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两个白酒品牌广告频频见诸各大媒体,有一个共同的诉求方向,即强调自身的“香型权利地位”,分别是强调“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青花郎酒”和强调“浓香正宗,中国味道”的泸州老窖特曲酒。
香型确权:真正品牌运动的开始
品牌成立的首要问题是回答:我是谁?即差异性和唯一性的定位问题。过去白酒行业之所以在品牌运作方面相对薄弱,关键是没有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比如郎酒是什么?剑南春是什么?泸州老窖是什么?五粮液是什么?好像除了是“名酒”外,难以给出更加清晰的答案。
被消费界、科学界、企业界同时广泛接受的共同白酒差异化认知就是“白酒香型”,不管是什么酒,从国家制定的生产标准上,必然被划入一个香型类别,即使洋河开创了“绵柔型”概念,在包装文字上仍然清晰的被归类为“浓香型”。
既然香型是白酒的一个基础分类概念,为何今天突然被郎酒和泸州老窖拿出来“老调重弹”?其战略意义有三个:
第一:亮明身份。品牌定位在白酒行业是一个异常重要却被长期忽视的问题,原因是竞争强度没有影响到未来发展问题,单纯靠品牌知名度和渠道的深度运作即可“活的很舒服”。随着2012年以来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行业品牌集中度呈现加速态势,50%以上的区域白酒品牌面临淘汰或者被并购的命运,很多名酒实质上是“全国知名、大区域销售”的态势,历史积累下来的“香型领导品牌”资产被渐渐弱化,知名度大小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历史名酒们”有必要强调“我是谁”,其核心就是强调“香型的领导者地位”,不然随时有可能被抢走“宝座”或者面临着“混淆视听”,泸州老窖作为浓香鼻祖即遭遇了这个问题之后大声喊出“我才是浓香老大”。
第二:权力巩固。茅台2017年10月27日市值突破8000亿,核心支撑是“国酒品牌权力”。品牌权力由“品牌地位”奠基,即“哪个领域的第一”,这是战略的根基问题。习大大在新一届常委班子亮相中讲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白酒品牌亦如是,泸州老窖必须宣告天下,选择浓香,首选泸州老窖。茅台是白酒行业的第一,这个宝座拿到后即产生了战略排他性,从行业领导者这个维度上,很难被后来者超越。其他白酒品牌只能降一个维度,诉求某一个品类香型的第一,从而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即不可替代性。
第三:扩大偏好。香型之于消费者是“嗜口性”,消费习惯的养成即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稳固。汾老大时代,清香口感占据天下,直到今天的山西消费者仍然喜爱和偏好清香,很多人喝不惯酱香。同理,四川消费者偏好浓香,而喝不惯清香。香型领导品牌肩负着一个历史使命,即扩大宣传香型影响力,加固原有偏好者和扩大培养新消费者,否则一旦香型偏好萎缩,则意味着“领导品牌市场份额的同步萎缩”,诸如“董香”领导者董酒,在香型偏好人群引导力和培养不足,导致自身销售规模受到影响。大河不满小河干,浓香、清香、酱香在中国白酒版图有多大的分割比例,关键在于三个香型领导品牌的“偏好培养能力”。泸州老窖强调“浓香正宗、中国味道”在巩固自身领导地位同时,也扩大了浓香品类的影响力,这是领导品牌该有的样子。
白酒香型是此岸,美酒境界才是彼岸
郭成林一直强调,真正的白酒品牌不止于“名酒”,而应该是“美酒”。
五粮液、茅台、汾酒、杏花村、泸州老窖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佳酿”,是中华民族美好生活的呈现。十九大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关键词是“美好生活”的向往,白酒自古即与太平盛世相伴相随,因此中国白酒迎来了一个“美酒品牌盛世”。
什么是美酒?表达某种精神境界的美好!而香型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支撑,当然前提是香型的领导权力被确认。白酒香型领导品牌要把“香型转化升华成为精神享受”,即品牌精神的演绎,这才是深入人心的“必备佳酿”,就像曹操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们的祖先对白酒的美酒化能力是超过今人的,就说杜康吧,有一个对联称颂它的品质: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一副对联,美不胜收。美酒之名,即被传颂开来。
《唐诗三百首》里带有酒字的诗太多,宋词里更是俯拾皆是。任何一个千年美酒里都有太多的歌咏赞叹。白酒的至高境界即是“美酒”,满足一种“精神场景”需求。
对白酒成为美酒的塑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言体系。唐朝当用唐诗,如李贺的“龙头泻酒邀酒星”;宋朝则用宋词,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美酒的话语描述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古代诗词仅是美酒的一种证据。
2012年之前的白酒营销偏于“粗暴销售”,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背景也很难静下心来“酝酿美酒精神”,规模吨数是“王道”。销量数字的现实利益,成为超越一切的力量。接下来的市场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切换,则要求从“名酒”到“美酒”的升级,否则存在更多空间让位给“红酒、洋酒”等外来品种的风险。
但在一片销量规模至上的大潮中,有一个品牌用“现代时尚语言体系”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美酒”的风采,即“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实现了美酒塑造与规模销售两不误的理想成果。
但,很可惜,郭成林个人坚持认为洋河蓝色经典的“男人的情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被洋河自己掩藏了。现在更多传播的是“中国梦、海天梦想”等大而空的语言,而“男人的情怀”则没有获得持续的演绎。“男人的情怀”塑造的是“一个时代的美酒”,“中国梦”塑造的是“高端知名度和地位”,前者更加“走心”,后者更多是刷“存在感”,在各种高端国际会议的存在。
“走心和高端存在感”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G20会议”不是成功男人情怀的透露吗?“金砖会议”不是世界最牛男人的风采展现吗?男人为什么喜欢谈论政治,因为每个男人都想站在舞台的权力中央,都有一个“权力梦”,这是男人最大的情怀。
男人的情怀,是洋河蓝色经典的“品牌精神内核”,失去了,品牌则“空心化”,现在没有出现“空心化显著问题”,是因为更多竞争对手“品牌内核的缺失”。
很多白酒品牌存在一定的销售规模,往往不等于已经做的多好,恰恰是因为对手做的更差。
绝不能止于香型,而该发扬升华开来
泸州老窖特曲诉求“浓香正宗,中国味道”,强调了“浓香属性和老大地位”,但浓香老大满足了消费者什么独特的“精神价值”?是“中国味道”吗?什么是“中国味道”,“浓香=中国味道”直接对接,其个中味道无法清晰被消费者感知,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强调了一个“正宗”地位,却不是消费者向往的充分条件。
中国白酒品牌过去的20年更多习惯强调“我是谁?”,而忽视消费者内心的需求,是典型的“本位思考方式”,所以才一度因为“国窖1573”成功而出现各种“国X”字样的酒,传播口号“假大空”。
国窖1573在品牌诉求一度非常成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诉求“你能看到的历史、你能听到的历史”,具有极其强烈的“历史酒香底蕴”,是“美酒”塑造路线和现代语言体系。
但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白酒品牌成功具有强烈的偶然性,证据即是对成功之法的不坚持,中途换道,造成品牌的起起伏伏。
白酒本身不值钱,美酒品牌价值才值钱。茅台的净利润率之高令外行咂舌,其财务报表堪称世界最漂亮的财报,去掉成本之后剩下的都是数千亿的品牌价值。洋河蓝色经典的物质差异是“绵柔”,“男人的情怀”是升华,坚持100年演绎,即是“品牌精神乘以时间”的品牌价值厚度。
香型是白酒差异化的物质基础,是一方水土酿一方酒的独特性,是一个香型品牌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是从物质香型上升到精神境界的核心逻辑,如果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定位,而没有挥发出香型带来的独特精神价值,是难以俘获人心的。就像将军牌香烟,其物质层面是“烤烟型”,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品牌诉求是:弹指间,尽显将军本色!很多男性烟民听到这句广告语,虽然不是将军,但能找到将军挥洒沙场的感觉,哪个行业的奋斗不是一种战场,“从容、潇洒、成功”的品牌境界让所有男人向往。白酒更是如此,一定要让男人对品牌引导的境界产生向往。
国酒是否只有茅台,决定于“百花争艳”成败
老一代香型是“清香、浓香、酱香”,代表品牌是汾酒、牛栏山二锅头、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郎酒,新一代香型是“馥郁香、绵柔香、老白干香、芝麻香”等,代表品牌是“酒鬼酒、洋河蓝色经典、衡水老白干、景芝”,中间还有两个香型非常好,即董香型代表品牌董酒、凤香型代表品牌西凤酒,除此之外,还有兼香、药香等香型。
每一种香型的背后都是独特的酿造工艺,都是历史的传承,都是区域人文地理的折射,所以衡水老白干香型占据燕赵大地、西凤占据三秦大地、景芝占据齐鲁大地,然而,这些品牌从“香型优势”的开发和推广上,犹然欠缺很多,至少如今的消费者并不清晰的分辨出“老白干香型”有什么独特价值?排他性的精神境界是什么?景芝芝麻香如此、西凤的凤香亦如此。
区域品牌对区域消费者的垄断,一定是对其心智的占领和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对区域品牌的“自主维护和产生自豪感”。衡水老白干一定折射燕赵大地滋养出来的男人的雄浑,现在的诉求“男人的味道”,什么味道?一定要有界定。
只要是老祖宗发明的酿造工艺,终而形成的“独特香型”,即是珍贵的“国酒”,现实为什么只有茅台被“公认为国酒”,是茅台品牌战略的成功,是其他香型品牌的运作失误。
每个香型都能演绎出独有的品牌境界,让本地消费者追随,让其他区域消费者“好奇”,那么未来的白酒市场即是“百花争艳”精彩纷呈的大好局面,但这种结果是“理想化”的,取决于各大区域品牌领导者的战略魄力和市场投入能力,以及团队的执行能力,能有三四个香型品牌脱颖而出,可能更为现实。
香型,沁入消费者心脾的香才是根本
白酒是中国独有的发明,白酒行业是中国特色的行业,白酒市场更像一个相对封闭的江湖,所以“座次分明”是白酒行业独有的现象。
曾经来自内蒙大草原的河套酒驰骋中原,山东的秦池横扫全国,五粮液大开大合的战略制胜,出自四川的“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响彻大江南北,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峥嵘时代,今天想来都是中国白酒行业的经典之战。
中国白酒行业过去的每十年都有一个新锐品牌领军崛起,使得“江湖座次”重新洗牌,总结起来都有一个主线,即“广告空投+渠道扩张”的走马圈地模式,但因为“忽略消费者的品牌走心”,而“站不住”市场,水井坊也好、酒鬼酒也罢,都是一代白酒枭雄。
唯一留下来的越做越强大的是“茅台”。现在的郎酒又有十余年前的“洋河之势”,但仔细观察,依然是“广告投放+渠道扩张”传统路线,这个打法见效快,在一个封闭的市场容易引发强烈关注,但从白酒品牌历史分析看,凡是忽略品牌建设和走入消费者内心的品牌,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
白酒行业平均50%以上的高毛利,给大规模广告推广留下了试错空间,一款中高端白酒销售额到达10个亿,就可以随便拿出3个亿去砸广告。但时代变了,洋酒和红酒进来了,消费者对白酒品质需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喝酒物质需求,更多是精神上的美好需要,广告投放必呈现边际递减效应。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消费者为什么喝你的酒?因为广告吗?广告有一定作用,是品牌成立的必要基础条件,因为品牌首先是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当一款酒价格超过1000元,消费者为什么不买国酒茅台呢?所以,消费选择理由必须充分,这个理由就是品牌渲染出的“某种让人向往的美好境界”。
在郎酒和泸州老窖的带领示范效应下,更多“香型老大”品牌会在接下来的品牌传播中完成“香型确权”,同时也完成了“白酒江湖地位的奠定”。毕竟,在一场品牌集中度加速的竞争时代中,先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是当务之急。然后,真正品牌角力才开始,即从争夺香型老大之后,上升到“争夺人心”,这才是白酒品牌新时代竞争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