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剑南春在唐宋元明清近代的历史故事(附网友点评)

2016-05-27 10:39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首先问亲们一个问题:

您听说过“U形的名酒带”吗?

告诉大家,这条有名的“U形名酒带”,就分布在巴蜀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巴蜀人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巴蜀古文化。

坐落在这条名酒带的绵竹市,酿酒历史已有三四千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东汉时期的酿酒画像砖(残石)、三国《晋书》所载史料,都可追寻到历史隐线。

历史上,从唐宋元明清至近代,剑南春留下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流誉华夏的名酒“剑南之烧春”,产生在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十分繁荣、文化空前昌盛的盛唐时代。唐代,绵竹属剑南道,唐宪宗后期,李唐王朝的中书舍人李肇,在撰写《唐国史补》的时候,就津津有味地把“剑南春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名酒之列。

根据旧史记载,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皇帝李适曾经郑重其事地面谕朝臣,要他们把剑南烧春是否上贡的问题,当作一桩国家大事来讨论。

剑南烧春在当时朝野引起的激动,应该视为古人四川(包括绵竹)酒文化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据黄葆真《事类统编》载曰:“为生春,《德宗本纪》剑南贡生春酒。”

时至宋代,出现了蜜酒与鹅黄,形成了一个名酒系列。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绵竹道士杨世昌之间一段关于蜜酒的趣闻,在中国酒文化史上留下了千古美谈。据记载,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元丰五年,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到黄州看望苏轼,与苏轼同游赤壁,饮酒赋诗。

杨世昌将蜜酒的酿造法送与苏轼,苏轼十分高兴,作了《蜜酒歌》回赠,并在诗前小序中写道:“西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方,作此歌以遗之。”苏轼在《蜜酒歌》中赞美了蜜酒的香醇,也抒发了诗人愤世之情。

鹅黄酒,汉州美酒专称。《方舆胜览》载:“鹅黄乃汉州酒名,蜀中无能及者。”隋初,汉州即绵竹,宋代的汉州包括了绵竹、什邡、德阳、广汉。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写道:“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他的一部《剑南诗稿》,与酒有关的著名诗词蕴于其中。

在宋代,酒的影响和作用还透过政治、军事、经济充分显示出来。“酒税丞”的设置,绵竹人张浚的“隔糟酒法”的实施,在当时社会经济和军事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代的《酒小史》还有剑南烧春的记载。

明代徐炬《酒谱》在历代酿酒名家中记载有:“道士杨世昌造蜜酒。”

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绵竹县志》详细记载绵竹大曲的酿造方法,并出现了朱、杨、白、赵较大规模酿酒作坊。

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乾隆年间太史李调元,人称“李太史”(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人),他宦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自谓“一笑市人谁知我,醉来高卧酒家楼”,并夸口尝尽天下名酒,是个十足的饮酒行家,他却对绵竹大曲有一种特殊感情。

在他的《函海》一书中记有“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呕泻,除湿及山岚瘴气”,又说自己“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还有诗人李德杨诗云:“代仪充土物,却病比人参。”

清末,绵竹酿酒作坊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绵竹商贸因此更为昌盛,出现了“山程水路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直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的繁荣景象。

历史跨入20世纪以后,绵竹酒业又有了一番新的风姿。

1911年,绵竹大曲首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19年间,曾“有大曲房二十五家,岁可出酒十数万,获钱五六万,销路极广”;1928年再度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12家大曲酒作坊的产品,又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

1932年,四川省举办第一次名产品展览会,绵竹提供了多种产品送展,其中“恒丰泰”酿造的绵竹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一番轰动。当时一诗人曾为绵竹的酿酒家题词:“百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名闻遐迩。

历史的回溯使人看到漫长和艰难。剑南春浸润了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含物质,也包含精神;既来自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水质,更取决于剑南春人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

今天披露的这些历史典故、故事,只是剑南春厚重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以后再向大家做更多的介绍。

 

网友留言

一剑终情:

汗水物质+巴蜀精神+剑南文化+风雨历练+岁月积淀+精心工艺+······=一杯剑南春 。的确复杂!

joker1000:

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

张和平:

好酒经得起历史考验。

子龙:

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

    关键词:剑南春 历史  来源:酒道说酒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