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乏名酒企业利好消息放出,有企业将旗下拳头产品提价两成,也有企业宣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这种大背景下,业内不乏有专家认为,酒业开始回暖,调整期已然结束。笔者认为,白酒渠道的“黄金十年”结束之后,调整远未结束,酒企依然好大喜功,渠道依然依赖利润,消费依然不够理性。
酒企依然好大喜功,不愿意低头转型
从酒企战略、招商会甚至是媒体接待会,往往听到酒企业绩依然逆势增长的消息,看到的却是酒企在大规模缩减对外的广告投放。酒企每年都在不余遗力的开发新品,酒企营销人员都在挖空心思的去做渠道及促销,依靠品牌张力及利润寄希望于渠道及卖酒人身上,很少考虑喝酒人的感受。当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时,大部分的酒企都认为其是一阵风,从微博到微信再到社群,看到竞争对手去尝试电商及微营销便立即上马,却不去考虑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及意义。在酒类电商崛起之后,要么是盲目触网交学费,要么是自建电商拼未来,却忘记了酒企的核心是酿好酒,规模的扩大在于多生产酒,而不是自己去卖酒。
渠道依然依赖利润,不愿意自我调整
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性,但不应该太过于依赖利润。渠道在选品的时候,首先看利润,其次看品牌,再次是包装,最后是政策,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酒质。为何不关心酒质,因为卖酒的人不懂酒,买酒的人不喝酒。当渠道失去信仰,把逐利变为唯一的时候,其实是在自掘坟墓,渠道在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即使是在行业调整期,渠道依然迷恋央视广告,依然幻想着暴利,幻想着市场买单,幻想着贿赂式的团购。在移动互联的今天,没有口碑的品牌将不再是品牌,日常零售成为销售的主流,时代要求渠道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要求提高服务,渠道却不知道该如何转变,甚至宁可转行也不转型。
消费依然不够理性,不愿意为酒质买单
喝酒的人不买,买酒的人不喝,喝的是面子不是酒。当买酒人与喝酒人重叠程度不高时,买酒人往往选择那些低价却拿得出手的酒,不见得好喝与否。在这种趋势下,酒质好、包装好、价格高的产品在渠道中被酒质差、包装好及价格低的产品清场,反过来受伤的喝酒人却认为白酒质量不行,渐渐远离白酒。喝酒人在喝酒时,没有参照的标准,往往先看价格,其次看包装,再次看品牌,最后看酒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劣酒驱逐良酒的速度。
综上所述,酒企及渠道商在行业调整中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消费者对白酒又缺少辨别能力,所以来看,酒业调整远未结束,生意难做成为常态。
价格回归价值,场景回归饮用,包装回归简约,消费回归理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