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转型过渡的时期,四川白酒产业发展还不错。2014年累计生产白酒350万千升,同比增长5.6%;主营业务收入1838亿元,也同比增长3.3%;其产量占到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7.84%,销售收入占行业销售总额的34.88%,仍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在龙头地位。
但,规模很大就代表强吗?
五粮液原掌门人王国春一直就有着川酒“大而不强”的隐忧,这在当下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川酒的不强大约体现在它具备了太多了先天优势,反而导致它后期的竞争力不强,也就是说川酒即便是“强”,更多只能在生产层面上的传统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对市场反应、掌控、整合、抗压方面,并不能称为“强”。
隐患潜藏
从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走来,四川白酒企业普遍发展良好向上,但也为川酒留下产能过剩的隐患。产能过剩的同时,很多中小酒厂被催生出来,它们造成了川酒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应无法发挥,进而大大削弱了川酒的整体实力。
此外,四川白酒的崛起,得益于高端白酒的“量价齐升”。受到良好市场的鼓励,知名白酒企业纷纷推出高端白酒,它们成就了川酒的高利润和高营收,甚至塑造了川酒高端的品牌形象,但由于背离大众消费,占据消费基础最广的中低端白酒被大量忽视,最终为川酒企业的调整,埋下了伏笔。本轮行业调整以来,川酒企业首当其冲,遭受调整的力度也最大。
另外一个川酒最大的潜藏隐患,《华夏酒报》记者认为是川酒过度依赖的浓香型。四川是浓香型白酒的龙头,在全国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它的弱点同样是浓香型白酒比例过大。
二次创业
《华夏酒报》曾在2013年提出,川酒要依托坚实技术、生产和市场基础,为行业创新转变探明方向、开拓道路,这是川酒的重要使命,也是四川白酒产业巩固优势、保持活力的必要途径,是为川酒的“二次创业”。
而从这份《意见》来看,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开始在进一步深化、优化川酒的“二次创业”。不再过度依赖川酒初次创业的生产、地缘优势,《意见》提出在提高川酒对待危机的抗压能力、行业并购的整合能力、市场掌控的反应速度上,川酒要进行能力加强和延伸。
由于“塑化剂”阴影并未散去,消费者对白酒的安全问题还很敏感,一定程度上这是川酒当前最应该注意到问题,稍有不慎将会“祸延”整个产业。因此,促进川酒行业自律,确保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这是川酒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见》特别指出,加快建设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构建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白酒产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研发,提升应用水平,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尤其是加快小微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质量管控,确保食品安全。
川酒上述的“二次创业”方向,最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川酒未来的产业竞争核心。而眼下,四川正在推动考试选拔“双大师”等活动,努力培养川酒企业具有很强的动脑能力和把想法转化为现实能力的人才。
重视人才的背后,其实是在改变川酒初次创业中的资源要素投入,转变为以创新要素投入为主,支撑产业发展。为此,川酒将获得国家有关促进白酒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产业创新和基础性课题研究,支持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等。重点产区市级财政也会制定相应资金扶持政策进行支持。
借力图强
当然这个“力”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做好内部结构调整和地方生存环境优化,借助内部原生动力和地方政治优势的力;再比如说,川酒要走出去,离不开品牌和资金的支撑,这个时候就要借助舆论和资本的“力”。
前者对川酒企业来说在于反躬自身,推动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强强合作,提高名优白酒企业资源集中度,鼓励外来资本投资白酒。这可联想到行业正在酝酿的“国企改革”。川酒中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沱牌舍得都有良好“混改”预期,通过混改,推动川酒企业的股权结构丰富,进而构建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将为川酒接下来发展焕发进一步的活力,提供内生动力。
当然,川酒发展环境还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借助于四川省为川酒企业提供更轻松的行政环境。《意见》中也有涉及,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理顺管理权限,清理优化涉酒行政权力目录,切实简政放权,简化白酒企业项目审批程序,加快推进企业和产业园区项目的立项、土地、环评、产业政策确认等事项审批工作。全面清理涉酒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降低白酒企业负担。开展白酒生产许可证清理工作,逐步解决生产许可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规范白酒生产小作坊发展。
近两年,不少四川名优白酒企业通过“走出去”并购地方重点酒企,完成渠道布局和优质原酒输出,此举对川酒影响深远。接下来,川酒走出去的步伐仍在有序迈进,为此,四川省政府将为之提供更优越的融资支持和舆论保障。
此外,在“互联网+”浪潮之下,政府还将推动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等各种媒介,对川酒的正面宣传,传递四川白酒“正能量”。制作、播放四川白酒专题宣传片,宣传白酒文化,倡导和鼓励正常白酒消费,提倡文明健康饮酒。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差异化品质和品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