拿到的真的是“长期”的投资者吗?
因此我们也需要明确:“酱酒”不欢迎“热钱”,行业更呼唤具有长远目标的优质资本。这个行业,终究是挣不来“快钱”的。酱酒如是,下一个被热炒的香型,也必然如是。(原标题:追击“白酒座谈会” | 无须放大“座谈会效应”,但监管加强信号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