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以来,有着中国白酒行业领军老大,酒界标杆的茅台似乎动作频频,新闻不断。首先是斥资2500万进军电商,紧接着是进军中低端市场,接着是以“金奖百年,香飘世界”为主题的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海外庆典活动启动。看了10月14日重庆商报一篇关于茅台赖茅在重庆诺亚方舟游轮上推出重庆地区两款新品——赖茅传承和赖茅重沙,标志着赖茅正式回归的新闻后,一直在笔者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多少有点不相适应,总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不做中低端真的就没活路了吗?
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因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受到严重冲击。针对高端消费明显降温的现状,茅台及时做了市场分析和调整,力求把公务消费减少销售额降到最低,在刺激商务消费领域挽回了部分损失。
在全国白酒都未彻底走出低谷的时候,茅台发力中低端市场是真的没有钱了,还是怕五粮液动摇老大的地位,不会是怕有朝一日五粮液超越自己有失面子吧。
笔者认为身为白酒老大的茅台发力中低端市场不是面子上的事,而是战略转移罢了。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14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同比增长0.87%;发酵酒精累计产量同比增长7.69%;饮料酒产量同比下降0.08%。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602家,其中亏损企业327家。从数据看得出,自从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实施以来,白酒行业延续不景气状态。
但是从茅台集团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30日,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22%,销售收入增长12.2%;茅台系列酒销量增长137.6%,销售收入增长92.1%。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军品牌似乎率先走出了低谷。
各项数据证明,茅台不是没钱了,也不是地位动摇了。但在全国白酒市场都不景气的今天,一直做高端的茅台主动放下身份去与做中低端市场的企业争抢市场意欲何为,我真的看不懂。
重启赖茅剑走偏锋真不知道伤到了谁?
赖茅商标是1982年国家出台商标法时,由茅台集团申请注册的,不过2005年,因茅台酒厂连续3年停用“赖茅”商标,商标局注销“赖茅”商标。此后数年,在被茅台停用和“雪藏”期间,“赖茅”商标处于“无主”状态,因而乱象丛生。近年数百家酒企打着“赖茅”旗号进行生产,产品良莠不齐,在消费者心中,赖茅早已不是最初的赖茅了。
另一方面,茅台的系列酒产品,如低端的王子酒、迎宾酒,中端的汉酱、仁酒等,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成熟的网络和成熟的经销商,这个时候重启赖茅,会有一种自己人抢自己人饭碗的嫌疑。
笔者看来,如果茅台能在2010年或者2011年去运作赖茅,去打假去整顿市场的话,效果必然好于现状,现在重启赖茅着实要费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了,至于效果如何,将拭目以待。
如果茅台重启赖茅做低端对快速占领中低端市场是一种战略的话,用赖茅比作一把剑的话,那这把剑极有可能是把双刃剑,给别人造成重创是也可能伤到了自己,伤到了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中低端品牌。这一点,我真的看不懂。
难道真的要以牺牲品牌抢市场吗?
茅台作为中国的国酒,无疑是行业顶级品牌,这是一个无可超越的境界,不仅其他厂家望尘莫及,茅台自身既无超越的必要,也无超越的可能。
现在,大多消费者在消费时仍选择了茅台酒,从中不难看出茅台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经过近几年对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培育,除过原来的政务消费的沉淀,一批新的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好不容易才培育起来,茅台在人们的心目中依旧神圣,依旧神秘。
从理论上讲,茅台推出低端酒,能够满足广大普通酒民品尝茅台酒的愿望,实际上也存在着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从销售利润角度看,绝对是值得一做的好事情,但涉及到茅台酒的品牌形象塑造,如此低端酒必然是对茅台品牌的巨大伤害。
茅台酒的真正消费群体,如果看到街边小店都喝茅台的酒,那种优越感就荡然无存了。
这时,如果茅台推出低端酒,进军中低端白酒消费市场的话,想一想当年推出“茅台王子酒”和“迎宾酒”之初遭遇的尴尬就知道是否伤到了消费者的感情。
就心中存在的疑问和顾虑,笔者通过茅台官网“在线问答”栏目留言向茅台公司征求解答,未获回复。
以牺牲品牌为代价抢占中低端市场,茅台这次我真的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