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超级市场的消费大国,中国经济也必然会走上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互促的双循环发展之路。
以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的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发展的一次理性且主动的选择。
纵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是靠外向型经济而成为强国的。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经济外循环的占比都在一定的安全系数之内。
内循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以前有个名字,叫内向型经济,即实行“进口替代政策”,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调控来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可以说,中国发展以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既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延续,又是培育经济增长的强大内生动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今已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内循环的定调,必然将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没有一个行业、企业,甚至个人可以置身事外,酒业同样如此。
1、什么是内循环?
今年5月,党中央、国家提出了内循环为主的战略,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了我国经济要“面向未来,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短短一句话字数不多,但有千钧分量。它意味着国家产业格局未来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要试图从这一句话中得到更多信息,我们必须从了解内循环是什么开始。
一、以“内循环为主”的新经济战略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逐渐扩大,当前的世界正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影响愈演愈烈,此时“内循环”这一概念再次被强化,并被提升至新高度,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判断。
事实上,早在5月14日的政治局常委会就首次提出了“两个循环”概念。随后在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再次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6月18日,刘鹤副总理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二、关于内循环的3个W
有学者分析认为,当下国家提出“双循环”发展模式,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关于此次经济转向,我们要了解三个关键词:为什么(why)、有哪些(what)、怎么做(how)。
三、内循环下三驾马车怎么跑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去三十年,这三驾马车的规模都发生过变化,出口比重在2006年左右达到峰值后逐年降低,消费和投资的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内循环时代,三驾马车的分配比例会有所变化。
......
2、内循环对酒行业的影响
一、内循环对国产酒的保护
所谓内向型经济,其进口替代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和数量限制两种方式实现。对我国而言,进入WTO之后,必须在对外贸易中遵守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和逐步降低关税的准则。因此,如今的进口替代政策主要运用反倾销、反专项性补贴和贸易保护措施,属于临时性外贸保护措施。
事实上,倾销与反倾销的“好戏”一直都在上演!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该措施对国内众多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对此给予了强硬回击。自2018年4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相关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15%,对美国进口葡萄酒加征关税税率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25%。
二、中国酒水市场现象
现象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市场,白酒地位牢不可破
现象二:国产酒类大部分在国内消化
现象三:中国酒类进口:白酒、啤酒、烈酒进口需求不断扩大
三、双循环对国内酒行业的影响
中国酒水市场整体以国内消费为主体,进出口份额占比较少。其中,按照酒水品类划分,白酒消费占据主导地位,葡萄酒和啤酒拥有一定进口比例。
以过往经验而言,我国酒水消费市场受进出口贸易影响冲击相对缓和(除葡萄酒品类外),国内市场依然是酒水销售主力市场。因此,中国经济双循环对酒水行业影响不会太大,行业或将继续按照既定的市场发展规律前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双循环”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新基建建设。以基建带动需求,显然能护航经济增长。一方面,基建投资能够拉动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基建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从这一角度看,经济双循环将对中国酒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酒业又应该作何反应?
四、双循环下,白酒国际化困局
国内白酒市场已进入竞争白热化、增长缓慢的阶段。对各大酒企而言,国际化是新的竞争赛道,也是促进名酒酒企未来增长空间的新市场。
近年来,不断有酒企布局海外市场,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以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为代表的酒企,纷纷“出海”,扩大海外布局。其中,五粮液成立亚太、欧洲、美洲三大营销中心,在126个国家实现落地销售;茅台也通过国际化和品牌化,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海”之后,中国白酒在海外的发展究竟如何?
五、内循环下的消费能力探讨
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中的起点也是终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
立足消费社会,消费就成了阳光、空气与水,注定会被持续关注。从普通百姓视角看,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皆是消费。从宏观经济视角看,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马车,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之下,扩大国内消费、挖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有了战略意义。重视消费,是重视人民生活的基本盘,也是重视国民经济的基本面。
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国内社会早在前两年就已在讨论“消费降级”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消费降级”的说法,是否有失偏颇?当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一步放缓时,消费发展向好的趋势是否改变?
......
3、新基建,新机遇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之为 “铁公基”。而当下提的新基建则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社会民生重点产业。新基建不仅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还将成为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一、一揽子计划对中国酒行业的提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而彼时对出口经济依赖程度颇高的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出口下降,实体经济受损,沿海大量以加工出口为主业的中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2008年,我国出口金额已经占据GDP总额的31.42%,外贸依存度高达66.2%。金融危机之下,国内消费不振,维持GDP高增长的压力陡增。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这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计划被称为一揽子计划。计划落地之后,国内经济回暖,各行各业都出现复苏现象。
二、50万亿“强心剂”
我国人民对搞建设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执着和热情。国人喜欢用“基建狂魔”来亲切地形容祖国,今年,新基建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据统计,目前新基建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50 万亿元。新基建的核心是5G,是其他所有建设的基础,但是它的价值不止于此,链条应该更长,惠及面也会更加广泛。
可以说新基建体现出的是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政策初心。
三、新基建“酒劲”多大
从宏观层面来看,“十四五”是我国从全面小康迈向初步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国家推动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时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新技术变革,都需要有新基建,这也将成为推动酒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制造需要不断提升自主核心能力,做好制造增值服务、全产业链拓展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和新基建产业链相关的细分市场。在酒业圈一些企业已经嗅到了数字化发展带来的赋能价值,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面向下个竞争周期的新战术。这种从革新层面酝酿而起的“酒劲”,将成为白酒行业深化改革的驱动力。
例如在今年“两会”期间,今世缘酒业董事长周素明便提出在新基建的推进建设中,今世缘正通过制定企业数字化战略,构筑数字经济创新之机,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架构起营销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的新产业格局。
通过基于地理位置定位(LBS)、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实现产品流、费用流、行为流数字化,提升营销过程管理精益化,通过移动营销系统对全国终端网点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运用AR技术,打造“酒的酿造”和“缘的认知”沉浸式文化体验店。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捕捉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化生产,提升顾客满意度。
很显然,数字化与互联网思维正渗透到酒业营销、品牌塑造以及产品研发中来,我们也看到了愈发丰富的案例,这些在新基建背景下进行的创新开拓,让白酒产业实现跨行业对接,由传统走向更广阔的商业竞争战场提供了可期待的动能。这期间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企业,也开始聚焦5G领域进行品牌新谋划,积极参与到国家最新的信息化战略中来。
......
编后语: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未来可期。
毕竟,扩大内需的前提,是保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甚至通过调节税收等手段,提升底层百姓收入。保就业、提升收入的前提,则是促进发展。搞建设,正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建设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以提升居民就业率,提高收入。
在此之际,国家选择以新基建打通双循环,显然是明智之举。新基建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这也是国家强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