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调整,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2.0时代,宣告着品质生活和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更加挑剔,对白酒产品的要求更高。这也意味着,新常态下的中国白酒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不过,从当前整个市场表现来看,贵州白酒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受益于国酒茅台的品牌带动作用,“众香兼容”,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结合,在整个酒行业尚未全面向好的背景下,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
数据:低迷市场贵州醉美
今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18.88万千升,同比增长22%,白酒工业增加值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8 .6%; 累 计 产 销 率89.3%,同比增长14.1%。其中,茅台集团各项指标强劲反弹,稳坐全国行业头把交椅。1-5月完成销售产值167.5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茅台酒包装量9570千升,同比增长20.5%;茅台王子酒包装量1091千升,同比增长21.3%。
上半年,预计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累计22万千升,同比增长17.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3万千升的51%;完成增加值320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6.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00亿元的45.7%,对工业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达20.2%。白酒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是贵州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全力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据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披露,2015年上半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623.64万千升,同比增长3.45%;累计销售收入2660.9亿元,同比增长6.35%;实现利润366.7亿元,同比增长4.88%;上缴税金272.13亿元,同比增长4.98%。
2015年以来,白酒行业上半年业绩整体出现回暖,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白酒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半年报显示,贵州茅台、五粮 液 、 洋 河 营 收 分 别 为157.79亿元、112.15亿元和9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82亿元、32.98亿元、31.85亿元。
贵州茅台继续保持领跑,营收同比增长10.17%,净利同比增长9.11%,表明经历了调整之后,市场占有率已全面提升。
从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贵州白酒的表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展:众香兼容遍地开花
数据的漂亮,意味着贵州白酒在市场中表现强劲。而这首先得益于我省对于白酒产业的政策支持。
2012年,我省修改调整了《贵州省“十二五”白酒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白酒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规划还对品牌发展、产业方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提高白酒产业整体实力。包括打造黔北地区(以遵义市和毕节市为主)、黔中地区(以贵阳市和安顺市为主),黔南地区(以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为主),形成3个名优白酒产业集群。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重点培育了包括茅台、董酒等国家名酒在内的数十个名优品牌,中国贵州茅台酒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跻身世界三大蒸馏酒。
在国酒茅台的带动下,以“习酒、国台酒、董酒、青酒、百年糊涂酒、酒中酒、贵州醇、金沙回沙酒、茅台王子酒、鸭溪窖”等“贵州十大名酒”,以“珍酒、安酒、怀庄酒、钓鱼台酒、湄窖酒、镇酒”等“贵州十大名酒提名奖”企业发展迅猛,成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贵州白酒拥有13枚中国驰名商标,这些品牌中包括了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等香型,基本形成了“众香兼容”和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黔酒军团阵容强大,实力雄厚,初步形成以黔北地区(以遵义市和毕节市为主)、黔中地区(以贵阳市、安顺市为主)、黔南地区(以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为主)为主的3个名优白酒产业集群。全省拥有生产许可证的白酒企业382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3家。
如今,9个市州都有了自己代表性的白酒产品:贵阳以林城老酒、贵酒为代表的品牌正焕发新的生机;遵义则以国酒茅台为核心,正成为世界蒸馏酒基地;安顺的“多彩贵州酒”代言着贵州;黔南的匀酒也“摆”出了新的故事;黔东南的青酒则广交天下友;毕节的金沙回沙酒展现着资本的力量;黔西南的贵州醇也期待雄风再展;六盘水的九龙酒业期望飞龙在天;铜仁则将打响生态酒业品牌。
近年来,贵州白酒的主体市场也正在快速全国化。在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多个省份,随处可见贵州白酒的广告牌与专卖店,市场氛围明显提升,黔酒的消费人群明显在快速放大。贵州白酒天然的全国性基因让黔酒在全国市场遍地开花。
与此同时,贵州白酒的出口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今年贵州一季度向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以茅台为代表的名优白酒24.3万升(同比增长133.7%),出口创汇4347万 美 元(同 比 增 长99.6%),为近五年来同期出口创汇最高。
针对国外消费市场特点,贵州白酒企业今年改变出口酒类产品单一以53度酱香白酒为主的局面,推出了不同品种、档次、度数和年份的七类新酒品。
海外市场深度拓展成为白酒出口主要拉动力。一季度贵州主要白酒企业在国外设置经销点70个,同比增长15%。
传播:酒博会成重要窗口
贵州白酒的强劲表现,离不开酒博会的功劳。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国内目前唯一国际性酒类博览会在贵州举行。当年8月18日,贵州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也开启了贵州酒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篇章。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次酒博会。
每一年的酒博会都成为酒业界的盛事,不仅万商云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酒佳酿也是交相辉映,蕴含丰富文化的特色展馆则美不胜收。
从展馆面积、参展企业数和境内外客商数量、组织布展水平和交易成果等方面看,均达到了国际性展会的标准和要求,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影响力逐年增强,“酒博会”成了开放交流的盛会、合作共赢的盛会、精彩难忘的盛会。
2011年,酒博会集中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为1188亿元,其中签订酒类贸易合同1867个,合同总额497.4亿元。
2012年,集中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为1578亿元,其中签订酒类贸易合同2128个,合同金额553.6亿元。
2013年,集中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为1777亿元,其中签订酒类贸易合同2756个,合同金额600.72亿元。
去年酒博会签订投资类项目258个,投资总额高达2020.9亿元,首次突破了2000亿大关,比第三届酒博会增长了13.7%。
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酒博会,多彩、开放、奋进的贵州给中外来宾留下了美好印象,而贵州更是通过“酒博会”名扬天下。在酒博会的推动下,贵州白酒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均逐年上涨,酒博会现已成为面向全国、全世界的大型国际性专业展会,对贵州省扩大开放,加快开放性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