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世界很美妙,但可惜就是太复杂了。每次走到葡萄酒商店或者超市的葡萄酒柜台,亦或是在网店里浏览玲琅满目的葡萄酒时,总是非常困惑,到底买什么好呢?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仅仅从外观上,就能快速判断出一款酒好不好,是不是值标价上的那个价钱?
网上流传着很多买酒的小窍门,比如“看瓶底凹陷深度判断法”、“看瓶身重量法”、“看瓶帽铅封是否可以转动法”等号称可以快速判断出葡萄酒品质的办法。那么这些说法是不是靠谱呢?知味今天的文章就分为几种类型来分析一下一些常见选酒窍门的说法。
买西瓜型
有些网上传播的快速鉴定葡萄酒好坏的方式看起来就像在教你如何挑西瓜——这些“专家”似乎觉得好的酒,酒瓶自然不凡,一定是掂起来带劲,摸上去不俗的。不仅国内如此,一些英国机构也发现,即使是在他们那那样的成熟市场,市民也会乐意付更多的钱买掂起来重一些的瓶装酒。从大众心理学角度上说,这是因为人容易给那些有质感的东西给出正面评价。
问题是,并没有任何统计学报告证实优秀的酒庄一定也擅长制作玻璃瓶,更没有规定说重些的瓶子里放劣酒属于欺骗消费者。通过瓶子来判断内容物的各位,保不齐走上下面这位仁兄的老路:
张无忌细看那黑瓶乃是一块大玉雕成,深黑如漆,触手生温,盎有古意,单是这个瓶子,便是一件极珍贵的宝物。当下更无怀疑。
瓶子很好所以装的一定是好药吗?结果大家都知道:张无忌被赵敏坑了个惨,把剧毒当成伤药来用。结果就悲剧了:
虽然优秀的酒庄通常会比较有钱,因此在选择外包装上或许会更有富余的资金,能把一切都做的尽善尽美,但是也得人家乐意。同样,要酿出好酒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风土”。而开印刷机印酒标这事,付钱就行了,随便找点便宜酒镶金镀银配礼盒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这些西瓜党中不少人都宣传说瓶底凹的越深越好。理由倒是各不相同,有说帮助陈年的,有说造价更高的,有说防止光线直射酒瓶的。真相可能无聊的让人郁闷,只消看一看两百年前的酒瓶,从下边这样:
发展到这样:
如果你相信人类的酿酒技术不是在过去两百年里发生了重大退步,你就知道这个凹陷似乎和品质没法搭上关系了。实际上,虽然说法不一,不过目前对酒瓶底部的这个凹陷的解释,除了这样能够让酒瓶更加坚固外,也就剩下手不是很大的人握着瓶底比较方便了。当然,还有不打算行这个方便的:
同样的,瓶子重的酒只是说明他们用的瓶子比较厚重,标签摸上去有凹凸感只是证明标签是凹凸印刷的,酒标上镶金嵌银也只是说明酒标上镶金嵌银,酒帽铅封能转动说明铅封机用力比较松,转不动说明用力比较大,以上一切,都和瓶子里的酒没任何直接关系。
另一类的“专家”看起来就有文化多了,他们会拿着酒跟你叨叨上半天酒标上这里写着“Reserva”那里弄着“Grand Vin”,有AOC说明是顶级好酒VDT含义是垃圾。俨然一副“好不好喝都写在酒标上呢”的派头。
算命看相型
这种“专家”总是向超市大妈或是电话销售人员一样反复的叨叨着AOC,仿佛这三个神圣的缩写已经给了你付钱的足够理由。问题是AOC作为原产地监控,虽然有不少法律规定的限制,但却无法保证实现“非常好喝、物有所值、合你口味”。法国出产的AOC等级的酒可多了,当然也是鱼龙混杂的。
另外,其实还有一些看起来级别低于AOC,处于日常餐酒(VDT,现在在法国改名为Vin de France)或者地区餐酒(VDP,现在在法国改名为IGP),其实出身不凡,但也不是各个都是便宜货,比如下面这三款你可认得?
左边第一款是波尔多Fronsac的日常餐酒(Vin de France)Defi de Fontenil,但却由著名酿酒顾问米歇尔·罗兰操刀,因为用覆膜的方式对葡萄园进行保护而违反了当地的AOC规定,只能降级为日常餐酒级别 。第二款是波尔多三级名庄中的名家宝玛酒庄的“19世纪特酿”(Chateau Palmer Historical XIXth Century Blend),只在2006、2007、2010和2013这几个特定年份有过出产,复刻了19世纪将波尔多葡萄酒与罗纳河谷埃米塔日(Hermitage)的葡萄酒混酿的传统方式,当然这种跨产区调配自然违反了当地AOC的规定,只能被称为日常餐酒(Vin de France);第三款是普罗旺斯的地区餐酒(VDP)铁瓦龙酒庄(Trevallon),我们曾经在神酒系列文章中第一个介绍过。
这些酒无论价格还是品质都恐怕都远远高于他们所在当地的AOC的平均水平。不仅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等法律体系复杂的国家里,不管是以量取胜的便宜产区,还是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著名产区,都会存在品质平庸的法定产区葡萄酒,以及不喜欢法律约束但品质卓越的餐酒。
还有一种说法对装瓶地点耿耿于怀,表示“城堡装瓶(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的酒才是好酒”,而与“城堡装瓶”意思几乎等同的“业主装瓶”(Mis en bouteille a la propriete)就代表着廉价大量,“个人装瓶”(Mis en bouteille par)就更是无法控制、糟糕透顶。这其实已经是陈腐之见了。
最早酒庄装瓶出现的时候,确实大幅度的提升了酒的品质,特别是在这个方式刚诞生的时候——100多年之前。如今的葡萄酒世界已经大不相同,由谁来装瓶,有的时候的确只能说明这瓶酒由谁来装瓶,而无法反映品质如何。
仅仅举一个例子就足够说明问题——目前世界上平均售价最高的葡萄酒之一——勃艮第之神亨利·贾叶的遗作克罗-帕宏图(Cros Parantoux),由亨利·贾叶个人装瓶:
葡萄酒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反例,误会以及惊喜。这个世界复杂到没有任何一种功利的办法,可以让你短时间内速成为选酒达人。要确认一款酒的品质,通常只有以下这几种靠谱的方式:
1. 除了增加自己对葡萄酒的认识和品鉴的经验,找准自己偏好的口味,亲自去品尝
2. 如果不想那么麻烦,那么就像Jancis Robinson大师建议的,去找一位“既懂酒又懂你”的朋友,或者像知味这样的专业可靠的伙伴(不好意思自夸一下),试试看他们的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