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大道无形之白酒文化价值体现

2018-07-26 16:55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文化是白酒品牌极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贪杯之人”除了对酒的口感的追求,更是对其品牌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心理追求和个人情感的释放。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悠久,意义丰富,涉及面极广,自古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到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无不与酒有关。白酒,清如水而烈如火,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又刚烈不屈的民族精神。

就酒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而言,中国的酒文化归宗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崇尚和谐、“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维度, “天”在古代意指“自然之神”,即自然的化身,中国人以农耕文明为根,认为人与自然消长相互,生生不息,儒家讲求和而不同,道家讲求“大道无形”都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精神的不同体现,这与西方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截然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人相信水能够净化人的品性,这一点就仿佛水对酒的塑造。白酒,具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长江及其茂盛的上流水系成就了西南地区发达的酒业,上佳的水源灌溉出最优质的五谷,五谷再经过蒸煮,制成酒曲,温润的气候环境引导酒曲中的微生物走上发酵的正轨,最后在陈年老窖中,经历数月的静静发酵,深入转化,酿成清如水而又烈如火的独特滋味。古人将这种化学反应看作是人与自然的一次通力合作,消除了“天”与“人”的冷峻对立,于是酒又被视作与“天”沟通的媒介质。因此,古时祭祀“天”的时候,酒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此外,“天人合一”更深刻的体现在人饮酒后的生理反应,进而产生的从日常生活中解脱,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超然感受,这恰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一种精神的解放和超越,艺术家往往通过饮酒而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从而获得创作灵感,留下传世的佳作。林语堂在《酒令》一文中也曾经细致的描述过醉后的精神世界:“一个人在半醉之时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一种排除一切障碍力量的自信心,一种加强的锐感和一种好像介于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创作思想力,好似都已被提升到更高的行列。”从文学、音乐甚至书法,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譬如中国的诗歌与酒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中国的诗魂,李白月下独酌借酒抒怀,苏子中秋欢饮达旦吟婵娟,而陆游的《红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却驾白凤骈斑虬,下与麻姑戏玄州,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更是极致的渲染出醉后“天人合一”的幻觉世界。

当然,中国的酒文化绝不是一味的狂饮,它有多重的维度与内涵,它既有烈火般的炙热,也有清泉般的宁静,内敛而含蓄,这主要体现在酒与儒家精神的关系上,孔子好酒,但讲求“唯酒无量,不及乱”,“克己复礼”的儒家智慧一直融于传统的酒文化,酒是古代礼仪中是大礼,是规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对饮酒时位置怎么摆,座次怎么排,什么身份用什么酒器,谁先饮,谁后饮,甚至饮几杯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不能饮酒乱性、犯上作乱。中国人在酒宴间还展示着独特的东方智慧,“一杯泯恩仇”是为“仁”;“温酒斩华雄”是为“义”;“杯酒释兵权”是为智;建交立约以酒定盟,是为“信”。

白酒于民间生活便更富烟火气了,几乎是“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辞旧迎新,婚丧嫁娶,择业升迁,祭祀祖先都离不开白酒,可以说白酒已经成为国人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等多重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一杯上好的白酒,绵长厚重,又不失清冽,中国人在这种饮品中品味出时间的味道;品味出“柔”与“刚”两种境界;品味出和而不同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酒文化 转型  来源:酌酒叁悟  牟小燕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