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替,适食而食,不时不食。”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时节,除了祭祖、扫墓和踏青,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特殊时节品味独特美食,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息,更多的是对先辈的缅怀。
清明时节每个地方都会有不一样的美食,有些地方吃青团、有些地方吃艾粄、枣糕......这些时令小吃各具特色,那么搭配什么样的葡萄酒适合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青 团
青团,也叫艾团子,因颜色碧绿,所以为青团,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青团一般有甜咸两种口味,一种包枣泥、豆沙等,另一种包猪肉、竹笋等,甜味的青团更为主流。
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团子的馅心由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其口味香甜、软糯。
可以喝一些简单可口的桃红葡萄酒或者是香气清淡的半甜白葡萄酒,搭配稍带甜味的青团,酒中的果香可以让青团里的红豆沙馅儿更加爽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艾 粄
草仔粿(闽南语之称法,或称草粿),台湾客家语称为艾粄。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为闽南地区及台湾中元普渡和扫墓祭拜之米制食品。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由粘米粉、糯米粉和鲜嫩的艾草制成,多搀入鼠曲草而为草色,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
扁平约巴掌大小,外或有龟印,内以萝卜切丝剁碎为包馅,味道咸,绿色外表,以植物叶为垫。
艾草也具有一定药用功能,适宜在清明前后湿度大的季节食用。这种独特的香气,与同样带有青草气息的长相思搭配最为合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枣 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在清明节时,人们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称之为枣锢飞燕。
这种枣糕带有浓郁的枣香和香甜的口感,适宜搭配香气浓郁、酒体饱满的干白葡萄酒,琼瑶浆和橡木桶陈年霞多丽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北方有在清明节的时候吃枣糕的习俗,由酵糟发面之后中间夹上枣然后蒸食。
并且春季养生适宜省酸增甘,吃点大枣能够健脾养肝。白中白香槟带有明显的酵母气息,与枣糕搭配也十分合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榆 钱 饭
清明前后,北方的榆钱挂上树头,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蒸熟后拌上辣椒油,做成的榆钱饭一直是乡野美味,人间美食。
榆钱是春末的野菜,榆树的幼嫩翅果,因其外形圆而薄似钱币而得名。一般只在每年4、5月开花,而且花期只有10-15天。
清明前后,也正是榆钱发芽成叶的时候,嫩绿的榆钱像一个个开怀畅笑的花朵,享受着阳光和春雨的滋润。这个时候吃榆钱是它营养最好的时刻。
采摘后洗净,拌上白面玉米面蒸熟就成了榆钱饭,搭配蒜汁食用,相当爽口。可以搭配酸度较高的白葡萄酒,如夏布利、德国干型雷司令等。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馓 子
馓子,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许多地方便在寒食节中创造出各式的“寒食”,历经数代沿承至今,成了一道道独特的清明时令小吃。
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馓子制作工艺比较精致,深受华夏各地、各族人们普遍喜爱的结果。而且,馓子经过油炸制,能够储存不变质,保持酥脆。甜的配甜白葡萄酒,咸的话可以搭配香槟或者起泡酒。
桃 花 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在这个桃花遍野的季节里,采摘新鲜桃花,添加少许冰糖,配上好米煮成粥也是一道美食。
桃花粥香润可口,一片片桃花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与甜美的起泡酒能形成很好的搭配。
专属于这个季节的独特美味,美食和葡萄酒的结合,吃遍时令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