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营业额在整个欧洲展会行业排名第一的意大利葡萄酒及烈酒展(Vinitaly)在意大利维罗纳盛大开幕,吸引了中国包括中粮名庄荟等在内的众多企业前去。从一系列信息反馈来看,中国的葡萄酒商对于意大利酒的兴趣正在增加,而就在去年,马云还曾现身该酒展,并宣布天猫将每年的9月9日定为阿里巴巴美酒节,以此来推动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2015年以及2016年,意大利的葡萄酒产量均位列世界第一,但是从这些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意大利酒在中国并不十分火热,甚至所占的份额偏少。2016年,意大利排在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来源国的第五位,而意大利葡萄酒市场研究机构Wine Monitor的数据则显示,意大利葡萄酒在2015年的出口额是54亿欧元,中国,却仅占意大利葡萄酒出口份额的3%。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意大利酒在中国略显“尴尬”的局面?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意大利酒在沿海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一些具有品牌力的产品比如西施佳雅等在一线城市也表现不错,但是在其他地区,意大利酒则大多属于“小众产品”。
意大利葡萄酒的产区相对复杂,产品口感普遍比较强劲,厚重,不同于澳洲酒、美国酒等轻松易饮,因此很少有初学者一上来就喜欢喝意大利酒。中粮名庄荟华中区特渠及河南优商负责人梅学林表示:“意大利酒与勃艮第酒一样,都属于‘深度葡萄酒消费者’的最爱,一般酒龄在5年以上的消费者会喜欢。”据悉,意大利酒的品质其实非常好,有很多50年以上的老藤,但是由于其口感以及在中国的推广问题,使得其表现平平。
梅学林告诉笔者:“在武汉,澳洲酒基本上成了每家葡萄酒商的必备了,大家对法国酒的认知也更加深入,不再仅仅需要AOC大产区的概念,转而希望用同样的价格进到更高级的酒,比如来自梅多克产区的酒,认知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意大利酒方面,我们目前还大多停留在寻找上游和本地客户的阶段,推广也没有深入到消费者这个层面。”
意大利酒需要更清晰的“识别”或“概念”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王旭伟表示:“意大利酒的个性鲜明,在中国缺少‘大单品’,不像澳洲酒有大的品牌带动。加上各个产区的推广相对分散等综合因素,造成目前份额不高。但是在中国葡萄酒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之下,相信意大利酒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反观法国酒以及澳大利亚酒在中国的发展会发现,法国酒在中国的第一印象是“名庄酒”,澳洲酒在中国的第一印象是Penfolds(奔富)等品牌酒,二者均有一个非常鲜明醒目的标签。而意大利酒则缺少这样的标签,因此,意大利酒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好,需要打造一个清晰的识别或者概念,比如“老藤”,比如某个优质品牌。
对于此,专业运作意大利酒的上海帕黎斯酒业市场总监李慧表示:“我们在推广我们的产品的时候,定位就是打造品牌,将其当做快消品来做,而并非精品酒,不做小众。加上我们的主打产品泰福迪是意大利第一大品牌,属于国际流通性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来让消费者真正对品牌有很好的认知。而且,根据市场需要,我们特意引进了新的产品系列,比如西西里的葡萄酒,比如用黑珍珠品种酿造的产品,以改变消费者比较难接受意大利葡萄酒的局面。”
中粮名庄荟梅学林也表示,目前中粮名庄荟在意大利酒方面的推广也是品牌化思路,比如旗下的安东尼世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郑州等地,已经开始从入门级的产品导入,得到了酒商和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