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媒体报道,被称为“白酒银行”的重庆天子窖遇到问题,在重庆的3家储存所均关门。
2015年,重庆天子窖总经理童必建曾信心满满的表示,计划在未来2年内,实现重庆主城各区县白酒储存所网点全覆盖;未来3年内,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网点覆盖。仅仅过去一年多,却被传出关门、资金链紧张的的消息,变化之快,令人不甚唏嘘!
那么,“白酒银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洋河、泸州老窖等企业试水却风生水起?白酒金融化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呢?
天子窖“白酒银行”败在哪?
天子窖“白酒银行”商业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存酒,即窖藏酒存储业务,且提过窖藏酒的定期和活期存储,还支持“转账”将酒转赠他人;二是交易,“白酒银行”每天会公布年份酒的最新收购价格、出售价格,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变化或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出售手中的窖藏酒,或者购买白酒银行挂牌出售的陈年窖藏酒。
“白酒银行”如何来吸引投资人和消费者呢?答案就是:“产品优惠+投资保值”。“白酒银行”推出的新酒售价仅65元/斤,相比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并不贵;更吸引人的是其投资价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增长,产品价格也增长,白酒既可以在会员之间交易也可以由厂家回购。
根据2014年“白酒银行”宣传资料,投资者在白酒银行投资新酒,储存一年之后,收购价就从65元变为75元,销售价变为98元,增值率达到了18.18%,而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增值率甚至高达500%。
表格中,陈年酒收购价格是“白酒银行”对投资者的回购价格,而陈年酒销售价格则是“白酒银行”再次出售的价格,其中回购价格与新酒价格的差,就是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而陈年酒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差则是“白酒银行”的收益。
其中,陈年酒回收是“白酒银行”对于投资者的一种承诺,但陈年酒能否再次销售出去的风险则完全由“白酒银行”承担:如果陈年酒卖不出去,那么只能自行消化,初始投资者越多,“白酒银行”回购资金压力越大。也正是因此,“白酒银行”2015年就已经出现无法按期回购状况。
企业级“白酒银行”:洋河、国窖1573、国台等都在做
“白酒银行”这一模式在酒行业内广泛存在,只不过不同的企业的商业模式略微有差别,且名字也并不相同,包括洋河、国窖1573等企业都有尝试。相比中小企业,一线企业的白酒银行的尝试则风生水起。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杜康率先在中原酒业开创白酒私人酒窖;2014年洋河推出洋河“白酒银行”,同年华商MBA同学会广东白酒银行项目启动;2016年“国窖1573春酿•三羊开泰”宣布回购...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包括贵州国台、山东古贝春等也都推出过类似的产品。
以洋河为例,2014洋河封藏大典上推进出白酒银行私人定制服务,购买定制酒的高端顾客,可享受免费存酒和分装服务。期间,“白酒银行”将保障存入产品保值升值,推出的“梦之蓝·封坛酒”,限量发售,100L规格产品全年仅售300坛。自封坛之日起,洋河将定期调价,全年提价10%。洋河还推出一年内“保底回购”计划,并不定期与拍卖公司合作,进行公开拍卖,确保“储户”收益最大化。2016年4月,洋河与阿里拍卖合作,在线上拍卖“梦之蓝·封坛酒”,最高拍得40599元成/坛,溢价率达到了132%。同年4月,泸州老窖也宣布对“国窖1573春酿•三羊开泰”产品回购,价格最高可达135000元/坛。
业内人士指出,白酒因其随着年份增长而价值提升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增值潜力,一线企业“白酒银行”既有品牌和产品优势,又有资本优势,无论是自饮还是投资都比较合适,颇受投资人认可。
行业级“白酒银行”:纸白酒又如何?
与企业自行推出的“白酒银行”类产品不同,一些行业类似平台近年来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内酒交所曾达到十数家。从事酒类交易的交易所有贵州白酒交易所、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中国原酒交易中心、绍兴黄酒原酒交易所等,还有一些文交所从事酒类相关的交易服务。
那么这类交易中心与企业“白酒银行”有什么不同呢?
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为例,该中心是上海市政府特许设立的国际酒类公共交易平台,采取会员制模式经营,如果A类会员(酒的所有者)想发布一款酒品,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鉴定后委托B类会员(承销会员)负责承办收藏酒在交易中心平台上的上市申请、路演及发行等相关事务,最后由C类会员(经纪会员)负责开拓客户和办理客户入市手续。
正规的酒业交易所除了手续正规以及面向全行业之外,其最大的优势是聚集了一些专业的投资者,这也意味着酒业交易所非常类似于“证券交易所”。但实际上,酒业交易所运行模式类似于“白酒银行”:酒品拥有者发售酒品——投资人投资——投资人提取酒品消费、转赠,或者投资人再次将这些产品进行交易,或者最后由酒品发售者统一进行回购。
因为回购条款,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也曾遭遇“风波”。2014年,胜景干黄“回购爽约”闹得沸沸扬扬。彼时,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因为交易价低迷,胜景干黄需要在2014年10月21日至10月29日内回购,但酒品回购人胜景干黄并未向交易中心提交足额的回购保证金。最终事件以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履约保函》成功兑付结束。胜景干黄并不是个例,当年诗仙太白、茅台神州等多款产品也被迫回购。
酒交所的回购并不是开始就有的。原来酒交所最早发布的产品,因为定价过高、挂牌不久后即暴跌,极大的影响了投资人的积极性,在2012年上海酒交所推出了“回购”条款,要求酒品上市一年内如不能连续N个交易日收盘价达到或超发行价的一定幅度,发行人在回购期内溢价回购。这一条款,虽然导致了酒类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从一定意义上保证了投资人的获益。
这一案例显示了酒交所相比企业“白酒银行”在回购时的优势:企业“白酒银行”回购与否完全由企业信用保证,但酒交所提供了系列的保证来推动回购的实现。
虽然酒交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白酒投资人的“集市”,但其规模依然并不大。业内人士指出,白酒只有不断的被消费才能真正创造稀缺价值,但是大部分酒交所交易规模并不大,且提货比例并不高,投资人更多希通过回购条款获得稳定的收益,酒交所模式依然在向行业和全社会中不断渗透,但前路漫漫。
那些年白酒披的“金融外衣”:借金融卖酒,还是借酒搞金融
商品的金融化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产品,对于酒类行业来讲,金融在酒行业的渗透也在不断加深,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违规行为却也在伤害大众消费者。
最值得警惕的就是,有一些酒类企业打着各种旗号披着“金融外衣”进行“非法集资”。据警方透露,镇江华诚酒业投资会与投资者签订合同,在交2000元注册为会员后,首次投单为每单1.3万元,投资人可获得4.5万元的酒,其中1.5万元的酒由投资人拿回,另外3万元的酒委托公司代销,但代销的3万元除了要交20%的管理费,截止案发很多人也没有拿到后续的费用,最终华诚酒业因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已被警方立案,被传在全国范围内涉及投资人共六千多人,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
而同样是在镇江,案发的还有“蓝之蓝”酒等。“蓝之蓝”的典型的模式是:花1.5万元,不仅可以买到1.5万元蓝之蓝酒,而且每月还有1500元的返利,16个月一共可返利2.4万元。此外,这一类非法集资还包括河北天龙酒业、湖北古牛泉酒业、重庆“御龙液酒业集团”和“御龙液酒业商贸公司”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打着卖酒名义的非法集资的酒价格都非常贵,例如“蓝之蓝”酒大多三四百元一瓶,最高的达2000多元一瓶,市场零售价甚至超过了茅台酒。
如果说,披着“金融外衣”进行“非法集资”,是借助卖酒搞金融。那么还有一些企业,初期目的是做金融,但也转换到卖酒中了。例如,P2P平台徽融通的母公司安徽龙舒酒业。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徽融通客服开始向投资人推销龙舒酒业的股权认筹计划,根据该计划,投资者购买2万元龙舒酒业的原始股可得同等价钱的酒水。据媒体报道,至少一半以上参与徽融通投资的用户都买了龙舒酒业原始股权,而不少徽融通员工自己也出资进行了购买。
2016年6月1日,安徽P2P平台徽融通发布一条“以酒兑付”的公告。公告称,目前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兑现投资人回款。现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分期偿还70%的现金,剩余30%可以兑换老板旗下另一家公司的酒水或者股权;二是将所有资金都兑换成酒水或者股权。而根据媒体报道,按照具体的投资折算下来,一万元只能抵一瓶酒。据龙舒酒业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龙舒酒业共90种产品,价格从每瓶10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龙舒宴60年窖藏龙坛”市场指导价达到了9999元。一瓶酒一万的价格,可以说看齐了世界知名的拉菲葡萄酒的价格,而其生产厂家竟然是一个业内人士都很少听闻的不知名的酒企。
其实,无论是借酒搞金融,还是借金融卖酒,这些违法行为都极大的伤害了社会,投资人在看到优厚的回报的同时,更要保持理性的心态,而有关企业则不要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非法的活动中,否则到头来伤害了大众的利益,也伤害了企业和行业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