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如何做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提出,“30年前,中国企业发展的机会来源于中国市场;30年后中国企业的下一个发展机会来源于成长为价值型企业的过程”。她认为,对于当下中国的企业而言,除了要面对经济的常态化之外,最大的挑战是要应对不确定性。因此,她对价值型企业的定义是:能够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并超越环境创造价值的企业。她的判断来源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从主要依靠投入、追求规模,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也就说未来的价值型企业,拥有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的自我驱动力。
在陈春花看来价值型企业模式要从战略、执行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塑造。战略主要指价值增长的战略,从价格到价值,从市场到顾客,从本土到全球;执行则包含三个部分,第一要有本土市场领先的能力。这一点老田深表认同,这在酒业也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二,融合新的元素,未来价值型企业要融入创新、品牌和沟通的驱动要素。第三,重塑管理。作为组织中的管理者,要从以往的监督执行的角色,转化为推动整个系统发展的引领者。三是和文化,即求和文化,融合世界的价值取向以及全球理念。此外,值得提醒的是,在转向顾客的同时,更要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避免改变不够而被淘汰。这一点在诺基亚的例子上很突出,因为诺基亚一直关注于顾客的体验,但是从战略上忽略了顾客的产业升级,被智能手机的浪潮远远抛在后面;柯达和富士专注于全球市场的竞争,而忽视了数字技术的提升,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其实竞争力是科技+知识+创新驱动的30年,对于价值型企业的转型,老田认为还要实现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品牌价值与消费者价值的统一,用价值驱动企业发展,用创新推动市场的进步。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华为能够成为智能手机的领先者?华为从一家代工厂到智能手机的领先者就是因为科技知识创新的结果。很多企业现阶段要从薄利多销向满足个性化需求去转型,用大数据满足个性化,这样就融入了很多细分行业,很多细分行业也会呈现出来。
我最近观看了马云一个12分钟的视频,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未来企业的价值观一定要诚心化,诚信和互信是未来还没被完全发掘的红利,改革开放30年是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红利,下一个红利是互信。马云道出了本质,互联网型企业,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建设正是基于互信和诚信体系的构建,才有了阿里、天猫、京东这些大平台。未来能否实现企业内部之间互信,跟顾客之间互信,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互信是关键,共享经济就是基于互信的基础上才能有共享。我非常同意马云的观点,互信一定是继人口红利后的最大的红利,也是没被完全挖掘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