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59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相关葡萄酒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存在倾销,并决定自2020年11月28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对上述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107.1%—212.1%。
临时反倾销措施执行了十多天,业内关于澳洲葡萄酒反倾销的讨论热度也逐渐散去。尘埃落定后,大多澳洲葡萄酒的经销商、代理商已经冷静下来,陆续启动应对措施。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为自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9个月。
无论对澳洲葡萄酒反倾销的终裁结果是什么,初裁执行的这几个月时间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酒和中国葡萄酒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机,这片暂时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对谁最有利?
对澳反倾销,终端渠道两极化
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一公布,渠道端和终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多澳大利亚葡萄酒经营者无奈表示“靴子落地”,107.1-212.1%这个比率让澳洲葡萄酒丧失了一定的价格优势,也直接削弱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一些已经在中国形成品牌效应的澳洲葡萄酒如富邑、天鹅庄等影响或许比较小,但对一些中小型精品酒庄的葡萄酒无疑是巨大打击。
其实从8月份商务部启动对澳葡萄酒反倾销调查起,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开始做心理建设。有经销商曾表示,国际贸易受两国关系影响,当下的中澳关系大家心知肚明。故而在初裁结果出来时他也说“意料之中”。而从8月开始着手准备的产品转向,在“靴子落地”时也基本成熟,受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消费终端对于制裁决定几乎可称得上是“拍手称快”。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刊发该条新闻的微博评论中,80%对制裁澳洲葡萄酒持支持态度,有网友评论:“澳洲葡萄酒并非不可替代,中国宁夏、新疆的葡萄酒也非常好。”
从社交媒体的评论来看,很多网友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某些言论与行为,继而对澳大利亚葡萄酒“恨屋及乌”,不仅支持制裁,还积极推广可替代产品。或许澳大利亚葡萄酒在这次制裁中,失去的不仅是市场,还有中国消费者的心。
九个月窗口期,留给谁?
对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制裁,对澳大利亚并不是第一次。2013年6月5日,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涉案金额达10多亿美元。而当时中国此举被看做是针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的反制措施。对欧盟葡萄酒的这次反倾销调查在2014年的3月24日因为撤回调查请求而终止。
这轮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反倾销制裁会持续多长时间目前还无法断定,有分析人士指出,临时反倾销措施最短4个月,最长9个月,而如果终裁仍然判定存在倾销,那么反倾销的最长周期最长是5年,但5年之后仍有可能再次发起反倾销调查,便是“绵绵无绝期”。
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对两国都非常重要,中国市场占据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的44%,澳大利亚葡萄酒则占据了中国35%的市场份额。
临时反倾销措施执行后无疑将对澳大利亚在华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一些企业现金流无法覆盖保证金额度,或许将不得不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即使没有到“非死即伤”的地步,也是“伤筋动骨”。而这也就给给市场至少留下了9个月的机会窗口期。要知道,上一次对欧盟葡萄酒的制裁间接造成了以澳大利亚葡萄酒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走俏,这一次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制裁,谁又将得利呢?
世界各个产酒国都觊觎中国葡萄酒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对澳葡萄酒临时反倾销措施宣布不久,在中国欧盟商会20周年庆祝晚宴上,商会的欧盟企业代表在会上积极推销起欧盟葡萄酒,先下手为强。
业内人士则认为智利葡萄酒有很大机会趁此崛起,正一堂战略咨询公司平台总监刘珊珊告诉糖酒快讯:智利葡萄酒在中国经营多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有活灵魂等做得不错的品牌,还有一些平价酒以高性价比取胜。此外,智利葡萄酒有零关税的优势,是一些做澳洲酒的经销商转向时的最优替代。
另一方面,中国葡萄酒也被寄予了厚望。六年前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调查时,业内曾经希望那是中国葡萄酒再现辉煌的契机,令人惋惜的是2014年之后国产葡萄酒产量持续下滑。经过六年的调整,这一次中国葡萄酒是否能抓住机会呢?
拿回被抢走的市场份额
国潮风、国货兴起、疫情下国际贸易受阻、澳大理解葡萄酒双反调查……毫无疑问,今年的宏观环境和消费者心理变化为中国葡萄酒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面对澳大利亚葡萄酒有可能空出来的几十亿市场,中国葡萄酒也摩拳擦掌。
酒易酩庄董事长张言志,同时也是宁夏西鸽酒庄董事长,在葡萄酒行业打滚几十年,运营过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品牌,在这个机会窗口前,张言志毫不犹豫地站到了中国葡萄酒这边:“这次反倾销,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保证金制度很大程度提高了进口企业的运营门槛和运营成本,从根本上给中国葡萄酒市场带来了百亿级的潜在空白市场,这个市场任何其他葡萄酒生产国都有机会渗透,但机会最大的一定是中国的精品葡萄酒。”
对这个判断,他给出了两大个理由:首先,由于疫情,国际物流和境外酒庄游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无论是新世界还是旧世界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疫情前的状态。其次,在双反调查前,已经有一些有前瞻意识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把目光投向了贺兰山东麓这个明星产区。
他表示,西鸽酒庄在疫情后接待的访客中,进口葡萄酒运营商比例大幅提升,一些客商在初次拜访就达成深度合作,说明他们已经对中国精品葡萄酒观察很久,这次疫情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增加中国葡萄酒的品类,澳洲双反又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期。“所以,准备好的中国精品葡萄酒,无论是贺兰山东麓还是新疆、怀来产区,都有机会借助这个机会恢复中国葡萄酒在市场中应有的地位和份额,这个份额不是我们抢回来的,而是被抢走的东西我们又拿回来了,中国葡萄酒在其它外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应该是平衡的、共生的。”
新疆丝路酒庄庄主李勇认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中国葡萄酒特别是几个明星产区的精品酒庄,在产品品质上已经能够比肩世界一流,而当下中国葡萄酒从业者也要正视自己的短板,加强品牌建设,抱团发展,联合做品牌推广,提高中国葡萄酒在消费端和渠道的曝光率,行业抓住这次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更快地往前推进。
刘珊珊也表达了同样的希望,她说:“中国葡萄酒是时候出现一个如“奔富”的品牌了,这些年的技术革新,品质基础,市场培育,该有这样一个品牌出现了,大品牌旗下的精品酒庄有机会,有特色的精品酒庄也有机会。只要品质口感过硬,没有太固执的消费者,中国终究是个大一统的国家,有大致的偏好特征,现在开始研究消费者还不晚,错过这轮机会,就真的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