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访戴
王徽之,是王羲之第五子。东晋时,士人崇尚纵酒放达,王徽之亦如此。因此,不久他就放弃官东归,退隐山阴。
有一日,夜里下大雪,他睡醒过来,命家人开门酌酒。他边喝酒,边展视远处,但见一片雪白,“四望皎白”。
“因起彷徨”,于是咏起左思《招隐》诗,忽然想到了当世名贤戴逵。戴逵即戴安道,《晋书》本传说他“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后徙居会稽剡县” (今嵊县)。山阴与剡县相隔甚远,溯江而上,有100多里。
王徽之连夜乘小船而去,过了一天才到了戴逵家门。但这时,他却突然停住了,不但不进门,反而折身转回。有人问他,你辛辛苦苦远道来访,为什么到了门前,不进而返呢?他坦然说道:“我本是乘酒兴而来的,现在酒兴尽了,没有兴致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这就是千秋传颂的“雪夜访戴”的故事。
“白马湖”的先生们与绍兴老酒
白马湖的名人,如夏丐尊、刘董宇、朱自清、朱光潜等在春晖中学时就有“酒聚”的习惯。他们不爱白酒,只喝绍兴老酒。后来这几位名士先后到上海,办起“立达学院”,仍继承了白马湖畔的“酒聚”习惯。开明书店开张后,索性名正言顺地成立起“开明酒会”,并且明订了入会条件:必须具有一次能喝下五斤绍兴加饭的能耐才能吸收入会。当时夏丐尊、丰子恺、叶圣陶、郑振绎和开明书店的章锡琛老板全都达到入会条件而入选。这个酒会每周举行一次,许多组稿、编辑、出版、展览等事宜都在这酒会中达成。
一次,丰子恺的学生钱君也想入会,但苦于只能喝三斤半绍兴老酒,章老板硬是不同意,还是年长的夏丐尊仁慈,劝说:“君积极要求入会,值得鼓励,尺度略可放宽,打个七折吧!”在人们敦促努力争取达标的呼声中,钱君终于破格入了会,而且不负众望,居然不久一次也能喝下五斤绍兴加饭酒了。
据现在台湾的文艺界人士、“白马湖”人陈星先生回忆,丰子恺与1948年去台湾,与开明书店章老板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个人画展之际,作家谢冰莹劝他在台湾定居,丰子恺说:“台湾好极了,真是个美丽的宝岛,四季如春,人情味浓。只是缺少了一个条件,是我不能定居的主要原因。” 谢冰莹问:“什么条件?” 丰子恺独句回答:“没有绍兴老酒!”引来了四周人的一阵大笑。
这不是笑话,因为台湾光复初期,随着陈仪的浙江、江苏帮等上台湾岛,因餐聚、生活的需要,几位有远见的绍兴酒酿造开始到台湾生产起绍兴老酒,填补了台湾不产绍兴老酒的空的。但是质量太差,差到什么程度?据陈星先生回忆:丰子恺到台湾不久,耐不住没绍兴酒喝,便给在上海的学生胡治均写信,说他在台湾备受旧友新知的款待,一切都很好,但“美中不足是此间酒味太差,难以上口。” 胡治均心领神会,马上在上海买了两坛绍兴“花雕”酒,托人随船带到台湾。这可乐坏了老师,丰子恺特别为此在台北举行了一次酒宴,使台湾的白马湖旧友和新知们大过了一回绍酒瘾。这段酒话,至今仍为台湾健在的与“白马湖”有渊源的人们传为佳话.
蔡元培:每饭必酒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绍兴长于绍兴,对绍兴酒可谓是耳濡目染,偏爱有加。
据他的好友回忆介绍,他虽在外地工作了数十年,但始终保持从小在家乡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他喜欢绍兴酒,餐餐必饮。每年他都托亲友从绍兴买上数坛酒运去,备在家中自饮或请客。除了绍兴酒,蔡元培的下酒菜也大多是绍兴特产,如干菜、霉千张等。逢年过节,他还要托亲友给他邮寄酱鸭、槽鸡、鱼干等绍兴年货。就连他平时用的酒壶也是从绍兴带去的锡制酒壶,里圆外方,中有夹层,天冷时可充灌热水温酒。
蔡元培每日饮酒,一些好友说他是“每饭必酒”,但他很有节制,从不喝醉。他平时自斟自饮,一般每餐以旧时四两为度,菜是普通的家常菜,细嚼慢饮,少饮常乐。1939年,刘海栗先生拜访他时,曾过问他是否每饭必酒?72岁高龄的蔡元培没有否认,他坦然地告诉刘海栗;“不要紧,人到老年不免可怜自己,这点积习难以戒除了。我喝得很少,从未醉过。”
蔡元培是一名大学问家,性情随和,温文尔雅。他待人接物总是谦逊和气,饮宴之时,注重饮酒礼节,不论男女老幼向他敬酒,他都要举杯回敬。一次,他的一位学生陪侍蔡元培到宁波,在象山黄公岙一史姓朋友家小住。史家招待热情周到,主人知道蔡元培好酒,除中晚餐供酒外,早餐也备有丰盛酒菜。这位学生也爱酒,但没有喝早酒的习惯,他就把酒杯倒扣在饭桌上,表示自己不喝早酒。事后蔡元培对他说,这样做不好,不合酒桌礼仪。主人倒满一杯你不喝,放在那里,人家知道你不喝早酒,不会勉强你,但倒扣杯子就显得对主人不够尊重。这为学生很受启发,以后每当别人向他敬酒时,他一定会象他老师蔡元培那样,注重礼节,并谦恭回敬。
鲁迅:把酒论世
鲁迅先生家乡在绍兴,对绍兴酒自是有特别的感情,所以鲁迅先生尽管不嗜酒,却也常常小酌,或会朋友,把酒论世;或自斟自饮,以遣心中感怀。
1910年,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任学监时,课余便常至泰生酒店小饮。因为酒店临河,自备乌蓬船,船舱里养着多种鲫鱼。人在雅室开窗俯瞰,鲫、鲤、鲭诸种活鲜一目了然,点食即捕,烹煮上桌,鲜鱼美味,令人难忘。当时,鲁迅最爱吃的河鲜是清蒸鲫鱼。宴请朋友时,他总要点这道菜。当然,鲁迅先生有时也以鱼干、酱鸭、槽鸡佐酒,而且特别喜食火腿。1912年鲁迅的好友许寿裳特地托人买这酒店的鱼干、酱鸭、糟鸡等佐酒物送给他。鲁迅对此颇为感动。鲁迅有一首著名的小诗《自潮》:“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诗后题有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原来,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就开玩笑地对他说:“这些天来,你辛苦了吧?”鲁迅笑着说:“昨天想到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再也寻不到几句象样的句子。”达夫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去!”鲁迅高兴地说:“给你这么一说,我又得了两句,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鲁迅日记》10月12日记:“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这条幅即为上述的《自嘲》。
鲁迅先生有许多饮酒诗、文,特别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就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阐述了酒在文人创作和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并论及了酒的功德,且时露锋芒,以古论今,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至于鲁迅的小说,十之八九分都写到酒。可以说,现在生意红火的咸亨酒店,全是因为沾了鲁迅先生大作的光。当然,咸亨酒店为鲁迅的小说提供了人物活动的重要环境,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正是取材于他的邻居——酒鬼文人“孟夫子”。另外。鲁迅的诸多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故乡》、《祝福》等,无不以酒写人写事,或以人以事写酒,使鲁迅的作品中时时飘出绍酒的醇香,把人带到二十年代那个特定的氛围里去时添了几许诱人的魅力。可以说,鲁迅先生没有对绍兴酒和绍兴酒俗的深刻体验,是描绘不出如此生动逼真的酒乡风情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