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优化投资结构,适度放缓投资规模,2016 年公司原则上不考虑新建茅台酒及系列酒生产设施,但将继续完成以前年度在建投资项目。”5月10日,茅台集团在公布的即将召开的2015年度股东大会资料中表示。其中,记者看到,在刚过去的2015年,茅台大手笔地加大主业投资,包括新建系列酒产能和制曲产能等层面。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产能过剩是难以避免的话题。而连续几年的产能扩张加速快跑之后,茅台也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放慢脚步。
放缓投资规模
据悉,该茅台2015年度股东大会将于5月18日召开。而在10日通过公告提前简单扼要地发布了会议的相关资料。其中,记者留意到,在现有的可以公开的会议资料中,关于产能方面的战略投资是其在2016年的重头戏之一。
数据显示,2015年度,茅台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基酒50752.28吨;实现营业收入326.60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03亿元,同比增长1%。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近几年时间里,在经历了三公消费和塑化剂事件之后,让整个白酒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就是处于这样“寒冬”中一员的茅台,却丝毫不减产能扩张的步伐。
可以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0月,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将投资约6.9亿元,新增2600吨茅台酒产能。而事实上,茅台的新增产能计划已实施多年,在上个5年中,每年新增的产能为2000吨。
更重要的是2013年贵州茅台披露的投资公告中显示,贵州茅台拟投资建设茅台酒“十二五”扩建技改项目中华片区第二期茅台酒制酒工程技改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9.14亿元,所需资金拟自筹解决。项目完工交付投产后,将会为茅台酒基酒扩产3000吨/年,新增56435吨贮酒能力。
长期观察茅台的白酒专家杨承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白酒企业要扩大产能,首先要增加生产线,而从建设到产品上市需要3年的周期。
按照业内说法,3年为一周期,那么2013年扩张之后,今年将是下一个大的产能扩张周期,但记者从该次股东大会的资料中查到,茅台在2015年已经提前完成了产能扩张。
“茅台方面披露数据显示,2015年,茅台新增茅台酒制酒产能2800吨、制曲产能2400吨、储酒能力6万吨,系列酒制酒产能3800吨、制曲产能11000吨,建成多功能会议中心、勾调中心。”
同时,话锋一转,却表露出2016年有意放缓脚步的声音。对此,茅台表示,为了优化投资结构,适度放缓投资规模,2016 年公司原则上不考虑新建茅台酒及系列酒生产设施,但将继续完成以前年度在建投资项目。
对于上述表示是否意味着茅台2016年将暂时停止新建产能?截至记者发稿前,茅台官方依然没有回复。
不过,在行意互动董事长晋育峰看来,茅台虽然今年不再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扩大生产,但以往年度没有完成的建设项目仍会继续推进。
行业依然产能过剩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产能过剩并不是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下整个白酒行业呈现的状态。
连茅台在上述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也表示,从行业看,去年白酒行业虽出现了微弱复苏迹象,但综合预判,白酒行业今年仍将处于持续深度调整期,国内产能持续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税负过重等问题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仍将交织并存。
时间追溯到前几年,自从2012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个行业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在此情况下,所有酒企都遭遇了挤压式增长,产品竞争加剧、渠道流通不畅,直接导致了酒企出现库存高企的情况。
业内更有说法,白酒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持续到2018年。
对此,晋育峰认为,白酒企业去产能、去库存,首先要抛开过去“业绩为大”的思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产品供需关系合理地制定经营目标,提高生产计划准确率,并且合理管控物流系统,以降低企业库存。此外,酒企可通过转变厂商合作模式,从过去的交易性合作模式转变为战略性合作模式,即由厂方专业团队协助经销商消化商业库存。
事实上,这也是部分酒企近年来的渠道政策,如茅台去年取消了大区经理负责制,重新实行省区经理负责制,以提升市场管理的精细化及内部沟通和市场反应效率,这也是符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发展趋势。
据相关媒体报道,前不久,茅台总经理李保芳在前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调研市场时,曾与经销商在探讨茅台酒市场形势时指出,茅台从未提过“控量保价”观点,也没有人为地采取过类似措施。
而在茅台过去的几任领导中,保价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前后态度的对比,令外界对茅台新任领导层的营销战略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控量保价是否便意味着随意价格跌落?未来茅台价格体系又靠什么管控?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