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寡头隐现!啤酒业告别战国时代

2019-04-08 11:22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4月1日起,我国的大规模减税政策正式实施,一批相关的受惠行业如降甘霖,股价迎来暴涨时刻。据新闻报道,今年我国的减税降费规模将高达2万亿元,其中分三个档次:

第一,适用16%增值税率的项目改按13%税率征税,主要涉及制造业等行业;

第二,适用10%税率的项目改按9%税率征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电信服务和农产品(6.350, -0.07, -1.09%)等货物;

第三,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主要涉及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和增值电信服务等。

半个月前,当减税传闻被证实,各大汽车企业便纷纷开启了降价动作,比如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等瞬间就上了头条。只不过,百万元级别的豪车,降个3万、5万的,人民群众发现还是买不起呀,于是吐槽不断。

这正是减税的奥妙之处:对于高毛利率的奢侈品来说,价格敏感度本来就不高,降3个点的税费其实差别不大;但对于一些利润本来就薄如纸片的行业来说,3个点完全可以让净利润翻上一倍,足可称得上是雪中送炭。比如啤酒行业,华润、青岛、燕京三家龙头2018年的净利率分别为3%、5.9%、1.5%。3个点的利润送过来,燕京直接翻倍,青岛也能多个50%。

也难怪,燕京啤酒(7.930, -0.07, -0.88%)(000729)会成为了这一轮短线上涨的龙头,连续两天涨停,成为了消费股里的急先锋。但啤酒行业的机会,并不仅仅是这一轮的减税降费,如果我们将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会发现这里蕴藏的机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乐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

我国是全球啤酒消费大国,一年的消费量高达4400万千升,约占全球总量的22%,在亚洲市场的占比甚至高达60%以上。如此庞大的消费量,使得我国以一国之躯就撑起了全球三大啤酒公司。

最新世界(8.010, -0.09, -1.11%)啤酒市场份额排名如下:一线巨头:百威英博27%(比利时)、喜力11%(荷兰);二线巨头:华润6%(中)、嘉士伯6%(丹麦)、摩森康胜5%(美)、青岛4%(中);三线巨头:朝日3%(日本)、燕京2%(中)、麒麟1%(日本)。但我国的三巨头,和欧洲三巨头相比,是典型的虚胖,大而不强。

如上面所说,我国的三巨头,华润、青岛、燕京,净利率徘徊在1.5%-6%之间的盈亏平衡线上;

而西方的三巨头,百威英博2018年营收546.19亿美元,净利润43.68亿美元,净利率8%。但这是在收购南非SAB后,消化不良的情况下。2017年营收564.44亿美元,盈利61.9亿美元,净利率11%。这才是正常表现。

喜力2018年营收224.71亿欧元,纯利24.24亿欧元,净利率10.78%。嘉士伯2018年营收625.03亿丹麦克朗,净利润53.09亿丹麦克朗,净利率8.49%。也就是说,8%-11%的净利率,是西方三巨头的正常状态。两者之间的利润率表现,平均差距有5-6个百分点!这里面的差距,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产品定价。举例来说,按照市场上的啤酒平均零售价来算,美国是4328美元\/吨,日本是4803美元\/吨,韩国是3881美元\/吨。而中国,是1861美元\/吨,仅为前者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左右。或者你会说,发达国家嘛,定价当然要更贵。但即使是同样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的国家,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的吨酒价格也显著高于中国。巴西是3422美元\/吨,墨西哥是2782美元\/吨,俄罗斯是2684美元\/吨。平均价格都要比中国高出1千美元以上。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核心的原因,君临认为有两点:第一,由行业垄断带来的溢价能力提升;第二,由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产品结构。前者,是供给侧的改善,后者,是消费侧的迭代。

2

在传统行业,供给侧的改善往往是利润飙升的关键。譬如空调市场,早年间多个品牌混战,打得天昏地暗,各家都没有什么利润。但最近十来年,当市场进入垄断阶段,格力、美的双雄对峙,老三老四们被边缘化,就进入了孕育大牛股的黄金时代。垄断,是企业溢价能力可以施展的基本前提。

跟中国市场,目前还是华润雪花(28%)、青岛啤酒(48.730, -0.37,-0.75%)(20%)、百威(17%)、燕京(12%)、嘉士伯(6%),五强争霸的格局不同。在巴西市场,呈现的是双雄对峙的局面:百威64%、喜力20%;在墨西哥市场,也是这两巨头的统治:百威 58%、喜力 40 %。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是双巨头的格局:朝日38%、麒麟33%。

远一点的加拿大:百威英博54%、摩森康胜40%。法国:嘉士伯29%、喜力28%。对比发达国家市场,或者成熟发展中市场,可以发现——CR5→CR4→CR3→CR2,汰弱留强,几乎是啤酒行业一个必然的发展规律。西方三巨头,百威的利润率可以做到11%,喜力可以做到10%,嘉士伯只能做到8%;这就是品牌、规模、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

3

回顾我国的啤酒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史,同样经历的是这么一个过程。1980年代,百废待兴,啤酒消费兴起,各地纷纷投资建设啤酒厂,类似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1990年代,外资进入,生力、蓝带、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外企登陆,我国的啤酒消费进入高成长阶段,年增速高达20%。1995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1568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啤酒生产国。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本土啤酒龙头的跑马圈地、资本并购战正式点燃。首先是燕京,第一个跑出。燕京啤酒,1980年建厂,前身是一家投资仅仅640万元,年产量1万吨的顺义县啤酒厂。如此规模的国企啤酒厂,在当时的中国有数千家之多,燕京并不起眼,而推动这一切转变的关键人物,是李福成。

1983年,时任顺义县化肥厂党总支副书记的李福成,奉命调入顺义县啤酒厂任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市场营销和渠道工作。那时候的啤酒行业,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包销模式,销售渠道一直为地方糖酒公司垄断。谁能够率先冲破这种僵化的渠道体系,谁就将获得爆发的动力。

1988年,李福成推动了燕京渠道体系的转变,不再依靠糖酒公司,而是组织销售团队走街串巷,开辟经销商和批发网点。据说那时候的燕京,配置了2600辆平板三轮车,让小商小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将啤酒送到了胡同里,形成“家家喝燕京”的北京一景。自此之后,燕京飞速发展,1991年,李福成出任燕京啤酒厂厂长,直至2015年退休。1993年,燕京啤酒产量达到18.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1995年,燕京在产销规模上追平了“百年老牌子”青岛啤酒,1996年,燕京率先突破50万吨产销规模,跃居第一。

1997年,燕京在在香港的红筹股和深圳A股同时上市,募集了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财力雄厚,为接下来的资本大战做好了准备。2000-2003年,燕京先后收购雪鹿、漓泉、惠泉等多家地方啤酒厂,获得内蒙古、广西、福建等区域腹地。这几年,正是燕京的高光时刻。没有人料到,此后燕京的地位便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4

超越燕京的,是青岛。青岛啤酒诞生于1903年,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继承着德国文化的味道。但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青岛啤酒始终是个偏居山东一隅的地方品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是彭作义(1996-2001)和金志国(2001-2012)两代掌门。彭作义上任后的1996年,正是燕京全国扩张,并超越青啤的那一年。彭作义意识到,青啤虽然有着很好的品牌积淀,但作为一个中高档品牌,有点不接地气。

当时的啤酒市场,消费人群主要是蓝领阶层,90%的消费都是低档啤酒。青啤要做大,一定要放下身段。于是彭作义制定了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在1998-2000的三年间一口气买下了45家地方啤酒厂。产量,也从1996年的35万吨,上升至2000年的185万吨,份额从2%上涨至10.7%。

1999年,青啤重新夺回了行业销量第一的宝座。只是,买得太多太快了,消化不良的问题很快浮现,利润率节节下滑。彭作义当然也清楚这里的问题,他曾经说:“按正常做法,青岛啤酒应该是兼并一家消化一家后,再去实施下一步兼并,青岛啤酒也好有时间处理好与企业相关的一些问题。

但是面对啤酒行业的大整合,青岛啤酒必须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完成全国的战略布局,青岛啤酒只能在跑步中调整自己。”但他已没有时间了,2001年,彭作义突发心脏病去世,金志国被推上火线。金志国任内,干了两件事:第一,与百威英博签署合资协议,让外资持股达到27%,为第二大股东,并引入后者的技术;第二,提升管理能力,对旗下150个啤酒品牌进行瘦身,调整为1个主品牌“青啤”,加3个副品牌“山水、汉斯、崂山”的格局。青岛的盈利能力得以逐渐恢复,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华润雪花开始崛起。

关键词:国产啤酒 进口啤酒  来源:君临  君临团队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