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在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白酒分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专门谈到了食用酒精问题。在他看来,行业内一些酒企的误区是引用了概念,而对食用酒精避而不谈,酒精和白酒说不清。因为标准之“或”而困惑,不解惑必有忧。
他指出,行业必须明确概念,让消费者明白,协会将加快产品标注标准的修订、产品类型明确标注、按产品原料标注配料、增加便于消费者识别的内容,甚至需要消费者参与标准的修订。
为何宋书玉在酒协年度大会上专门谈到了食用酒精问题呢?
“最近基于消费者对白酒标识的质疑在全国部分地方时有发生,甚至有诉诸法律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酒业将面临更为沉重的诚信危机,而之前的遗留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了,否则对酒业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有行业专家表示。
白酒标识现状
然而,白酒标签的标识问题真的就那么难吗?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里我们有必要先简单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条文4.2.1.2,白酒按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值得注意的,从定义上理解,液态法白酒包括以含淀粉物质如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勾调而成的白酒,用食用酒精经香醅(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增香工艺生产的糟醅)串香、勾调而成的白酒,以及直接用食用酒精勾调而成的白酒三种类型。
从这套标准上来看,三类白酒已经分清楚,30%是个关键点。不过,为何在标识上却存在问题呢?
近日,微酒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对该问题最为集中的低价位光瓶酒市场的标签标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名酒企业所生产的低价位产品,在标签标识的配料部分,标注有比如:水、高粱、小麦、玉米、食用酒精、食用香料等。有些还标注有:“产品标准号:GB/T 20821或者GB/T 20822”以告知消费者自己是液态法或者固液态法白酒。另外,有极少数名酒企业还加上了“固液法白酒”字样。
而也有非全国性名酒企业的产品,在标签上并未标注“食用酒精以及食用香料”等,而是写着粮食名字。
由此可见,即使行业一再强调标识的重要性问题,然而,标识依然没有统一,较乱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名酒企业希望通过诸如“固液法白酒”的字样,给予消费者明白消费的理由。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GB/T 20821也好,GB/T 20822也好,甚至是标注的“固液态白酒”也罢,谁又懂背后的意思呢?
◆ ◆ ◆
标识标准明示化的两大难点
难点之一:政出多门,标准不清。白酒专家邹江鹏认为,标识标准不清重要原因在于政出多门,导致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据他介绍,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12年4月20日实施)在条文2.3中规定标注的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一〔2013〕244号)规定,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液态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
此处所述“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液态法白酒)”仅指直接以食用酒精勾调而成的液态法白酒,不包括以低于30%的固态法白酒(由高粱、小麦等酿造)与食用酒精勾调而成的液态法白酒,用食用酒精经香醅(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增香工艺生产的糟醅)串香、勾调而成的白酒,以及以含淀粉物质(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勾调而成的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使用的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内容,不能仅标注为高粱、小麦等。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标准,即使是液态法白酒,也有三个依据可以标出粮食成分。
一则,食用酒精是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所以,其中本身含有高粱、小麦等粮食成分。
二则,根据生产工艺,液态白酒是用食用酒精放在甑底锅,经过酒醩醅串香蒸馏,而将原酒醩醅中残余的酒和香气组分带入食用酒精而得到的白酒。这样液态白酒的产品中就有固态白酒的成分了,当然也就有高粱、小麦。
三则,在液态白酒概念中,有规定,低于30%固态法白酒的也叫液态白酒,所以,这类产品中,依然有粮食成分的存在。
然而食药监总局则表示,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液态法白酒不得标注“高粱、小麦”等。其他工艺所生产的则可以标注。
在研究中,微酒记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家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均未明确规定液态法白酒不得使用粮食进行生产,也未明确规定所有液态法白酒不得标注高粱、小麦等粮食。经历种种,企业不禁要问:我到底该听谁的?
难点之二:中小企业光瓶酒护身符。在中国,以生产低价位产品为主的地方中小型酒厂占据了不少的数量,对于他们来说,标识标准的不明确,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护身符。他们以此为由,通过打擦边球,以达到误导消费者,获得盈利的目的。这里有必要算一成本账。
目前食用酒精的价格为每吨6000元左右,每斤的价格也就是3、4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食用酒精一般度数为95度,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大量加水以达到稀释度数的目的。其一斤酒的成本还要大大低于3元钱。
而粮食酒方面,每吨价格目前是10000元以上,每斤最低成本价大概为5元,还需要加上酿酒所产生的人工等成本。
从生产周期来看,据专家介绍,一般食用酒精生产周期为1天,高质量的为3天。而加入固态法的白酒生产周期显然长很多。
可见,不管是从金钱成本还是时间成本上来讲,以食用酒精勾调而出的液态白酒对于地方中小型酒企来说是有利可图的。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要死命贴近“粮食类”原料的原因了。
“目前全国性名酒企业的低价位酒几乎都是亏本的。在低价位酒市场上,消费者往往又想便宜又想喝好酒。在与同样标注粮食成分的液态白酒生产企业的竞争中,再加上规范的纳税,亏是一定的。”某全国性名酒企业负责告诉微酒记者。
而在市场调研中,微酒记者也发现,低价位光瓶酒市场上,不管是名酒企业的产品还是小酒厂的产品,一斤的价格大致在10元钱左右,小酒厂的略低于名酒企业。而标注上,均有粮食成分。
“对于我们来讲,品牌拼不过名酒企业,我们就在价格上走略低于的路线,标识上肯定要标注出粮食,本来食用酒精中也含有粮食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部分消费者,凭借低成本的优势,我们才有利可图。”某小酒厂负责人坦率表示。
◆ ◆ ◆
标识标准明示化,光瓶酒路在何方?
标识标准不清的问题,在中国酒业存在多年了。然而,从近日各方传来的讯息来看,该工作有望解决。宋书玉的明确提出,消费者对该问题的质疑,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大趋势等均指向了这一点。
据有关方面透露,目前该标准的修订、统一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届时,标识问题将予以解决。“修订的宗旨就是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将不同等级、品质的产品区别出来。”相关人士表示。不过,该人士也表示,做好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工作也是工作难点。“让消费者对勾兑、固液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等概念有正确的解读,也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一旦标识标准明示化,众多打擦边球的光瓶酒企业路在何方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级,不同等级产品售价不同,没有擦边球可打的大多数光瓶酒企业的售价及利润都将受到严重挑战,出局应该是大部分企业的结局。
也有专家提出,诸如像锐澳这样的品牌,消费者的关注点也并不在你的果汁含量有多少上,购买它的原因在于时尚、口感等。即便是液态白酒,调得好喝,找到消费者购买它的理由,依然能够卖出好价钱,不过,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了,非一般小型企业所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