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两化融合”吹响酒业集结号

2015-06-09 15:27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解读《中国制造2025》,我们发现,其中提到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同时要实现“衣食行”等方面的生产智能化。其中,就包括轻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对酒业来说,无疑要实现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相结合,推动整个行业的脱胎换骨、腾笼换鸟,构建对市场变化和多层次需求的快速精准反应机制,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国际竞争大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看,“两化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亟待引起每个酒类产销企业的重视,任何“与己无关、离我太远”的想法都是危险的。

诚如古人所言: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善用势者可得天下。

亦如有识之士所讲:“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是有一个对手是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它会积蓄力量于无形,最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任何不愿意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毁灭”。

“两化融合”要有新举措

酒业的“两化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其具体内容即可知晓。

“互联网+”就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它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

智能化则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

如果把电气化称为工业2.0版,把自动化称为工业3.0版,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化则可以称为工业4.0版。以此为标准来衡量酒业特别是白酒业等诸多企业,究竟属于哪个阶段真是令人难以判断。

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唯有奋起直追才有希望。酒业特别是不少大中型酒企在“两化融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应满足仍需继续努力。

翻看《中国制造2025》,其在宏观层面指出,在国家层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规划。

“两化融合”没有标准的模板和现成的模式可循,中国酒业协会需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制定具有本行业特色的发展规划。于酒企而言,就要量体裁衣,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规划是指向标,起到了提纲挈领作用。要有动力引领,规划才能落地。单靠外力推一推才动一动的做事方式,要不得。

“两化融合”应成为酒企的内生动力,酒企应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强化自我追求,勇于自我革命,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新体系、新制度,以调控新思路培育增长新动力。

中国出现不了百年企业,缘于制度的朝令夕改,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而《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酒企实现“两化融合”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办成的事,需要企业横下一条心,克服短期行为,一代接一代地不懈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故此,酒企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确保“两化融合”的延续性,使决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另外,实现“两化融合”不能满足于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而是要有人、财、物的真实投入,要有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就牵涉到人才培养、资金筹措、物资调度、上下沟通、内外协调、责任担当等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及时、全面、妥善解决。

在任何时间,质量都是企业决胜市场的法宝。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实践说明,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也无论变化如何剧烈,都无法阻挡酒业前进的步伐而只能改变前进的速度,真正能把酒业打翻在地的人就是酒业自身,真正能把酒业打翻在地的东西就是一个——产品质量。

高质量是酒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酒业实现“两化融合”必须始终把握的核心目标。

质量无保障,一切全泡汤。

酒业必须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通过“两化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并保障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让中国的酒类产品成为世人信赖和赞美的“中国名片”。

当然,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无疑,落实《中国制造2025》需要举国之力,需要政府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为酒企实现“两化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务之急是调整国家对白酒业的产业政策,取消白酒的从量消费税,降低其他酒种的从量或从价消费税,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取向。

酒业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思想是否解放、创新是否到位。

如何把酒类传统酿造技艺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有效结合,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生产模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

在保留必要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酿造、品评技艺的同时,大力推进“行业装备数字化、生产工艺智能化、过程控制自动化、追溯体系信息化、数据分析自控化”及 “微机勾调”等,以提高生产、管理的精准度、敏感度,这是需要酒业不断探索的问题。

据报道, 近日经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审批,《中国白酒传统固态发酵范式连续式智能化发酵质量安全能力提升项目》在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中应用,列入工信部《白酒行业转型升级重点研究方向》课题专项。

项目负责人表示,中国白酒传统酿造范式的智能化水平将推动中国白酒行业的整体发展,现在正在思考《实现3D打印中国白酒风味质量安全的产品技术体系研究》。应该说,这为酒业实现“两化融合”开了好头。

“两化融合”需要新视野

酒业实现“两化融合”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酒类电商对传统厂商和传统渠道经销商的冲击,且矛盾有扩大之势。要化解积怨,需要各方具有新视野、新思路。

首先要看到:酒业实现“两化融合”就是要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而不是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的产业模式。酒业的互联网化不仅涉及到产销方式而且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即人要有“开放、协作、分享、共赢”的互联网精神。 “两化融合”需要酒业从业人员具有宽广胸怀和长远眼光,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钱不见义、只见招数不见法律。

其次要看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酒类传统厂商要反思电商白酒销售额为什么在2014年比2013年增长80%,从中感悟互联网的威力;电商则应反思自身销售额为何在2014年只占白酒销售额的2.47%,从中反省自身的不足。

再次要看到:酒类生产厂家、传统经销商、新兴电商能否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自律又有他律、既相互发展又相互渗透,是酒业“两化融合”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要达到的主要任务是,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中小城市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实现流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流通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加强电子商务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打击侵权售假行为。

这些对扩大酒类产品的销售范围、提升酒类品牌的影响力、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酒业的“两化融合”,无疑是有益的。

    关键词:白酒产业 中国制造2025  来源:华夏酒报  吴佩海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