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不聊酒,来聊一聊葡萄酒包装的小故事。为什么葡萄酒酒瓶都是750ml?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葡萄酒为什么一箱是12瓶?这都是葡萄酒的行业先辈几百年来改来改去,才最终得到的答案。今天喝上的一口美酒,其实离不开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改进。三个超有意思的小故事,送给大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 为什么葡萄酒瓶是750ml的——葡萄酒瓶的演变史
你可能不知道,在大多数国家,使用750ml的葡萄酒瓶是被法律强制规定的。
750ml,真是个有点奇怪的数字。
人类对于“完整”有一种天生的偏爱,也许来源于我们对安全感的需求。1L这个容量我们会天生感到舒服,因为1是一个整数。如果1L太大——那500ml也行啊,毕竟刚好是整数的一半。
难道葡萄酒生产者不是正常人类?每天抱着个整数的酒瓶睡觉不好吗,现在变成750ml,不仅害死强迫症,可能还得做噩梦。
尽管让人不快,750ml的酒瓶成为今天葡萄酒行业的标准,有它的必然性。
古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就掌握了制作玻璃瓶的方法,但由于当时烧制工艺落后导致玻璃瓶比现在易碎,再加之昂贵的价格,根本无法用于葡萄酒。当时的人用一种叫Amphorea的双柄陶罐来储存和运输葡萄酒,十分笨重,你或许在博物馆里见过。
直到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烧煤的高炉,改进了玻璃制作的工艺,烧制出的坚固耐用的玻璃瓶才开始被葡萄酒业界所使用。
有趣的是,尽管17世纪以后,用玻璃瓶装葡萄酒在欧洲已经很普遍。可是有些欧洲国家的法律却规定,酒庄或者酒商不允许出售已经装好瓶的葡萄酒——酒必须是以散装酒的形式卖给消费者。
于是你在当时卖酒的地方就会看到一幕奇观——酒商现场拿一个空瓶子,然后把酒从酒桶里舀出来装到瓶子里,再封上橡木塞卖给消费者。当然,你也可以拿自己的瓶子过去。这种“奇怪法律”直到1860年(19世纪)才最后在英国被取消。
这个奇怪的法律和现代750ml的标准葡萄酒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那个没有机械化吹瓶的年代,所有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而瓶子大小都靠玻璃工人的肺活量来决定,通常介于650ml-850ml之间。
你可能已经明白为什么这种“奇怪”的法律会存在。因为那个年代的玻璃瓶没办法做到固定大小。为了避免酒庄和酒商故意用小玻璃瓶揩油,所以法律不得不规定,酒商必须当着消费者的面用一个标准的容器量过酒后,再装进(容量不等的)玻璃瓶中。
说白了,法律需要保证买卖双方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当酒瓶可以机械化生产后,定义一个标准大小的瓶子就变得迫在眉睫。
1821年,英国研发出了机械磨具化玻璃生产,给标准化酒瓶大小提供了可能。
各个产区和酒商纷纷开始在650ml-850ml这个大小之间选择一个固定大小的玻璃瓶,并在瓶子上标注容量。
但各个产区选择的容量并不相同。
波尔多人选择了750ml,因为波尔多酿酒用的橡木桶是225L,刚好可以罐装300瓶酒。其它不管是600,650,700还是800,均不能被225L正好整除。
勃艮第和香槟选择了800ml这个整数容量的瓶子。
美国因为以前根本不使用“毫升”这个单位,所以大多使用5分之1加仑的瓶子,也就是大约757ml。
博若莱酒农则“小气”的选择了500ml的瓶子。“没事,兄弟你省点儿力气,吹玻璃用半口气就行!”这种瓶形现在还在被托卡依所使用。
但在后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各国葡萄酒酿造者模仿波尔多的技术,包括使用波尔多制式的225L橡木桶。所以这些酿造者也就顺理成章的使用了750ml的酒瓶。
事情最终在1979年被写入法律。
为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国际贸易,需要制定国际化标准。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法律规定,容量在500ml和1L之间的葡萄酒,必须使用750ml容量的瓶子——毕竟使用750ml瓶子的酿造者是数量最多的(唯一被批准的例外是法国的Jura“黄葡萄酒”,使用620ml的特殊瓶形)。
就这样,在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下,750ml的葡萄酒瓶最终成为了国际通用的标准酒瓶。
2. 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
酒瓶容量存在标准,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可是眼花缭乱。
酒瓶形状:
现代葡萄酒瓶看似形状千奇百怪,但其实本质基本相同——都有着细长的脖颈和一段近似圆柱形的垂直瓶身。
这样的形状设计对葡萄酒有诸多好处。
尽管欧洲从17世纪开始就开始广泛使用玻璃瓶,但当时的玻璃瓶和现在的形状完全不一样。
原因是圆形比圆柱形的瓶子吹制难度小得多。想象一下你吹泡泡糖的情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吹出来的泡泡只能是圆形。吹玻璃同理。而当时人类的技术,只够吹出来圆形的瓶子。
但在1730s(18世纪),欧洲人发现了一个关于葡萄酒的大秘密——有一些酒是可以陈年的,而且陈年以后味道会变得更好!在这之前,所有葡萄酒买回来都会短时间内喝掉。
接下来欧洲人发现圆形的瓶子陈年有很多问题。
首先,它太占地方了!一个瓶子占用的面积大不说,还不能叠着放。一个酒窖里放不了几瓶酒就全满了,也不方便运输。其次,没办法侧着放!想要长期储蓄葡萄酒,橡木塞不保持湿润就会干裂漏气,直接导致一瓶酒彻底报废。而最简单保持橡木塞湿润的方法,就是把酒侧放。
圆柱形的酒瓶完美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再加上一段瓶颈用于橡木塞,让陈年美酒变成了可能。
由于玻璃制作工艺的进步,欧洲各个产区纷纷使用了圆柱形的瓶子。这个设计如此深入人心,后来的酒不管能不能陈年,基本都使用了这种设计。
在这个统一的设计理念下,不同产区的不同瓶形,有一些是实用的区别——比如香槟格外厚重坚固的瓶子是因为瓶里压力高达6个大气压。大部分其实都是因为传统——当初设计瓶子时就是这个形状,没有什么理由。后来也再没改过。
波尔多的瓶子设计要晚于勃艮第,他们决定启用一款和勃艮第完全不同的瓶子,因为两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勃艮第的矮胖,我们就要细长;意大利喜欢用格外细的瓶颈,肉眼看不出和其它产区的区别,但开瓶的时候就会发现橡木塞特别难拔(偷偷告诉你,你可以利用开酒在朋友面前“盲品”意大利酒);德国酒瓶则通常最轻薄。
酒瓶颜色:
从透明,到棕色,橄榄绿,蓝色甚至红色,酒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
你可能知道,酒瓶大多是暗色的——为了防止在陈放中光线进入酒瓶。因为光线会破坏葡萄酒的香气分子,进而产生类似于纸版,大蒜和煮烂的大白菜的味道。
但你可能不知道,暗色的酒瓶根本不是人为设计。
当时的暗色系酒瓶实属无奈。17世纪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剔除玻璃原材料沙子里的杂质,导致当时的所有酒瓶都呈现暗色系。沙子越不纯,烧出来的酒瓶颜色就越深。
这个美好的“误会”在人类发现葡萄酒能陈年以后,反而帮助了陈放。也就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葡萄酒瓶都是暗色系。
同样是暗色系,不同的产区还习惯于用不同颜色的瓶子。
大部分葡萄酒瓶都是橄榄绿色,尽管深浅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沙子里的主要杂质,铁元素,会呈现橄榄绿色。因此橄榄绿是玻璃的“纯色”。
而有些产区会在烧制的时候加入其它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的颜色。
勃艮第的酒瓶通常是一种黄绿色,法语叫“feuille morte”,也就是枯树叶的颜色。很多意大利,大部分加烈酒和德国莱茵河畔产的酒,则喜欢用棕色的瓶子。而德国莫泽尔 (Mosel)产区则全都用绿色。
很多不能陈年的葡萄酒会用完全透明的瓶子,以便让我们欣赏颜色,尤其是很多桃红酒。但可以陈放上百年的苏玳和托卡依甜酒也是使用的透明瓶子——没人知道为什么,可能苏玳和托卡依人觉得欣赏他们金黄色的漂亮酒液,实在是太重要了吧!
3. 为什么葡萄酒要按箱卖,而且一箱是12瓶?
这个真的不是法律规定。
又是一个逼死强迫症的的数字,为什么一箱不是10瓶呢?
首先,我们先得说酒庄为什么卖酒通常是按箱卖,按瓶卖不行吗?
还真不太行。
知道一点商业知识的人肯定都了解。货物在市场里的流转是按照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个顺序。
而在生产者卖给批发商的时候,货物量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市场上所有货物都需要在生产者/批发商之间定义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的量级需要符合大宗购买的需求。
比如粮食和贱金属都是“吨”;石油是“桶”(7桶大约等于1吨);咖啡是60-70kg的一麻袋。葡萄酒则是“箱”。
用“箱”这个计量单位,就是酒庄在告诉批发商“你得一次多买点儿,怎么也得一箱起买”——就好像没见过到农户那儿收粮食的说给我来二斤。
而且选择“箱”这个单位也方便了搬运和运输。
那为什么一箱一定得是12瓶呢?
按箱卖酒这个传统出自哪里已不可考,但将按箱卖酒发扬光大到全世界的是法国的波尔多人(又是波尔多!)。
既然是波尔多人发扬光大的商业模式,那一箱里面有12瓶酒一定是方便了波尔多人的某种习惯。
第一个问题里说过,一桶波尔多酒可以罐装出来300瓶酒。那可以想见,一箱里面的数量需要刚好被300整除才可以,不然就会多出来无法装箱的酒。
但是,可以被300整除的数字有很多,比如2,3,4,5,6,8,10,12,15,20......300
Again,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
首先,非常小的数字和非常大的数字要被刨除掉。太小的数字,根本失去了“箱”这个单位的意义,和按瓶卖没什么区别,而且为数量小的酒单独装箱也会推高成本。太大的数字也不适用,因为虽然批发商是大宗购买,但一些酒(比如昂贵的大酒)如果几十瓶一箱起买,很多批发商无法承受。
但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数字看起来都很合理,比如介于6-20之间的那些数字。
所以,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原因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很多……你准备好了吗?你确定吗?因为波尔多人发现,12瓶酒是不闪着腰能一次搬动的最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