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后,贵州茅台股价重回2000元大关。与此同时,一直居高不下的茅台售价则随着“限拆令”的扩大和春节档的来临而出现下降现象。
种种变化下,茅台真的要回归商品属性了吗?
01、“年终效应”带动茅台股重回2000元?
年初突破2000元大关的贵州茅台股价,在经历了一轮波峰波谷的过山车后,于12月初再度冲上了2000元大关,一度被视为抛弃了贵州茅台的“北上资金”,也开始重新投入茅台的怀抱。
12月14日的股市信息显示,贵州茅台当日股价达到2150元,市值达到2.7万亿元。
尽管不敌年初最高峰时的市值,但是在经历一番下跌后重回2000元股价大关,这对诸多股民来说,依然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事件。
历史数据显示,今年1月5日,在白酒股整体上涨的大势之下,贵州茅台突破2000元大关;今年2月18日,贵州茅台最高价每股2608.59元,公司市值达到3.29万亿元的峰值,稳坐A股市值最高企业的宝座。
但是到了下半年,贵州茅台的股价一度呈现骤降态势,诸多北向资金也舍茅台而去。
譬如今年10月18日,北向资金减持了36个行业,其中酿酒行业最多,净卖出金额达25.61亿元,净卖出贵州茅台14.28亿元。
据统计,在波谷时,贵州茅台市值一度缩水1万亿元以上,在股价层面,从2600元高位直降约1000元。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茅台机构股东数量仅剩下1669家,比去年同期减少602家,持股数下降至3.01亿股。张坤执掌的易方达蓝筹也退出了十大股东之列。
实际上,从2019年6月股价突破千元大关后,贵州茅台的股价就在不断攀升,仅用了约一年半的时间就达到了2000元大关,创造了A股奇迹。
达到巅峰之后,贵州茅台的股价与投资价值开始呈现不稳定现象,外界将这种现象归结为“茅台的金融属性、投资属性正在下降”。“下降”的原因则是外界认为茅台无论是股价还是总市值均达到最高点,操作上腾挪空间不多、风险加大,导致投机资本撤出,引发连带效应,让茅台的股价和市值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巨大波动。
茅台的“年终效应”或改变了这种波动——每年年终,名酒的销售趋旺,吸引了投机资本的注意与操作。12月份,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茅台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在12月中旬,北向资金一周流入A股近500亿元,创单周历史最高净买入,其中,白酒股获得北向资金约80亿元的巨额净买入,仅贵州茅台单周就获得了43亿元的加持。
据传,12月贵州茅台给传统经销商额外投放800吨配额。业界认为,配额加大,提高了投机资本对于茅台营收和净利提升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茅台股价转降为升。
02、“限拆令”导致售价再降?
茅台原箱酒的实际零售价,却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而这也与今年年初的相关举措有关。
今年10月,茅台官方针对年初的开箱令进行调整,茅台生肖酒、精品茅台等产品停止开箱销售。这立即引发原箱酒的价格波动,开始出现下跌现象。
11月初,相关数据显示,53度飞天(2021)散瓶价约为2690元/瓶,原箱(2020)价为3550元/瓶,精品茅台原箱价为3950元/瓶,牛年生肖酒原箱价为4100元/瓶。这个价格校之10月底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其中精品茅台等原箱价格降幅较大。
12月11日,茅台的限拆令继续扩大,飞天茅台也正式限拆——普通6瓶/箱的飞天茅台,将不再强制性要求开箱。受此影响,茅台酒原箱价格持续大跌。
12月13日价格信息显示,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下跌约150元/瓶。12月14日某信息网站上数据显示,2021年度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为3250元/瓶,2020年度飞天茅台原箱为3350元/瓶。比之11月初的价格,已经下降了200元/瓶。
今年初,茅台方面推出“拆箱令”,开始要求经销商将80%的酒开箱销售,箱子要回收。到了1月底,拆箱令进一步升级,茅台又将开箱率升级到100%,并表示将不定期对经销商进行抽查,回收纸箱。
今年8月,拆箱政策再次扩大到精品茅台和牛年生肖茅台等。
业界将茅台的“开箱令”视为稳价举措,是为了不让原箱酒成为黄牛党和投机分子的炒作对象,但是事与愿违,原箱酒的价格却一路飙升,据称,2020年茅台包装纸箱可炒到500元左右。
眼见越炒越高,茅台对于年初出台的“开箱令”进行了调整,而这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茅台领导层的更替与稳价举措的改变有关。
今年8月30日,丁雄军接棒高卫东,成为茅台新的掌舵人。他就任后,很快提出让茅台“回归商品属性”的主张。
9月24日举行的临时股东会上,丁雄军表示:“茅台酒终归是商品,价格形成遵循市场规律,受供求关系等多重国素影响。脱离价值规律本身是不科学的,茅台会遵循市场规律,呼应市场信号,反映合理价值。”
限拆令的推出,就被视为“稳价以及回归商品属性”的重要举措,此外,茅台在年底增大放量的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价格,抵消了投机者炒作的举动。
03、地产调控效应再现?茅台或回归商品属性
丁雄军上任4个月后,茅台股价在重回巅峰的同时,市场零售价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平抑,“回归商品属性”的态势开始出现。
此前,茅台曾释放出“构建包含‘社会渠道、终端连锁渠道、自营渠道及电商渠道’在内的‘立体经销体系’和阶段内的‘供需紧平衡’”的信号。
除了传统渠道多出的放量之外,据国海证券12月13日研报显示,12月2日贵阳星力百货等三家茅台商超渠道上,获得共计1600吨茅台配额,并要求在20日之前销售完毕。
国海证券研报提出:“考虑到年末电商、商超、省内加速茅台放量,加之直销占比扩大、产品结构提升、非标提价效应显现等因素,我们对公司四季度增长保持期待。”
“这显示出茅台将增长目标设定在营收扩大上,而非单价增加上。”酒业营销专家、九度咨询总经理马斐认为,虽然茅台从2016年开始蓬勃复苏,其零售价一飞冲天,逐渐形成了实际零售价远高于官方指导价的局面,但是更多利润流向中间渠道、黄牛党以及其他投机者,并未流向厂家。
马斐认为,对企业而言,其后续的利润来源应该更多依赖于营收的扩大,除非厂家因应市场形势,提高出厂价。但在目前来说,厂家提价的形势并不明朗。为了把控利润流向企业,其可能的举措就是提高放量,扩大销售。
在业界看来,随着此前各项扩能措施的落地,茅台后续供应量将会持续上升,企业也应该会走向追求营收扩大而保持增速的道路。
那么,其为何在“回归商品属性”的道路上,出现了股价回升而售价下降的现象?
有观点认为,茅台此前的“开箱令”就如同楼市的调控,通过限制购买资格、限制放量来阻止楼市快速升温,但是却往往陷入越调控、房子价格越高的境地。而“限拆令”则相当于楼市对购房资格的开放与对供给量的增加,以增量来打击投机者对利润的预期,反而起到平抑价格的效果。
在股市层面,投资者对茅台扩大营收面而提高利润的发展前景产生更好预期,其投资价值再度凸显,因而出现了股价回升而售价下降的现象。(原标题:股价升售价降,茅台正回归商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