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新的喝酒时代正在到来—酒从餐桌的一角走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且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葡萄酒与烈酒教育之中夹杂了太多厚重的历史、高深的酿酒技艺、复杂的香气,将喝酒塑造成了一项“技术活”,让原本就不爱喝酒的人更加望而却步。今天,我们抛开这一切,将酒还原到它自远古以来除了解渴与治病之外的最重要作用—满足你的味蕾。
他们是怎么喝酒的
首先来看看所谓成熟市场的人们是怎么喝酒的。
以葡萄酒为例,在葡萄酒的出产端,被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新世界是指那些传统葡萄种植和酿酒国家,主要以欧洲为主;而除了这些地区以外的新兴酿酒国都被划入了旧世界。而在消费端,则被划分成为了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尽管这两者的界限可能没有出产国那么明晰,那些人均消费量大的、市场竞争充分的、人们具备较充足饮酒知识的地区往往被划入成熟产区。因为历史的积淀,几乎所有的传统产区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属于成熟市场,这里的人们懂酒、爱酒更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享受酒,因此有着领先的消费量。
新兴市场则是与成熟市场相对的概念,换言之是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市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这些新兴产区在内的地方。而亚洲,堪称是最受瞩目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
然而,与成熟市场的人们相比,亚洲人喝酒的差距有多大呢?仍以静态葡萄酒为例,香港可以说是亚洲地区最成熟的市场,其每年人均消耗量约为5.3升,这一数字大约为日本和新加坡的2倍。而法国在2013年的人均消耗量为45.61升,意大利为37.63升,最高的人均消耗量出现在梵蒂冈,为62.20升。
至于中国这一数字—城镇居民每年的人均消耗仅不到2升,而农村则是几乎可以忽略的0.15升。
有人计算过欧洲的平均水平,即人均消耗40升是个什么概念—基本是每天一杯。Daily Drink,这恰好是成熟市场的饮酒方式:不多,不少;理性,却不可或缺。
不喝酒这个问题 化学学霸是如何解释的
我们在国外的影视剧中常常看到酒不离手的男女主角们,他们真的把酒当日常饮料一样喝吗?我们认为酸涩刺激的酒对他们而言真的是琼浆玉液?难道,他们的身体构造和我们不一样?
其实,白种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较高是已经被科学证明的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喝酒后产生的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皮肤温度升高等生理反应是取决于乙醛对于肾上腺素等物质的分泌,高浓度是产生头痛、恶心等醉酒反应。这些现象的发生程度则取决于乙醛的生成和氧化速度,由人体内ADH和ALDH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所制约。这中间复杂的种种按下不表,总而言之按照科学家们的发现,白种人这两种物质的表现皆比较正常,可以快速地将酒精转化,对酒精的耐受程度高;而黄种人和黑种人则表现出一定缺失的比例则相对较高,乙醇无法快速地转化为乙酸累积在体内从而发生醉酒的反应。
因此,酒鬼是天生的,而且是遗传的;白种人把酒当饮料喝也是基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