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春节了,春节的来临同时也意味着送礼的高峰期也随之而来。而如今“高大上”的葡萄酒已经成为许多朋友送礼的首选,因为葡萄酒既实用,又显档次……但是对于葡萄酒小白来讲,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时,到底该如何挑选呢?有哪些误区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呢?
误区一:葡萄酒不是陈的香,年份不是越老越好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那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葡萄酒吗?显然不是,这里的酒主要指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所以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葡萄酒。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葡萄酒酒标上的年份是指酿酒葡萄的采收年份,并非葡萄酒酿成的年份,也不代表灌装或出厂的年份。
葡萄酒是有适饮期的。对于大多数葡萄酒来说,这个适饮期最好不要超过5年。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葡萄酒即使保存得当,本身的果香和口感也只能保持两三年,所以再陈下去,也不会变得更好喝,反而风味只会大打折扣。所有葡萄酒中,大概只有10%的红葡萄酒和5%的白葡萄酒放5年后会更好喝更“香”,只有不足1%的葡萄酒可以做到10年后、甚至20年后依然好喝。
误区二:软木塞比螺旋盖更好
当然不是。酒塞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密封葡萄酒的同时,又能隔绝空气,还让让微量氧气透过酒塞让葡萄酒的风味物质缓慢陈年,又不至于因为极端缺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螺旋塞的出现掀起了葡萄酒瓶塞的一场革命,而如今高品质的螺旋塞也可以做到,它与酒液接触的部分采用专用的有机衬垫,也可以起到类似木塞的透气效果。而且使用螺旋塞,也可以杜绝软木塞上偶尔出现的corked问题。现在一些非常优秀甚至昂贵的酒庄,也会采用螺旋盖来为它们的顶级红白葡萄酒封瓶,这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尤为常见。
实际上,软木塞和螺旋盖各有优劣,并不能简单地说孰好孰坏。
天然软木塞柔软且富有弹性,微量的氧气可以透过木塞与酒液接触,有利于葡萄酒在瓶中的继续陈年。但软木塞可能会因过于干燥使酒氧化,又或潮湿发霉污染酒液。此外,制作成本高、开瓶时易断裂也是软木塞的硬伤。
金属螺旋塞造价低,易于开瓶且可以重复使用。优势也是其劣势的问题是氧无法参与酒的瓶储陈化,导致葡萄酒发展不充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还原味,也就是硫基化合物的味道。
误区三:酒瓶瓶底凹得越深越好
有人说,凹槽越深说明葡萄酒档次越高。因为高品质的葡萄酒能储存几十年,会产生很多沉淀,所以需要一个深瓶底来积存酒内的沉淀物。有些酒庄就利用了人们的这个认知,出于营销目的,什么酒都用深瓶底来装,所以深瓶底代表好酒并不成立。
关于这个凹槽,其实还有其它更实际的作用,可以让瓶底更坚固,可以让酒看起来更多一点,倒酒的时候抓手更方便一些,总之深瓶底≠好酒,两者并无关系。
而且好酒的最佳存放方式应该是横着放,好持续湿润瓶塞防止酒塞变得干燥漏气,致使酒液氧化。既然都趟着放了,沉淀应该都沉积在瓶璧上才对……
误区四:“珍藏级”的葡萄酒更好
一些国家对“珍藏”一词有着明确的使用规定,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酒等国家,如标有“Riserva”则表示这款酒可以陈年更长时间,也表示这是一款品质更好的酒。
但也有很多国家对“珍藏”一词的使用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如在智利葡萄酒中经常出现“Reserva”这个单词,但它并没有任何法律上面的分级意思。“Reserva”(珍藏)在智利葡萄酒的意义是:生产商、酒庄对于自家酒款产品进行的分级分类,让消费者可以清楚区分,该酒庄不同档次的葡萄酒,方便市场销售。
误区五:礼盒套装比单支的葡萄酒更好
不少朋友送礼时讲究“好事成双”,所以很多人在选购葡萄酒时更愿意选择礼盒或是双支套装。但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这种心理,用精美的包装来装饰葡萄酒,进行大幅加价甚至是将旧酒换标再售。事实上,尤其是很多对葡萄酒比较内行的人,并不会对葡萄酒的包装过于在意,酒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简而言之,选酒送礼时,不要“以貌取酒”,适当的装饰包装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送礼的对象喝到高品质的葡萄酒。
误区六:酒越贵,品质越好
越贵的酒其品质越好,显然这个道理在葡萄酒的世界并不成立。很多因素都直接的影响着葡萄酒价格,而不完全由本身品质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