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叱咤风云的白酒行业结束了风风火火的十年辉煌期,一下子进入了如履薄冰的惨淡寒冬期,自此已经蛰伏五年有余。在历经五年的倥偬时光之后白酒行业顶着各方压力不断前行,经过艰苦的改革发展,目前白酒行业已经趋于好转,并逐渐迈上新的台阶。
五年的沉浮,酒业发展自上而下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今白酒行业发展已经再次渐入佳境,回想起来,这五年白酒行业变化巨大,企业发展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大和利益最大化,而是更加注重以品质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前提的经营价值观,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化。
变革总是在风雨后,顺风顺水的十年,大家注重的是产品销量,是销售业绩的多少,而与产品本身的塑造渐行渐远。但此番波折后,大家转而意识到品质提升是改变危局的最关键的手段,遂以品质为导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匠精神”溯源大潮。与此同时,企业强化渠道变革,重视宣传途径,丰富产品类别,以求刺激市场回暖。也许是时间的作用,也许是众人努力的结果,五年的等待终于见到白酒再度起势,于是我们以现象为导向,看看我们这几年白酒业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2012年,随着政府“三公消费”、“八大政策”等的陆续出台,中国的白酒产业,迅速而又猛烈的进入了全面的“整顿期”“调整期”。2016年下半年,以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的提价为标志,白酒产业又迎来了回暖复苏的信号。
经过将近五年的深度“调整”,白酒产业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明显的就是白酒从政商务消费向大众消费的转变。
那么,白酒从政商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这种转变,又对白酒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三大因素促成消费转型
政府管控,抑制政商务白酒消费
“禁酒令”成为了2012年白酒行业的收官之词,也彻底让白酒业进入了调整期。从2012年年初的“三公消费”到“限酒令”再到“禁酒令”,白酒行业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虽然高端白酒市场受到冲击,但消费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为了应对寒冬,酒企开始转型谋转型,渠道深度下沉,向中低端市场进军等等。
2013年以来,受到酒驾入刑、“限制三公消费”和“塑化剂风波”等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高端白酒板块更是“寒气逼人”。行业专家分析,与宏观政策因素以及经济环境的不景气都有重大关系,但究其深层原因,无疑是行业产能过剩,且部分产品价格虚高,严重远离消费者,远离正常的白酒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