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响彻大江南北,将孔府家酒推至全国白酒亚军的位置,也带动了孔府宴酒、秦池几届标王的兴盛,一时鲁酒风光无二。然而好景不长,携规模优势川酒滚滚向东流挑战了鲁酒的江湖地位,也间接将川酒推向了神坛,再然后皖酒、苏酒随着营销手段的更新而兴起。
其实,山东作为中国白酒消费第一大省,本身的酿酒能力并不差。但在第一代白酒企业兴起的时候,鲁酒借助了媒体的资源,率先破局。但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各企业主要宣扬了情怀,反而淡化了其品质属性。时至今日,复兴鲁酒从哪里开始呢?是擅长的品牌运作还是原本淡化的品质追求呢?
古时匠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努力做好一辈子。如今,我们回到鲁酒复兴的引领者孔府家酒业,来观察其如何从细微之处着手,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每一瓶孔府家酒都不留瑕疵,为鲁酒振兴开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品质追求之路。
01、砍掉“多乱杂”,专注铸就品质
品质源于专一,专注做好一件事,足矣。
2016年3月,孔府家酒展开产品精简风暴,在对目前中国白酒市场分析后,毅然决然砍掉100多个低档包销产品。这意味着很多区域业务人员的业绩瞬间下滑,但公司选择了坚持。并组织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现场销毁价值几十万元的低档酒包装耗材。对于曲阜这个人均收入不高的县级市来说,让员工感受到心疼的同时,也向大家表明了孔府家酒要打造经典单品的决心与信心。
此举也表明,孔府家酒也要全力以赴的实施单品聚焦战略,让企业资源更好的配置给核心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品质,并凸显孔府家品牌的文化内涵。聚焦单品,聚焦品质,更能顺应大众消费升级对好产品的内在需求和变化,这成为了孔府家酒再造中国文化传统名酒的新起点。
02、专注“慢生产”,完成第四次酒体缔合每一杯美酒的背后,都由光阴铸就,所以,孔府家专注“慢生产”。
细心且懂酒的饮酒者会发现,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款白酒,也偶尔存在口感上的微小差别。但是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下却又难以发现它们之间在成分上的不同点,因此很多白酒企业及酿酒师对这种偶然发生的现象予以刻意忽视。但是孔府家酿酒人则对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保持跟踪和研究。特别对新品上市环节,增加试销评鉴环节。一旦发现口感反应差异,便即刻召回样品进行反复比较、借用各种检测手段加以分析改进后,再正式上市。
在数百次的反复观察和检测之后,他们发现这种偶尔的“不同现象”多发生在刚刚“下线(生产线)”的瓶装新酒中,但是这种酒存放一个月之后,再行饮用,这种不同的口感便会自然消失。原来,白酒微生物经过酿造、存储、勾调三道流程发生缔合之后,装瓶时由于分子碰撞会发生第四次缔合,存放一段时间有利于第四次缔合完成促使酒体趋于稳定,酒质更趋完美。因此,孔府家酒业作出规定,所有成品瓶装酒在“下线”之后,都要在厂里存放一个月之后再对外发售,进入销售环节。孔府家酒最新提出“慢生产”理念,是对中国白酒品质的尊重与坚守。越缔合越醇厚,越醇厚越绵柔。瓶装成品酒存放一个月再对外发售,进入消费环节,是孔府家酒业公司一个内部规定,并非行业法则,体现的却是酿酒人对产品质量至臻完美的不懈追求。
03、应对“新通路”,提升消费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品质革命离不开良好的消费体验。
经常喝酒的人偶尔也会遇到瓶口渗漏的现象。很明显,这是一种并不完美的消费体验。一般在生产检测环节,绝大多数的瓶口渗漏都逃不过检测人员明察秋毫的专业检测。另外,孔府家在零售终端采用了给消费者无条件退换货的处理方式。因此,瓶体渗漏投诉现象很少发生。但是,随着网上购物的活跃,瓶体渗漏现象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不可控制的长途运输和配送环境会对瓶体上瓶口与瓶盖的连接处形成更高频次的撞击,从而增加渗漏发生的几率。
孔府家酒因为大量使用陶瓶装酒,在烧制过程中热胀冷缩导致的瓶口差异,自然为渗漏埋下了隐患。为降低渗漏现象,孔府家也专门出台了更加严密的检测和运输标准,要求检测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反复倒置和晃动瓶体,努力把渗漏从陶瓶行业标准的百分之一渗漏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另外,采用新工艺、新材质,在保证孔府家酒文化酒和古韵的基础上,从原材料角度解决渗漏问题。
工匠精神中国自古有之,古人对于工匠和品质的境界有极高明的一句信条叫“致广大而尽精微”。当前,中产阶层崛起,全民追求更有品质的消费和生活,可谓“致广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千千万万的企业以工匠精神专注于产品——“尽精微”。可喜的是,孔府家酒舍弃打广告做品牌的捷径,而选择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工匠精神打造品质的“笨办法”,让消费者看到了鲁酒振兴的长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