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欧阳认为这句话前些年还准,套在这些年的人与事上就不怎么准了,因为退潮之前,围观群众早已经散去,上岸者是否裸装已经没有人在意。在2012年酒水行业进入调整期以后,行业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新鲜事物,令行业从业者应接不暇。短时间内,不管与酒企、经销商等是敌是友,不管他们言行是否一致,“搅局者”因豪言壮志被行业内的人熟知。2017年,回头看看这些“搅局者”,有些消失了,留下的早已卸下了“搅局者”的外衣,成功融入酒业,标志着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开启的新时代,有点像2012年以前的酒业环境,新的格局形成,或者说行业从业者形成了新的心智认知。莫说冒出一个新品牌很难,就是再冒出一个新媒体都很难。出名趁早,赚钱赶晚,张爱玲的名言,欧阳推崇有加。每一次行业调整,其实都是伴随着经济调整,同时一定伴随着科技及技术的进步, 率先尝试并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和个人都会斩获红利,为未来继续前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酒业调整那些年,青春小酒、酒类电商、B2B平台及新媒体等,都算是曾经的创新者,亦或是搅局者,如今呢,它们已经融入酒业,成为酒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家不看好,不理解,不认可的时代,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来,活的久一点。在那些年,小酒、B2C、O2O、C2B、B2B、众筹等,哪一阵风火的时候,不是响应者云集,直言要改变、颠覆、重塑行业。回头想想那些年的我们,只能用“疯狂”二字形容,很多现在看起来很荒谬,缺乏商业价值的事物,我们竟然追捧的不要不要的。
写到这里,忽然有了些感悟,搅局者之所以成为搅局者,除了发起者的情怀与梦想,背后其实还有资本的推动。有个假设,如果当年没有资本的推动,还会有搅局者出现吗?欧阳觉得会有,此时的搅局者会比较理性,也不太会可能产生轰动效应,更多应该是顺其自然。有了资本的助推,搅局者加速了搅局的力度,跟进者烘托了搅局的氛围,能够冷静思考的人有时也会加入其中分享资本盛宴,大家一起破坏行业的稳定,透支行业的未来。
所幸,酒业的群众基础还算牢固,经得起折腾,所有的流行都像感冒一样,多喝热水多休息,过段时间就好了。那些年参与折腾的企业,不知道现在想起来是什么感受,在那种人人狂热的氛围下,激情代替了思考,就像乐视贾跃亭,在倒下之前还发表“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还是把海洋煮沸?”。
搅局者融入酒业,一个变革的时代结束,一个温和的时代开启。变革的时代,机会遍地都是,胆识要比能力有用,会有很多人奋不顾身的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其中不乏当今的“酒业网红”;温和的时代,机会相对较少,能力要比胆识管用,所剩的机会都相对成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胜出。
新的时代,机会少了,竞争自然激烈,只能是合适的人留下,不合适的人离开。新的时代,行业从业者需要先想后干,而不是先干后想,因为犯错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个冷冷的新时代,不管喜欢,还是讨厌,它终究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