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白酒国际化正处于消费培育阶段,依然仍重道远,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投入和显性回报不成比例是正常的。
同时,对于白酒国际化表面的成绩不大,有酒业人士表示,就目前而言,白酒国际化仍然出于起步和加速阶段,绝大多数白酒企业的确在“赔钱”。虽然是“赔钱”,但是也有着两大成果,一是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认知度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的动作可以作为企业在国内宣传的素材,增强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
白酒国际化有何魅力,如何深入破局?
针对白酒国际化的原因,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亮点,一方面是是来自于市场销售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政策的支持。
在市场销售方面,虽然近两年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有酒业专家表示,目前白酒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常态”,即我国城镇居民的酒类产品消费量已达到高点,农村居民消费量目前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未来白酒行业的整体消费总量将会趋于稳定,增长速度将会自然回落。
而白酒行业也看到了这一点,一直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年轻化、定制酒、网络爆品等等,可以说这些新的尝试都是为了开拓新市场。然而面对一个已经成熟稳定的市场,长久的高增长或不可期,于此,向外拓展,走向国际就成了自然也是必然之选。
企业有了内在的动力,在此时相关部门也做好了外部政策的配合和支持。一直以来,政府都鼓励企业走出去,对于出口也有一些列的税收和政策方面的优惠。特别是近两年“一带一路”规划提出之后,更是给白酒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至于白酒的国际化该如何进行,这就有赖于各企业自身的探索,和专家们的建言献策。
现在白酒走向国际市场,依然存在着短板,有营销专家表示,四个问题导致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不畅:一是国外缺乏白酒标准;二是白酒没有批量进入国外流通市场;三是白酒缺乏海外认知度;四是中国的白酒文化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概念不明确。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仍停留在感性层面,在国际化过程当中缺少对国外消费市场的理性和深度分析。
对此,在白酒专家、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看来,白酒国际化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习惯问题,不能照搬国内的经验,要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加强国际市场的宣传包括宣传内容和力度,把白酒的品质优势转化为世界品牌优势;三是选择优质的经销商,他们必须要对白酒文化和中外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也曾表示,中国的白酒要真正的走出去,需要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弄清政策法律问题;其次是技术标准体系要跟国际进行接轨;再次,中国的白酒要走出去,必须与当地的文化进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