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波动降温白酒市场
在各大白酒企业三季度报均现利好之时,10月29日当天,出现了罕见的白酒企业跌停潮。19只白酒上市公司中,包括茅台、五粮液(50.150, -1.60,-3.09%)、洋河、水井坊(29.120, -0.48, -1.62%)在内的共计11只股票出现了跌停,除ST皇台以外,18家酒企股票全部下跌。不过,10月29日集体跌停后的几日,白酒股开始出现部分回升,11月2日更是有强劲反弹。
对于10月29日白酒股票集体跌停的原因,茅台股份10月28日发布的三季度财报被认为是直接导火索。根据茅台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贵州茅台(560.500, -15.30, -2.66%)营收为188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公司净利润89.69亿元,同比增长2.71%,这是茅台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业绩的最低增速。尽管第三季报绝大部分白酒企业给出了较好的业绩单,但均遭受到了股价走跌的影响。
对此,白酒行业专家欧阳千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茅台作为白酒标杆性企业,对行业有所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但将目前的形势全部归咎于茅台并不客观。上半年,无论是行业还是资本市场始终在唱兴白酒行业,整个市场过于盲目乐观。但实质上,行业趋于集中化,饮酒量减少已成了不可扭转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即便上市公司的业绩连连飘升,供大于求仍是市场真实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东边日出西边雨”
长沙秋糖会刚结束,各大酒企也大都拿出较为利好的业绩单。临近年末,白酒也到了消费旺季。白酒行业理应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但恰在此时,白酒股遭遇了近年来前所未有的“大跌停”。
10月29日当天,作为白酒行业的“三巨头”茅台、五粮液、洋河率先跌停,截至当日收盘,19只上市白酒公司中,有11只遭受到了跌停。据统计,近5个交易日,包括茅台在内的A股白酒板块总市值缩水超过3400亿元。
对于白酒股的此次“大跌停”,大部分证券机构分析认为,市场对白酒景气周期能否持续存在分歧,机构集体调仓或者被动减仓都会放大白酒板块的指数波动。在市场情绪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板块估值会受到一定压制。
茅台一瓶难求的现状下,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是,这些白酒究竟是在消费者家中,还是在经销商手里,这一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了资本市场对白酒股的估值。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白酒产量下降,产量为119.8吨;2018年1~7月全国白酒产量为54.1亿升,同比增长3.32%。销售量上,2017年规模以上白酒行业销售量为1162万千升,比2016年减少144万千升。销售收入也随之变化,2017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5654.42亿元。
2017年无疑是白酒行业行情较为利好的一年,各大酒企无论是从应收还是估值都达到了相对高峰点,茅台2017年更是达到了万亿元市值的“巅峰时刻”。不难看出,2017年,大部分上市酒企在业绩表现强劲,但从统计数字来看,白酒消费数量和产量均发现了下跌,而受到2017年整体利好的刺激,2018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在继续上升,“供大于求是整个白酒行业的共识,饮酒的次数减少,饮酒的量逐步减少是目前的趋势,但大部分酒企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业绩都提升明显,这些白酒的增长究竟体现在哪儿?是否真的进入了消费者手中,资本市场并没有摸透。”欧阳千里说。
除了资本市场对白酒行业的顾虑外,10月,白酒将增加消费税的传闻也一定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风向。不过,截至目前,并未有权威部门确定白酒行业税将调整的消息。
“客观来看,白酒股的此次跌停是受整个大盘影响,白马股均有所下跌;其次,大部分酒企较去年来说,增收有所放缓,尤其是茅台最为明显,从而降低了市场对白酒股的热捧。” 不过,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表示,从竞争关系来看,茅五洋仍旧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且在市场上已经具备不可替代性,因而这种资本市场的恐慌,并不会延伸到经营层面。
市场空间有多大?
从目前主流的酒企来看,业绩增长的速度是绝对利好的。其中五粮液和洋河前三季度已经达到了2017年全年的营收。而老白干酒(13.500, -0.35,-2.53%)前三季度净利润录得超过100%的增长,舍得净利润增长更是超过了180%。但上述酒企,自年初以来股价却持续走低,其中舍得股价与年初相比缩水近五成,老白干也缩减近四成,其他巨头酒企均缩水超过两成以上。
在10月29日集体跌停后的几日,白酒股开始出现部分回升。比较酒企公布的三季度财报不难发现,除了泸州老窖(38.130, -1.46, -3.69%),跌停的酒企均录得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业绩增长较为平淡的金种子酒(4.570,-0.11, -2.35%)、青青稞酒(11.340, -0.18, -1.56%)股价反而未受到太大影响,已经ST的皇台在当日甚至录得略微增长。
一面是业绩增长利好,一面是金融市场的阴晴不定,那么,白酒行业究竟还有多大的发展和增长空间成了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上述报告中提到2017年成规模酒企的行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但目前行业内普遍估计白酒的市场份额仍在万亿元以上。换言之,有超过四成的销售量在中小规模的酒企手中。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集中,这些巨头酒企的市场份额,实际是在与剩下的中小酒企争夺。
有业内人士曾向记者透露,2010年左右,仅在江苏和安徽地区,微小酒厂就达上万家之多,“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酒厂,而这些酒厂主要市场仅是周边村镇的居民,一年几百万元的营收就可以养活一个酒厂”。
但随着白酒行业迎来大洗牌,这些微小酒企就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被迫关闭。欧阳千里告诉记者,目前微小酒厂的关闭速度远远高于成规模酒企的增速,如果小酒企留下2亿元的市场空间,成规模酒企的增长可能仅为1亿元。
看似有较大前景的白酒企业,问题却出在主流白酒企业的产品仍依赖于某一条线。例如,茅台和五粮液自始至终都依赖于飞天和普五,“虽然他们也发展各自的系列酒,但始终并不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欧阳千里说。
微小酒企腾出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并不代表成规模酒企就能迅速取而代之。目前,白酒行业的主流高端大单品仍旧是由飞天茅台和水晶五粮液把控。
在次高端产品上,方正证券(5.490, -0.14, -2.49%)研究所将其划分为四个竞争格局,一是龙头企业的次高端产品,诸如茅台和五粮液的系列酒;二是区域龙头次高端产品,诸如青花汾酒等;三是全国性竞争品牌,诸如剑南春、郎酒等;四是二线次高端品牌,诸如水井坊、舍得等。
“上述这些企业和产品直接对准的市场就是微小酒企退出之后所空留下来的市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成规模的酒企不会有爆发性的增长。那么,目前金融市场对白酒行业短期内落空,长期看好的预期,仍旧是对整个行业最为直观的看法和判断。”旗硕物联咨询经理苗红告诉记者。
杨光认为,对于头部酒企来说,其发展前景仍旧可观,无论是从投资角度还是行业发展角度,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规模。
但欧阳千里则认为,白酒行业可能会提前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未来区域品牌将会受到冲击,“在金融资本化深度介入的今天,白酒行业已经出现了加速分化的趋势。由于快速发展的持续时间和热度并不明朗,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疑虑,对于此次跌停时间仍旧值得行业思考,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否真的具备同样体量的市场去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