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酱酒热下产能密集扩容 2025年行业或面临第一轮考验

2021-06-21 14:09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整个酱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中小酱酒企业将受到极大的压力。

随着酱酒热的不断升温,热度正在从渠道端进入到上游产业,各路资本纷纷入局酱酒产业,国内酱酒产业也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

在业内看来,未来5年,国内酱酒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大幅增长甚至翻倍,过快增长的产能或存在阶段性供给过剩的风险,2025年可能是第一道坎儿。

酱酒产能快速扩容

不断升温的酱香热正在引发新一轮酱酒产能军备竞赛。

5月29日,贵州习水县投资促进局官网显示,步长(香港)集团与习水政府签订了《4万吨酱酒技改扩能项目投资意向协议书》,计划斥资150亿元,打造4万吨优质酱香白酒生产基地。

近日,环球佳酿集团刚刚宣布与融创中国联合投资100亿元,四年规划打造3万吨的酱酒基地,规划年产万吨的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年内完工。此外,丹泉酒业也公布了产能扩建计划,在现有1.5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在“十四五”期间将产能扩充一倍到3万吨。

2021年,像这样的扩建或技改项目频频亮相,似乎已经成为行业的一种常态。随着业内外资本纷纷加码酱酒赛道,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宣布扩产的酱酒企业就有十余家之多。

其中一类是酱酒企业通过技改或扩建放大产能,比如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公布包括茅台201厂、习酒、国台、鸭溪酒业等多个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技改扩产的规模都大多在万吨以上。

根据此前公布的官方规划,酱酒主要产区仁怀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到2025年,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50万千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而仁怀市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仁怀市地方酒企实现产量25.6万千升,意味着到2025年仁怀地区酱酒产量将翻倍。

不只是业内扩产,浓香型白酒企业、黄酒企业甚至业外资本也都在争相涌入酱酒行业。

在酱酒专家权图看来,本轮酱酒的扩产正在受到资本的推动,过去茅台产区1万吨酱酒的基建+生产储存需要的成本达30亿元,非茅台产区的也需要25亿元左右,对于酱酒企业而言是笔难以承受的庞大支出,而资本的进入则加快和推动了这一进程。

据他预测,2020年中国酱酒所有工艺的酱酒加起来在60万千升左右,而随着军备竞赛的开始,五年后国内酱酒的产能预计能达到80万千升,十年之内大概率会达到100万千升。而市场上也有激进的说法认为,十年内国内酱酒产能或将突破150万千升。

业内看来,本轮资本密集布局酱酒,更多是看重酱酒的高利润和行业增长空间。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酱酒实现产能约60万千升,约占中国白酒行业产能740万千升的8%,实现销售收入约1550亿元,约占白酒收入的26%;实现利润约630亿元,约占中国白酒行业总利润1585亿元的39.7%。

另一方面,从产业竞争格局上看,酱香型白酒“一超多强”的产业竞争格局体系已基本形成,第一梯队的贵州茅台江湖地位稳固,贵州习酒、郎酒紧随其后,而国台、金沙等第二梯队品牌目前体量尚小,市场格局仍有重塑的可能性。

“中国酱香酒已经进入2.0竞争时代。”白酒专家肖竹青告诉记者,大资本的进入改变了酱香酒的竞争环境,过去靠做贴牌酒的1.0时代已经终结,现在进入资本品牌的巨头竞争时代。

行业担忧产能阶段性过剩

酱酒产能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可能存在阶段性过剩的担忧。

白酒专家蔡学飞告诉记者,酱酒的产能正在大扩产,这些项目在3~5年后产能就会集中释放,或带来阶段性过剩。

从行业上看,近年来国内白酒行业实际正呈现产销总量连续下降,市场向名酒企业集中的新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白酒产量从2016年的1318万千升下降到2019年的785万千升,下降幅度高达40.4%。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白酒产量为740.7万千升,同比下降2.5%,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也从2017年的1500多家,减少至1040家,这其中还有150家亏损。

白酒缩量的同时,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在2016年以来,白酒市场快速恢复的过程中,市场逐步向全国化和区域名酒的集中。国内头部白酒酒企也在加速产能扩张,特别是18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提出了技改或扩产的计划,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等均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进一步抢占市场。

在业内看来,这种挤出式增长的格局,是白酒行业长期发展之后的结果,但对于酱酒行业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酱酒热的温度不断提升,各种酱酒品牌不断涌现,并一拥而上。

权图认为,酱酒一样要从品类扩张转到品牌竞争阶段,目前行业中有上千家企业、上万个品牌,这一定是不合理的,酱酒行业最后一定会走向品牌化、规模化和集中化,从过去20年浓香白酒的发展已有先例。伴随着酱酒急剧扩展以后带来的放量,2025年酱酒开始进入中风险期,整个酱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中小酱酒企业将受到极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行业内对于业外资本大量入局感到担忧,对于其能否做好酱酒也保持怀疑。2010年前后,国内也曾经历过一轮酱酒热,当时业外资本也密集进入酱酒市场淘金,2009年华泽集团收购贵州珍酒、2011年海航集团成立了贵州海航怀酒酒业、2012年维维股份收购了贵州醇55%的股份,联想、娃哈哈也都曾入局酱酒。

但几年来,最终除了从事酒水流通行业的华泽集团旗下的珍酒运行良好外,大多业外收购的酱酒项目都遭遇了滑铁卢。

做大市场体量,开启“酱酒热”下半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酱酒消费热度确实在提升。

据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朱跃明透露,目前酱酒品类受到消费者、经销商和投资者的追捧,热度正在不断走高。在浙江市场,酱酒市场占比已经从过去的10%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将近20%,未来这一比例仍将继续提高。

据了解,国内各地酱酒消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根据河南省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河南市场酱酒流通规模超过200亿元,超越浓香成为白酒消费的第一大香型。

不过在宝酝名酒董事长李士祎看来,本轮酱酒热背后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除了随着酱香热而来的一些行业乱象之外,目前酱酒热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厂商和渠道端,并未完全传递到消费者端,这也是困扰目前酱酒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经销商告诉记者,其代理或开发的多款酱酒产品,近两年销售量有较快的增长,但与酱酒在经销商端的热度相比,在消费者端的热度明显有差距,特别是在品牌、产品和价格标杆的认知上,都存在不足。

李士祎表示,按照酒业的规律,消费者端的扩容肯定会比经销商的扩容来得晚一些,但要注意到,渠道中积累的库存“堰塞湖”是需要“泄洪”而不是“决堤”。

近日宝酝名酒宣布完成超6亿元的A轮融资,在此前一年中,宝酝名酒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同日,宝酝名酒也公布了其酱香名酒品牌连锁的“开店”计划,将整合国内主要酱酒品牌,在三年内在全国开设1000家酱酒连锁门店,意在加快酱酒在消费者端的普及,从而做大增量。

在蔡学飞看来,酱酒消费市场正处于扩容阶段,国内酱酒消费热也才刚刚开始,用户对酱酒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远未到收割市场的时刻。而在目前酱酒品牌力普遍不强的情况下,通过培育消费者,进而做大整个市场体量和销量也是开启酱酒热下半场的主要方式。

而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告诉记者,“酱酒热”上半场是企业引领的品类热和产区热,满足了消费者品质层面的需求;但“酱酒热”下半场,将考验的是企业的品牌运营能力和品牌创新运营系统,这也将成为下一步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原文标题:酱酒热下产能密集扩容 2025年行业或面临第一轮考验)

    关键词:酱酒 酱酒热  来源:第一财经  栾立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