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是迎客以茶、送别以酒,但若放在当今之世,就显得太过繁文缛节了,现在宴席上是茶酒不分家,茶酒相容相得益彰。如今的宴席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小弟不胜酒了,以茶代酒敬各位了”。当然,不排除确实有人酒量浅,但更多的是以此为借口,在以“茶”拒“酒”。
其实,以茶代酒,这种拒绝饮酒的方式OUT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茶”
茶,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也”。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直至唐代陆羽《茶经》面世,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 《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又指出茶的名字,“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
其实,茶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作为饮品,茶实则自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才逐渐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从西晋到隋朝才渐趋成为普通饮料;而直至唐、宋时代,茶方是“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饮茶的逐渐普及,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也因此诞生了诸多的千古名句。比如唐代杨万里的“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等;而苏东坡的回文茶诗更加令人拍案叫绝,正读为“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其反读为“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殴浅焙红”。
再说“酒”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关于酒的始祖,有人认为是杜康,也有人认为是仪狄,莫衷一是。
酒,对我们而言,心情惬意之时它可以为之助兴,而悲伤莫名之时,它又可以为之解忧。
酒,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历来是它的精神诉求大于它的物质诉求的,它是一种文化,换言之,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酒的文化历史。
如若没有酒,我们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会演变成何种模样?是归于白开水一般的无味,还是仿若涓涓细流一样的平淡;是犹如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一般的乏味,还是终极一生归附于庙堂一样的无趣,其结果当真不敢设想。
如果没有酒,那有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之情,那有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的闲情雅致,那有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驭宇胸怀,那有欧阳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生豪迈;又那有杜子美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放浪形骸,那有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爱国悲壮,那有李清照黄昏东篱把酒的爱意思绵,那有唐伯虎但愿老死花酒间的潇洒不羁。
我国有酒,文化甚幸,酒亦甚幸!
再次说“茶酒”
茶酒,不错,以茶酿酒。其实,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茶酒的记载,但那时仅仅局限于以米酒浸茶而饮之,却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酿的茶酒,当然也谈不上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交融结合。茶酒与茶、酒有着最显著地区别,茶酒是先有了其文化进而催生了茶酒的诞生,而茶、酒却是先有了其具体的形态尔后产生了文化。
茶酒,其最初创想来自于北宋的苏东坡,并将创想中的“茶酒”以“七齐”“八必”做为茶酒酿制之法,添“酒礼”、“酒德”之说,丰富了茶酒文化的精神内涵。他还定论:“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其实,终究是谁首次以茶酿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茶酒已然无从考证,但如今市面上流通着很多的茶酒,苏东坡泉下有知大概也于愿足矣了吧!
最后说“茶酒”的保健
茶酒,兼具酒的醇厚茶的芬芳,其含有丰富的有益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等元素,其含有的茶多酚含量更是平时喝茶的几十倍甚至近百倍。茶多酚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浓度,又能对人体的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而氨基酸,可调节免疫球蛋白的量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等等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致使许多人都处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之下,造成了身体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唯有健康的体魄方可谈及修齐治平,既然不可避免的需要交际饮酒,鉴于茶酒的诸般益处,不妨在宴会之上试着饮用一下茶酒。这样即避免了拒绝饮酒带来的尴尬,又能在饮酒当口间接促进了身体的健康,如此鱼与熊掌兼得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茶酒虽好,可也须适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