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号称国内最大酒类电商平台的酒仙网日前宣布完成G轮(ABCDEFG,第七轮)融资,此轮后总融资额来到14亿元,按理说也应该混出个模样了,可酒仙网偏偏成了“仙”:年年融资年年亏。
根据最新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3月,酒仙网营收分别为8.65亿元、15.78亿元和5.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2.87亿元和-5329.76万元。以2014年为例,酒仙网每收入10元,就意味着要花去4.3元的费用,烧钱能力可见一斑。
说起电商行业,“烧钱”、“亏损”本不足以为怪,但酒类电商到底值不值得烧,到底有没与前景?一直存在争论。朱飞认为,酒类电商不同于其它垂直电商或综合类电商,极有可能是一个伪命题。理由主要有几点:
1、酒属于低频消费产品,且地域性很强,很难大规模电商化。喝酒不同于衣食住行天天要,只是需要时购买一点,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对本地方的酒情有独钟,不需要大范围转移——譬如贵州人喜欢喝贵州酒,四川人喜欢喝四川酒。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2014年酒行业销售收入8779亿元,酒类电商销售收入占比仅为1.3%,约为110亿元,渗透率非常低。
2、酒类消费并非朝阳产业。实际上,在官场“禁酒令”开启之后,公费用酒消费就直线下滑,民间也有戒酒的大趋势。所以从势头上看,这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朝阳产业。
3、酒类产品的消耗大户酒吧KTV饭店等,基本上都与各大产酒厂家直接连接拿货,折扣早已被谈到最低。反过来说,各大产酒厂商在全国已有全面的点线面的布局,无需第三方电商平台横插一足,第三方平台也很难插进去。
4、假使酒仙网这样的平台走京东而非淘宝模式,自己囤货自己销售,那庞大的物流体系是一大难题。运酒如运水,物流成本会是一大障碍。
5、酒和茶一样,是有文化的东西,有文化内涵很难被电商化。看看身边成功的电商案例吧,无不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没有文化门槛的行业,字画、古董类产品则难以触网。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酒类电商而言,超过40%的占比在行业内比较正常。”这一花费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营销和补贴。但是,基于以上理由,酒类电商以一般电商的模式去吸引用户,试图架空产酒厂商形成获得掌控力,这在酒类这个特殊的重资产行业行不通,最终只能是自吞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