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写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推行禁酒令,他认为,饮酒丧德,为正世风,所以要禁酒。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也推行禁酒令……
历史的经验证明,酒是禁不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喝酒是会上瘾的,戒酒如戒烟,难。尤其是在几千年饮酒历史的中国,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2012年“三公消费禁令”,白酒出现断崖式下滑。
五年后的今天,白酒行业蠢蠢欲动,仿佛又回到了2012年之前,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三公禁令”真的管得住官员的酒瘾了吗?
多地政府部门,央企国企单位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拟于8月底前对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问题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整治。
很明显,高档白酒消费没有禁住,不过是由地上转入到了地下,由明处转移到了暗处。
喝惯了茅台的人,是很难喝得下其它白酒的,这就是消费习惯,路径依赖。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茅台终端价格节节攀升,市值更是屡创新高。
这释放出一个信号,高端白酒市场回暖,消费强劲。是否都是大众消费、商务消费呢?背后有没有公务、政务消费的推波助澜?如果没有,为何政府部门又开始下文,排查高档酒消费问题?
近年来,关于官员腐败,消费高档酒的新闻时有发生。
2017年5月25日,贵州纪委通报称,毕节市委原常委、副市长罗建强因严重违纪被双开。他曾被通报违反八项规定,收私企老板26瓶茅台酒。
2013年至2016年,河南信阳市财政局原局长李敦峰违规收受下属单位和管理服务对象送的礼金17.4万元、茅台酒39件。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在2015年1月5日发布了云南省德宏政协原主席杨跃国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文章称,身边的工作人员清楚,杨跃国抽烟一定要抽高档烟,喝酒一定要喝茅台,如果喝酒时没有茅台,就会批评人。在他的公务车上,随时都准备着两三箱茅台。
很多案例都是发生在2012年“三公禁令”以后,都属于十八大之后“不收嘴”的。
官员腐败,消费高档酒,板子当然不能打在高档酒上。除非高档酒,主动迎合腐败,甚至充当腐败的润滑剂。
前面两个案例很明白,官员公款购买高档酒实际上少之甚少,多是与企业的商业活动中,人情礼节中,收受或饮用的。
为什么要喝茅台?面子使然。鲁迅在《且介亭杂文·说“面子”》里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病态精神,只要抓住了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面子是什么?转化成专业术语就是品牌。在白酒行业,有比茅台品牌更强的吗?只要没有,要面子的中国人,就不能不喝茅台。
客观来讲,腐败与茅台无关,也与其他高档酒无关。批判茅台,批判高档酒,不过是柿子挑软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