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都爱酱香 难道只是因为它勾人魂魄?

2017-06-08 09:01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白酒香型主要有“酱、清、浓、米、凤”之分。笔者一直是爱喝白酒的资深酒徒,在香型上首选“酱香”。身为坚定而忠实的“酱香”拥趸,我为“酱香”鼓与呼。

“口之于味,各有嗜也。”喜欢酱香,不用讲什么道理。而酱香独到的妙处,非酒道中人恐怕难以领略和体会。正所谓“酱香多妙处,细品方能知”。从工艺流程看,酱香型白酒须用粮食酿造,不可能以食用酒精勾兑。正宗的大曲酱香酒酿造工艺繁复,经“润粮、蒸煮、摊凉、堆积发酵、窖池发酵”等环节,须两次投粮、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生产过程需一年(浓香型白酒生产周期通常仅一个月),酿出基酒后还要窖藏几年。此间,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已被分解。酒体在老熟、醇化过程中变得更醇厚细腻。而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脂,可大批量勾兑生产。

酱香妙处堪细品,其口感特征是不刮喉、不伤胃、不上头、不易醉,醉后口不干、舌不燥、容易醒。因为有这些特性,酱香型酒消费群体形成后相当稳定。在我的酒友中,就不乏“酱香”资深拥趸。生前把自己喝得“一寸一寸醒来”的诗人梁健,看到酱香好酒,这位“纯良的浪子”,两眼就放射饿狼般的目光。

兰陵美酒夜光杯,琼浆王者数酱香。酱香型白酒虽多为酒中之佼佼者(国酒“茅台”是典型代表),但占白酒市场份额并不大。因其生产难度大、周期长,不易扩大再生产,故总体上产量有限。而不少消费者对“酱香”缺乏了解,有历史和现实原因。在计划经济年代,酱香型因其酒质好,工艺要求高,产量小且大多是名优酒,通常作为特供酒计划调拨。其时,酱香型酒的消费者大多属上层人士(如大将许世友和画家傅抱石都酷爱茅台)。从实际考量,普通浓香白酒价格相对较低,消费群体也就大得多。“酱香”饮者,除了有较强的购买力,通常还对酒文化不乏体认。能品味“酱香”妙处,在饮酒之道上方称登堂入室。

遗憾的是,有些饭店酒楼不备有酱香型白酒。在一些食品商场或超市,也难觅“酱香”。于是,我辈“酱香”拥趸几乎成了酒类消费中的“弱势群体”。好在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时代,且正迈向“全面小康”,老百姓购买力不断增长,酒类生产商和经销商,当对“酱香型”市场不失信心。欣闻国酒茅台“专列”,2017年将从“动车”稳步提升到“高铁”速度,此快意事也。而近年的反腐败,间接促成茅台降价,更令人浮一大白。

唐伯虎说:“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而范某卖文换酒,这头拿了稿费,那头就屁颠着直奔酒肆。

“时到仇家非爱酒,醉时心胜醒时心。”(白居易)酒后的酱香老范一肚子不识时宜,于是,借着酒劲再写杂文。口中有“酱香”回味在,笔下不怕没“杂文味”。酱香型白酒的经典评语是:“酒体醇厚,色泽微黄,酱香突出,香而不艳,幽雅持久,入口柔绵,回味悠长。”其中最勾人魂魄的就是“酱香突出”四字。上述品酒词,在我朦胧的醉眼中,不啻一流文章之赞语……

    关键词:酒生活 酒文化  来源:国酒财经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