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黄淮名酒带 沉默还是爆发?

2020-12-14 07:41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涵盖苏、鲁、豫、皖四省的黄淮流域,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孕育了儒家文化、中原文化、仰韶文化和楚汉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也依托区域资源和环境优势,创造了璀璨的酿酒文明。

▏这一带被行业称为:黄淮名酒带。

黄淮名酒带,与赤水河畔、长江流域一样,在中国酒业版图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黄淮两大水系影响的苏、鲁、豫、皖四省美酒云集,在1989年最后一届中国白酒国际名酒评选大会上评出的十七大名酒中,黄淮名酒带占据了五个: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宝丰酒、宋河粮液。

随着一代代酿酒人的传承与创新,今天的黄淮名酒带,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占据了洋河、古井、口子窖、迎驾贡酒、今世缘、金种子6家,接近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双沟、仰韶、宋河、花冠、景芝等为代表的名优酒企业,毫无疑问是中国白酒版图上重要的一块。

这一带,值得关注。

01、以味起势,黄淮名酒带形成

黄淮板块与川酒板块同为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集中地,但由于早期川酒的迅速崛起,抢占了浓香白酒风格的制高点,令同为浓香白酒板块阵营的黄淮板块只能屈居川酒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找到突破口。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90年代,1992年,已故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试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中,首次提出了与川派浓香相对的苏鲁豫皖派淡雅型浓香。但在当时的白酒市场,川派浓香一领天下,沈老的这一学说并没有立即掀起足够的浪花,黄淮白酒的发展也依然没有在行业引起关注。

▏直到2004年,苏鲁豫皖首届白酒峰会召开。

面对白酒行业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新格局,2004年11月,苏鲁豫皖首届白酒峰会在洋河集团成功召开,四省白酒(酿酒)协会领导、部分白酒国家评委、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已故)、高景炎、高月明(已故)及30余家白酒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共同研究探索白酒发展新方向,突破制约发展瓶颈,促进苏鲁豫皖白酒板块的共同成长。

黄淮名酒,有点苏醒了。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组织了16位国家评委品评了22个企业提供的28个酒样,并进行了香型流派的深入研讨,认为四省浓香型白酒风格特点应定位窖香幽雅、味秀雅细腻,苏鲁豫皖总体上要在“味”上下功夫。

随后,苏鲁豫皖白酒峰会形成惯例,从2004年-2008年连续召开了五届,每届峰会均有一个主题,且都会对每省的酒样进行品评,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与产品创新,终于找到并最终确认了黄海白酒与川酒的区别所在。

▏ “川酒重香、黄淮重味”,自此黄淮白酒真正找到了自身的核心价值与发展道路。

实际上,黄淮名酒带一直有着突出的产量、质量、区域等优势。数据显示,苏鲁豫皖四省在2003年-2007年之间,白酒总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基本稳定在40%左右,销售额占全国的比例在30%-35%之间,始终高于全国同行8个左右的百分点。

但相较于川派浓香2005年鼎盛时期65%以上的销售额,同为浓香型白酒的黄淮名酒带还是显得“低人一等”。

五届白酒峰会之后,黄淮白酒终于有了自己的“特色标准”,跳脱出以往“以香定格”的桎梏,转而“以味起势”,真是一语中的。

由此,在这一思想意识的主导下,黄淮白酒的风格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苏鲁豫皖四省的合作基础上,黄淮名酒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最终形成了东西部白酒竞相发展的行业格局,推动了川派白酒和黄淮白酒的高峰对决。

02、利弊并存,各自发展的十年

连续五届苏鲁豫皖白酒峰会的召开,不仅推动了四省白酒的联盟合作,还形成了良好的板块共振效应,很大程度上为黄淮名酒带后续的发展和地位奠定了基调,甚至在行业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或许是看到了苏鲁豫皖产区联盟的力量,2008年,四川的泸州、宜宾及贵州的仁怀提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当时的白酒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快速成长,这一概念的提出标注着这里是中国名优白酒的集中地带,并且一直持续到2012年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到来。

▏但遗憾的是,2008年之后,苏鲁豫皖白酒峰会不再召开,原因何在?

与川、黔两省的政府支持、强强联合对比,苏、鲁、豫、皖四省在推动联合发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问题。

首先,苏鲁豫皖四省基于各自的地域情况,在白酒产业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并不一致;其次,四省的白酒企业实力有所差距,难以达到均衡的效果;第三,四省的白酒市场竞争比较明显,难以统一。基于这些实际情况,一方面难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互相之间难免彼此牵扯,不能实现齐头并进的效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五届白酒峰会的召开,对黄淮名酒带的风味确立、发展方向、市场推广和全国影响力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2008-2018年各自发展的十年中,甚至历经了2012年开始的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东部白酒板块依然能够快速崛起。

江苏板块

2008-2012年,是洋河飞速发展的五年,增速达到了7倍。尤其是2011年,这是洋河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黄淮名酒带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洋河实现营收127.41亿元,挺进百亿俱乐部,登录中国白酒前三甲,“茅五洋”正式成型,同时也开创了黄淮名酒带的百亿时代。当然,这与2010年洋河、双沟的整合紧密联系。

进入2012年行业深度调整期,受行业的影响,洋河营收有所下滑,但到了2016-2017年,其又开始恢复增长。并且,洋河凭借着独特的“绵柔”风格,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江苏另一大白酒品牌今世缘,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2008-2011年,今世缘每年保持40-50%的高速增幅。随着2012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到2015年重回增长轨道,营收增幅从1.05%提升至超过20%。

尤其自今世缘2014年挂牌上市以来,净利润率均超过25%且逐年增长,2017年更是达到将近30%。这主要得益于中高档酒在产品中的占比很高,拉动了品牌的发展,并且在省内拥有深厚的基础,市场份额十分稳定。

在以洋河、今世缘为主的白酒品牌带领下,江苏白酒几乎实现了省内市场的垄断性封锁,“以味定位”战略在江苏取得了突出的战果。

安徽板块

2008年,古井贡推出创新白酒产品年份原浆,凭借特有的淡雅风格,逐步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可。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古井贡酒营收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而从2005-2019,古井贡酒营收从52亿增加到了104亿,跨入百亿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收购湖北白酒品牌黄鹤楼后,古井集团便开启了“双品牌双百亿”的战略规划,在酒业复苏期抓住了次高端酒市场的红利,及时进行了产品结构升级。2017年起,古8以上产品迎来爆发,中高端的成功起势带动了公司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在安徽版块,除了古井贡,上市公司就还有口子窖、迎驾贡酒和金种子3家,安徽市场品牌产品丰富、竞争激烈,这也是为什么业内流传着“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但徽酒真正实现省外市场拓展的仅有古井贡酒。

河南板块

相较于江苏、安徽,河南版块在“以味定位”上具有一些摇摆性,导致发展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河南白酒企业也始终很难形成本土市场结构性封锁。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消费和文化大省,拥有很好的白酒市场氛围,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外来品牌强势割据,本地品牌规模小、市场占有低,甚至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到30%,曾经豫酒“六朵金花”的盛况也不复存在。

值得欣慰的是,以独创“陶融香”重塑产品活力的仰韶一直保持着强有力的发展势头。2012年以来,即便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中,依然连续八年保持着30%的高增长。随着日月星系列卡位高端,其品牌结构更加清晰,成功确立了仰韶在高端市场的形象。

2017年,《河南省白酒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全面吹响了振兴豫酒的号角。政府大力支持,以仰韶为代表的豫酒品牌抱团取暖,让行业对豫酒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期待。

豫酒振兴,也由口号开始了落地执行。

山东板块

山东市场存在着和河南市场一样的境况,超过30%的白酒消费容量被分而治之,以五粮液、舍得、水井坊、郎酒为主的川酒,以茅台为主的黔酒,加上洋河、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口子窖等名优酒突进,鲁酒市场俨然“山雨欲来风满楼”。

尽管一直以来山东人被贴上了“爱喝酒、善喝酒”的标签,并且山东白酒的产销一直稳居前列、稳定发展,但鲁酒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规模却不成正比。

比较可喜的是,近几年鲁酒各大企业在创新品类和香型上动作不断,花冠的鲁雅香、景芝的芝香、国井的国井香、趵突泉的泉香,以及在高端产品的推陈出新上也开始得以呈现,这都为山东白酒企业未来的成长壮大奠定了一定基础。

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苏鲁豫皖白酒都在积极地探索自身的独特发展路径。强者为先,洋河打出绵柔风格、古井贡酒打出淡雅风格,率先高举了特色品类大旗,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基于此,黄淮名酒带其他白酒企业选择了创新,从当下情况来看,这更多体现在了香型的创新上。

▏与酱香、浓香为主的川黔板块相比,拥有多种香型的黄淮名酒带在发展上究竟好不好?

近年来,“苏酒振兴”、“鲁酒振兴”、“豫酒振兴”、“徽酒振兴”等一时间被纷纷推上舞台,未来黄淮名酒带的发展如何,还得靠时间证明。

03、再度聚首,重塑黄淮板块新活力

2016年底,历经漫长调整期的白酒行业开始复苏,白酒企业之间也开始再次走向合作。

2017年,茅台集团与五粮液集团达成了“共同呼吁国家支持白酒产业发展”、“共同携手走出国门”、“共同积极推进白酒百年老字号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共同担当起民族品牌的责任”的“宜宾共识”,为构建“白酒产业命运共同体”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2018年,时隔十年的苏鲁豫皖白酒企业再度聚首。

2018年第一届黄淮流域白酒核心产区领袖企业峰会的召开,或许意味着,黄淮名酒再度抱团发展的机会已到、时机已熟。

会上,来自黄淮区域的多家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学者围绕品牌、文化、技术、市场等层面,共同探讨挖掘了苏鲁豫皖黄淮名酒带的“新价值”,提出了在绵柔风格基础上强调各家酒企与众不同的优势,从传统的“色香味格”上升到“色香味格养意”的高度等观点。同时,会议还开展了“产区典型风格产品品评会”,助力产品特色与品质的提升,从而共建白酒发展新生态,让黄淮名酒的酒香飘得更远。

2019年,主题为“产区引领 品类创新”的第二届黄淮流域白酒核心产业领袖企业峰会如期而至,会上,“黄淮流域是中国白酒起源地”的概述引起了黄淮白酒企业的强烈共鸣,并有观点表示,黄淮名酒带的发展需要独辟蹊径的文化创新,观点的碰撞让产区板块的联动作用再次呈现。

▏十年后的重聚,仿佛隔着时空与2004-2008年的光景交相重叠。

并且,这样的碰撞与交流、探索与前行还在继续。

几天前,2020黄淮流域白酒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亳州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文化自信 白酒本源”,这可以看作是对2009年峰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的深入与延续。

在此次黄淮流域白酒产区峰会上,“本源”是一个绝对的关键词,追古溯源,这里是华夏文化的起点,也是中国酿酒文化的发祥地。黄淮名酒带的发展,要将产品的研发与黄淮地区文化有机结合,提高黄淮产区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今天回看黄淮名酒带一路走来的足迹,从“以味起势”到各自发展的十年,再到如今的重聚,尽管黄淮名酒带一直默默无闻,但的确走得很稳。

当下,白酒产区集群效应愈发明显,川酒全国行、黔酒中国行等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而苏鲁豫皖四省再度聚首,正是对白酒产区效应所发挥巨大的势能的重新审视,立足品类创新、文化自信的黄淮名酒带,也走在了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04、布局未来,黄淮名酒带能走多远?

黄淮名酒带的确立,是基于“淡雅风格”而形成的,这应该是整个黄淮名酒带共同的风格特色与价值高地。

而如今来看,有了中间各自为战的十年,黄淮名酒带并没有形成统一调性的产区品类风格。仅仅从香型品类上来看,就有淡雅浓香、绵柔浓香、低度浓香,以及芝香、陶香、鲁雅香、泉香等,香型创新已经在黄淮名酒带通行无阻。

▏多香型品类的黄淮名酒带,未来如何发展?

实际上,黄淮名酒带家底深厚,有着其他地域不可比拟的优势。

产量优势

黄淮名酒带作为中国白酒一大核心产区,产业规模一直位居前列。多年以来,苏鲁豫皖四省的白酒产量均位列全国前十名,总量超过全国白酒的五分之一。

地域优势

黄淮名酒带地处南北交界处,深受黄淮两大水系影响,拥有极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是酿造美酒的天然宝地。并且这一区域的水土气候适合所有香型的发展,才有了多种香型品类“百花齐放”的现象,也为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文化优势

黄淮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之地,是中国酒史肇始之地,更是抢占新时代新思维的制高点。古井贡酒所在地亳州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区域,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也触摸到了中华酒文化的源头,黄淮地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酒发源地之一。

市场优势

江苏白酒人均消费高,河南全国白酒销量大,山东低度酒市场广,安徽白酒市场策划人才多,这都为“黄淮名酒带”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技术优势

苏鲁豫皖高校人才丰富,紧贴白酒行业,这种人才优势、技术创新,对白酒的研发非常有利。近年来,以洋河、古井贡、今世缘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人才先行、机械化基础支撑、智能化引领和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均做出了不懈探索,这也是黄淮名酒带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

基于这些优势,以及黄淮白酒企业在营销模式、去香型等过程中的努力,黄淮名酒带已经涌现出一家200亿级企业、一家100亿级企业、一家近50亿级企业,和众多的10亿级以上企业,已然成为了业内瞩目的产区板块,并形成了“白酒三分天下有其一”、“世界十大烈酒产区黄淮有其二(宿迁、亳州)”的行业格局。

不管浓香还是酱香,川黔产区的风格是浓郁;也不管浓香还是其他香,黄淮产区的风格是淡雅。

▏黄淮名酒带已经拥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行业话语权。

依托自身突出优势和产区集群效应的带动,毫无疑问,未来黄淮名酒带将实现快速成长,占领更高的价值高地。

    关键词:黄淮板块 白酒板块  来源:马斐九频道  蒋冰雁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