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国产葡萄酒在做啥?

2017-09-27 09:15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有数据显示2017年8月中国葡萄酒行业产量8.9万千升,同比下降11.0%。一方面是进入新一轮压榨季,葡萄酒产量有所下降,另一部分依旧是进口葡萄酒对中国市场的虎视眈眈。澳大利亚葡萄酒便是这其中的一员。有个有趣的事件侧面证明的这件事的“真实性”。近日,西班牙彻菲诺公司总部举办的250周年庆活动上,其出口经理乔迪·杜兰说道:“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使用橡木塞装瓶的葡萄酒,受他们的影响,现在有许多澳大利亚生产商又回归橡木塞的生产。”

这则发言侧面证明澳大利亚酒商正卯足劲儿“攻占”中国市场。当然,除了趣闻,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截止6月份的2016/2017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向中国内地出口葡萄酒6.07亿澳元,同比增长44%,中国内地继续稳坐澳大利亚葡萄酒第一大出口市场。

那么回归到文章之初的数据来看,比起国外葡萄酒的奋起,国产葡萄酒产量为啥会下滑?归根有两点,一个是宏观经济的影响,近一段时间来白酒市场持续走高,消费者目光再一次回归白酒,令国产葡萄酒赚不到关注点,而另一方面则是行业处于盘整重塑阶段,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改变结构性过剩问题,同时渠道出现扁平化发展的变革。也令国产葡萄酒在发展的过程中“腹背受敌”。

一直以来,中国国产葡萄酒发展的现状,用“神秘”二字也不为过了。很多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还不够了解,因此容易产生“看不上国产葡萄酒、买不起进口大品牌酒、看不懂进口杂牌酒”的印象,因此干脆不选择葡萄酒,喝自己更了解的白酒或啤酒。另外,从宏观数据上的表现来看,进口葡萄酒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看,其与国产葡萄酒的价格差距正在拉近,也令国产葡萄酒在原本的价格优势上再失一成。

面对国内葡萄酒消费相对疲软、进口啤酒咄咄逼人的形势,有专家认为,国产品牌救命稻草,不是代理进口酒,不是打造高端品牌,也不是做非标时尚葡萄酒,更不是将精力放到低端葡萄酒。是要在80元~200元核心价位,利用现有品牌优势,重点打造大单品。例如大众熟知的张裕的解百纳和长城的星级等产品,已经被市场广泛认可和形成规模的品牌和系列,企业只要战略正确,聚焦资源,心无旁骛,提升品质,提升品牌,一定会出现占了市场的单品。

但对于一些专家看法,我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认为。目前多元化的市场发展轨迹,已经很难支撑新的单品爆品的潮流出现。在面对已有的品牌面前,中国葡萄酒现状只能保持“贯彻爱与风险”的精神吗?

其实不然,不想将品牌经营当做第一位的葡萄酒,再具备更多内涵,也是“内秀”,而且目前来来看行业和消费者的状况都制约了整个国产葡萄酒行业的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国产品牌应该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一些了酒庄酒商标标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的提高,来改变这个局面,当然,这种态势不能期待在一两年内就有很大的变化,至少要再等待2-3年。

    关键词:国产葡萄酒 转型  来源:中国酒业杂志  王莹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