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坐拥南北 湖北为何走不出一家上市酒企?

2019-11-28 09:54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这几年,国内白酒行业整体回暖,一些酒企实现翻番发展,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尤其令人关注。

一线白酒品牌贵州茅台,从2014年年营收322亿元,到2018年的736亿,四年时间实现了翻番。

五粮液也不甘示弱,其营收规模从2014年的210亿元,到去年实现了400.31亿元。

白酒上市企业集中在安徽、贵州、湖南以及四川这些白酒大省。坐拥南北交通、粮食、资金等资源的湖北省,过去很多年来,为什么难以走出一家上市酒企?

趋势:正遭遇外地酒企蚕食

湖北白酒资源丰富,全省内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很多,主要集中在湖北西部和东南部,在宜昌、荆州、襄阳等地。

目前,在市场显露出来的白云边、稻花香、枝江酒业以及霸王醉,包括黄石的劲酒,形成了长江中上游一个白酒带。

翻开湖北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这个白酒带上,江汉平原、汉水流域是湖北粮食主产区。从某种程度来说,湖北在西部和东南部布局白酒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粮食主产区。另外,当地酿酒历史和酿酒工业化基础,也是湖北白酒企业耐以生存的土壤。

湖北白酒企业一直试图往外走,开辟省外市场,不过,从最近几年发展来看,湖北本地市场正在遭遇外地酒企的侵蚀和攻击。

维维股份收购枝江酒业,古井贡酒收购黄鹤楼酒,洋河股份在十堰设立梨苑春酒业,湖北日报集团投资襄阳的珍珠液,宜昌的稻花香频频打出年销500亿元的口号,霸王醉以高度高端酒面世。

只有白云边是个独特的存在,默默无闻但在省内市场份额比较强势。业内人士表示,它可能是目前唯一可以与茅五洋在市场中抗衡的白酒企业。

虽然未有公开数据显示湖北酒企在本地市场的份额,但是,越来越多的外来白酒品牌密集的地推、纷繁的营销,不正说明湖北白酒产品难有还手之力?

从资本层面上来看,随着多家上市酒企或公司收购湖北白酒资产,正是为抢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壮大自己。

这些上市酒企突进湖北,湖北的交通地理优势以及人口基数等原因,也是其看中的一个方面。

原因:错过上市黄金期

白酒企业蜂蛹上市时在十多年前,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如今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渠道已是难上加难。陕西西凤酒,作为中国名酒,至今还在冲刺IPO的路上。

至少在时间上,湖北白酒企业崛起后,已经错失上市机会。

第二,湖北本地白酒企业规模都不大,资产质量不够优质,很难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第三,湖北白酒企业对外扩张不够,对外拥抱市场,获得市场的决心不够,在营销渠道层面可能还需要建设;

第四是产品结构繁杂,对外扩张无持续热销拳头产品,产品迭代不足,反而跟风较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劲酒多年前首发推出苦荞酒,至今湖北多家白酒企业都推出这种酒;

第五,对守住省内市场缺乏信心和必要的渠道资源配置,随着对省内市场投入少,市场逐渐萎缩,茅五洋顺势而为占领高端产品市场、热点城市市场。

不过,让湖北白酒企业引以为豪的,是本地消费者对湖北酒极强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支撑起劲酒、稻花香、白云边等一大批酒类企业。

劲酒是湖北酒的带头大哥,自1998年改制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1年,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到3.6亿元。同年的保健酒老大海南椰岛收入则为4.18亿元。到2016年,劲牌实现销售收入92.15亿元,椰岛被远远甩在身后。

稻花香是湖北乃至中国酒业的一个传奇。创始人蔡宏柱做酱油起家,1986年接手当地的小酒厂,1992年改名为湖北稻花香集团公司。2006年集团总销售收入18亿元,2010年完成70亿元,2016年稻花香集团成功跻身500亿企业俱乐部。

白云边是区域酒企的“优等生”。白云边一直以武汉市场为中心,以湖北市场为根据地,走香型差异化路线,在牢牢占据湖北省内白酒首选品牌地位的基础上走向全国。2011年,其销售收入破30亿元大关,2016年达到43.54亿元。

虽然多年来频频传出上市传闻,不过上述三家为代表的湖北酒业军团却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仅劲酒老板吴少勋战略投资了青海的青青稞酒。

一类是资金充足,缺乏上市动力。劲酒是典型的案例。

劲牌的产业版图拓展到了从酒业、矿业、食品、大健康,到期货、资产管理、房地产、物业、中药、化工、电子科技等十多个行业,其中不乏银行、金融等趋势性和价值高的行业。劲酒即使需要募集资金,也有较低成本融资渠道。

所以,吴少勋有底气一再发声“企业不上市,还未到上市的时候”。

另一类是阴差阳错错过了机会,稻花香和白云边即是如此。

前些年,维维股份尚未收购枝江时,稻花香就曾传出与平安信托洽谈战略入股细节,为上市做准备。后来,稻花香又传出借壳湖北金环等上市公司的信息,但事后也都不了了之。

稻花香曾多次公开表示,公司一直没有放弃过上市,但上市时机一直不成熟。

白云边也曾积极筹划上市,2011年企业就曾规划利用3-5年的时间上市,但正好遇上监管层暂停IPO。

利与弊:湖北酒企话语权较弱

虽然湖北酒没有上市企业,有几个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首先,保证了企业绝对的话语权。

其次,在财务上有着灵活性、主动性,而财务上的自由使企业决策更容易落地,决策也更快速。稻花香先后收购了关公坊、楚都酒业、秭归屈原酒厂和昭君等四个品牌。

第三,企业避免在激烈外部竞争中裸奔。湖北白酒企业尚比较弱势,上市企业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湖北酒企不上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底牌被揭开。

对比上市企业,湖北白酒企业失去的更多。

洋河2009年上市,当年营收为40亿元,净利润16.7亿元,劲牌则为29.37亿元亿元,双方的差距约10亿左右。2010年,洋河积极利用资本杠杆,推动洋河和双沟的整合。2016年,洋河股份实现营收171.83亿,较劲牌的92.15亿多出近80亿,几乎两倍于劲牌。

与之相比,劲酒尽管增长速度很快,但与有资本助推的上市企业相比,步子显然不够大。

如果将视野转换到白酒板块的角度,同样意义重大。如徽酒板块,徽酒企业中有四家上市企业,古井、口子、迎驾贡和金种子。还有,徽酒集团也力争在2018年上市。

业内素有“东不入皖”的说法,指的就是安徽省内高度竞争的白酒市场。在省内,徽酒已经形成了以古井为引领,以迎驾、口子、种子三大品牌为副翼的品牌集团模式,外加文王、宣酒、临水、高炉家等各有增长,徽酒板块整体200亿左右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上述品牌和全国名酒分刮殆尽,外拓已经成为徽酒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外拓就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上市是徽酒在整个白酒行业中的重要区位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的一种结果。

当企业纷纷走出省内,在省外连成片,“徽酒”整体品牌就会得到良好的传播,带动徽酒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推动徽酒在外埠市场的渗透,提升徽酒整体品牌影响力。

相比之下,湖北白酒发展至今,给行业以及消费者的感觉依旧是品牌不够响亮,酒企在全国市场上的话语权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能引起行业轰动,行业效仿的领军企业。

疑问:湖北白酒该往何处去?

不上市都是只一种的选择。

对湖北白酒而言,面对洋河新江苏市场战略的推进、古井联手黄鹤楼的渗透,维维股份依托枝江酒业在宜昌撕开一个口子,以及川酒东征等,湖北白酒与外来者的竞争与碰撞愈演愈烈。鄂酒到底还能抵挡多久?

长期的缺席资本视线,对企业来说真是个好的选择吗?

湖北白酒企业体量都不大,但又都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当外地白酒品牌深耕湖北市场的时候,会不会再度上演古井牵手黄鹤楼的故事?当其他湖北白酒与外来名酒相爱了,与昔日的兄弟品牌就只有互残一条路可走。

没有资本做后盾,湖北白酒俨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只会越来越难。

当湖北市场瓜分殆尽的时候,剩下的湖北白酒在资本眼中作价几何?消费者会不会喜新厌旧?资本还会不会、愿不愿和湖北白酒绑在一辆战车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市场留给湖北白酒的时间和机会也已经不多了。

    关键词:白云边 稻花香  来源:楚财经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