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已然成为当前酒水行业最受瞩目的品类之一,今年,进口葡萄酒涨价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涨价呼声,不少品牌方、经销商却陷入了沉思,法国某知名葡萄酒公司中国区负责人不禁感叹:“(价格)预算都不好做!”
进口葡萄酒遇“多事之秋”
2017似乎是一个命途多舛的葡萄酒年份。
放眼全球,葡萄酒产量下降已成定局。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产量预计将比去年下降8.2%,约为246.7亿升,成为五十年来的最低点。
常年盘踞全球产量前三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大部分产区受到极端天气影响,产量也不同程度下滑。OIV预计,法国葡萄酒产量下降19%至36.7亿升,意大利葡萄酒产量下降23%至39.3亿升,西班牙产量下降15%至33.5亿升。
据西班牙《国家报》消息,西班牙散装葡萄酒价格大幅提高,以西重要产区卡斯蒂亚拉曼查大区为例,散装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价格分别提高了65%和72%。
据悉,西班牙为法国提供了大量的原酒,西班牙葡萄酒减产势必形成连锁反应。“很多国外品牌的朋友叫我快进货,提前下手”。WINETOCHINA中国区负责人张海啸对记者表示。
此外,OIV数据显示,2017年澳大利亚产量将提升6%至13.9亿升。对此,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认为,由于各国葡萄酒大幅减产,市场对于澳洲葡萄酒的需求或将加大。
大幅减产成涨价主因
北京酒易酩庄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言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减产将成为进口葡萄酒涨价的主因。
张言志介绍,“法国、意大利等旧世界产酒国的葡萄产量是有法律上限规定的,酒庄成本会按这个来核算。产量大幅度下滑时,酒庄只能按照减产比例对市场涨价。”
美涛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张海燕对记者表示,“美国葡萄酒每年都会涨价,加上今年纳帕、索诺玛的火灾,不过,俄勒冈、华盛顿等产区可作补充。”
“涨价与否由供需决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进口酒市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席康对记者表示,今年,全球葡萄酒出现了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的情况。
“价格从来都是和期望挂钩的。”成都朗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钦月表示,“汇率实打实的涨了,谁都逃不掉。”据悉,今年欧元汇率一路高歌,让不少进口商倍感压力。
“今年,酒类包材价格上涨了10%-15%。”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主要是纸张纸板涨价,包括手提袋、包装袋等,皮革、木箱没怎么涨。”
想说涨价不容易
“实际上,由于汇率、海运费的变动,欧盟低端酒价格已经出现了15%-20%的涨幅。”席康说,“中低端进口葡萄酒的利润非常低,进口商不可能去吸收涨价成本。未来,中低端、尤其是低端进口葡萄酒价格会持续上涨。”
“对于一些中高端酒、尤其是所谓的‘品牌酒’,毛利还存在市场运作的空间,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情况下,一般不太敢涨价。”席康表示,“除非像奔富这样的,就算涨价经销商还是要进货。”
杭州某品牌商坦言,“我经营的德国白葡萄酒、贵腐酒、冰酒进货价都有所上涨,但这可能会引起经销商、消费者的不满,我们还是选择是自己少赚点。”
记者注意到,部分葡萄酒品牌出于战略考虑也未涨价。
近日,天鹅酿酒集团发布了新款生肖酒“大金旺”,1.5升预售价仍为199元。李卫表示,199已成为天鹅庄生肖酒的,即使成本提高了10%,天鹅庄仍然选择不涨价。据悉,“大金旺”生肖酒预售11天订单已突破23万瓶。
涨价逼迫行业升级,国产葡萄酒或迎发展窗口
“不管是从选择产品、还是从市场运营,进口酒涨价都在逼迫运营商、进口商研究更多差异化的东西。”席康对记者表示,“如果纯粹靠牺牲公司正常、合理的利润去拼价格,他们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这也是逼迫行业进行升级。”
不可否认,这对于进口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席康认为,进口酒商都有强烈的诉求进行产品升级、运营模式升级、品牌升级,但消费者不一定能跟上这种步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些进口酒公司会被淘汰。
资深葡萄酒专家、深圳智德营销总经理王德惠认为,由于关税、货币汇率、减产等问题,这一轮涨价并不是长期的,短期内终端价格会上扬,对国产葡萄酒而言也不是太大的机会。
不过,仍有很多声音认为,进口葡萄酒涨价将为国产葡萄酒提供发展机遇。广州传世夏渡酒业创始人张强表示,进口葡萄酒涨价给长城等国产葡萄酒提供了非常难得的重振品牌的时间窗口。
席康认为,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冲击并不在于运营能力、品牌操作能力的差距,而是最简单、最古朴的产品性价比。低端进口葡萄酒出现明显涨价后,国产葡萄酒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群体,恢复一定的市场占比。如今,不光是葡萄酒行业,白酒行业都在开展品鉴活动。现在国产葡萄酒,尤其是精品酒庄,他们的推广方式基本跟国外同步了,产区也开始了联合参展、联合推广、联合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