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行业出现逐步回暖之际,降税再度让国产葡萄酒酝酿下一轮洗牌。根据今年6月17日签订的中澳自贸协定,澳大利亚将成为继智利和新西兰后对进口葡萄酒实行零关税的国家。
“7月份降税开始执行,但由于通关等手续流程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加上还要在国外铺设渠道,预计明年进口葡萄酒降税影响才逐步释放。”威龙葡萄酒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姜德鹏预计,在进口葡萄酒价格下降趋势下,国内葡萄酒业将在明年迎来第二轮洗牌。
过去两年,受国内酒业调控影响,国产葡萄酒量价齐跌。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AskCIData)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达116.1万千升,同比下降1.5%;2011年到2013年产量增长分别为6.3%、19.4%和-14.7%。
国产葡萄酒厂商纷纷转向中低端市场,以求生存。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A表示,由于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中低档产品,初步扭转了过去两年以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该公司最新财报显示,201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8.26亿元,同比上升22.75%;实现净利润7.46亿元,同比上升16.93%。
莫高股份新闻发言人王玉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未来一年莫高将在继续调整公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区域化产品的投入,开发更多适合大众消费的葡萄酒产品,与其他国产葡萄酒乃至于进口葡萄酒竞争。
降税影响明年释放
根据最新签订的中澳自贸协定,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关税将逐步取消。澳方代表此前透露,协议签定当年(即2015年)起葡萄酒的关税从14%平均每年减3.5%,明年减至7%,至2018年减为零关税。
对此,国内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感受到具体影响,但对于再有国家被列入零关税名单,他们普遍比较忧心。
“像欧洲的进口葡萄酒本身就是农产品,不仅享受当地国的补贴,而且还享受欧盟的补贴,反观国产葡萄酒,却按照工业产品来征收税款,这是很不公平的竞争。”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浦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去年甘肃省葡萄酒总体销售额为8.86亿元,比2013年稍有回落。
姜德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做OEM罐装的小型葡萄酒厂已经关门倒闭,主要原因是进口与国产葡萄酒价格进一步下降,导致做OEM罐装的小厂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海关数据统计,去年进口散装葡萄酒总量约为8188万升,同比下降约8%;总额约为6947万美元,同比下降36%,平均价格为0.85美元/升。此外,进口瓶装葡萄酒也出现了量升价降趋势,去年全年进口总量约为2.88亿升,比2013年略有上涨;但总额约为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5.71%,平均价格为4.74美元/升。
陈浦告诉记者,黄金时期国产葡萄酒平均卖到300元左右,但现在已经下降到200元以下了。而姜德鹏则预计,随着澳大利亚逐步加入零关税行列,未来进口葡萄酒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对国产葡萄酒带来新一轮竞争。
国产葡萄酒迎新一轮洗牌
据了解,受“三公”消费受限等外部原因影响,早在2014年初一大批体验式酒窖就开始关门结业;紧接着的10月,长城葡萄酒华北地区最大代理商北京海福鑫商贸被曝出濒临破产,多家酒商货款被拖欠。
据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数据显示,受中国反腐影响,2014年波尔多葡萄酒出口至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总量下降9%,出口总额下降17%,已有300多个中国的葡萄酒进口商破产。
但进入今年上半年,由于前期“控三公”等措施的影响逐步结束,如张裕、长城、王朝、威龙股份、中葡股份等国内葡萄酒公司的业绩均出现了回升迹象。
“反腐开始之后,高端红酒市场需求下降了七成以上,已经有一批小企业熬不过上一轮调整而死掉了,余下的都往中低端市场发展。”姜德鹏告诉记者,威龙目前的产品定位集中在大众消费市场,并试图以百元的有机葡萄酒迅速打开市场。
但有业内人士对百元以下有机葡萄酒的利润提出质疑。据威龙股份招股书显示,2011-2014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8.36亿、7.98亿、7.11亿、7.14亿;而净利润则连续3年下滑,分别为1.17亿元、8497.54万元、3541.07万元、3520.10万元,下滑幅度为27.08%、58.33%、0.59%。
陈浦判断,明年国产葡萄酒行业将继续调整结构,中高端产品往商务消费转移,同时价格在200元以下的亲民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竞争更为白热化,并进一步挤压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沿海地区是葡萄酒的主力消费区域,我们会着力拓展华东、华北、华南地区,并流通、商超、大卖场、电商四种渠道并举来发展。”王玉洁透露,去年莫高3000多万销售来自线上,未来公司的重心将放在150元到300元之间的中档葡萄酒市场。
今年上半年,莫高股份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了7.45%,其中葡萄酒产业实现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3.48万元,同比下降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