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饮酒的法律空隙何时填补?
17岁花样少年的悲剧让人唏嘘。我们难免疑问:未成年人饮酒是否犯法?酒家向未成年人售酒是否合适?未成年人饮酒身亡,酒家应承担什么责任?
事实上,我国对未成年人饮酒的相关规范显得并不那么“强势”。
资料显示,中国法律没有限制饮酒最低年龄,但是限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
反观国外,不少国家明确禁止未成年人饮酒,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法定饮酒年龄的规定不一,大部分的国家都在16到21岁之间。比如,日本规定年龄不满二十岁者,不得饮用酒类;法国规定,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饮酒;美国规定,年满21岁才能饮酒。
除了明确的限制年龄,国外的禁酒令力度极为严格。
《美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饮酒”规定了双重的法律责任,一方面会严惩违法商家,另一方面又针对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实施严厉惩罚。
在澳大利亚,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抽烟、喝酒,如果要购买烟酒类商品必须出示身份证件证明自己已满18岁。如果家长在家让小孩儿喝酒并喝醉的话,那么家长则犯了虐童罪,会受到法律制裁。
而国内未成年人饮酒禁令似乎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不断完善丰富我国相关法规制度,保障酒业健康发展,才是行业社会之盼。
花式促销的底线在哪里?
大碗喝酒,豪迈砸碗,不摔不痛快!
在“摔碗酒”现场,只要掏上5元钱,不但能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酒,而且可以将酒碗狠狠摔碎。这种新颖的方式,恰好迎合了当下快节奏的高压社会环境,引发全民参与。
“摔碗”的噱头,成功为商家揽客无数。搭乘着网络文化的东风,凭借着网红们的宣传效应,“摔碗酒”短时间内,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摔碗酒”的热销,让传统酒商们脑洞大开。当下,酒企在宣传推广,主要专注于品牌文化建设或者经销渠道的架构,这种宣传推广方式见效慢,需要长周期的维护。而以“摔碗酒”为代表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推出特色,注重社交性与娱乐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走红井喷。
当然,花式促销的底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摔碗酒”忽略了产品本身,过分注重营销形式,不利于其成长性;同时,摔碗带来的浪费和环保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花式促销终究是锦上添花,是枝叶,不能取代树根的基础,其底线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