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公司 >

行稳致远茅台从辉煌迈向卓越 中国白酒行业“航母”开启全新征程

2020-01-03 17:12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几乎没有哪一个企业,像茅台集团这样,一举一动都挑动着全国的神经,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资本的市场。

也甚少有哪一个企业,像茅台集团这样,一路困难重重,又一路砥砺前行,让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2019年,于茅台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班子调整、专项整治、营销改革等所带来的系列变化,茅台集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逆水行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迎来了“市值超万亿、股价上千元、营收过千亿”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荣耀时刻。

登高、谋远、做实、成事。

紧紧围绕省委书记孙志刚“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和“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的重要指示,茅台集团以“能快则快、不留余地、不留退路”的担当,“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坚持用“进”与“退”、“攻”与“守”、“快”与“慢”的辩证思维谋划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行稳致远的新辉煌。

进退之“道”,演绎千亿“好故事”

站在2020年的门槛上,回望。

这是中国白酒行业激烈动荡的十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和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双重冲击,长期走俏市场的茅台也一度遭遇“寒流”——从2013年开始,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经销商的利润空间缩水,多年“一瓶难求”的现象被打破,破天荒地出现了茅台酒“不好卖、不挣钱”的窘境。

在茅台的决策者眼里,这个“寒流”表面看上去是白酒行业中“冷意”的层层传递,实质上却是这个行业正朝着健康成长不断“升温”。

因为,多年的粗放发展,让国内白酒生产企业恶性膨胀,产能过剩,白酒市场“鱼龙混杂”、“优劣并存”,已经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变的时候。

“寒流”之下,市场上一片“退”的呼声,可有着国内白酒行业的“风向标”茅台却保持战略定力,危中寻“机”,逆势而“进”,全身心聚焦转型,全方位拓展市场,随着三年的“洗牌”及更深层次的调整,茅台再次迎来春天,销量稳步增长、价格持续上涨、效益稳中有升,市场率先企稳,在逆境中最早脱困,最早得益,步入了一个新的上升发展周期。

一个锐意进取的企业,无不是因为不断的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而成就着辉煌。

作为一个百年民族品牌的传统企业,茅台深知,精准把握“进”与“退”,不断健全治理体系和释放治理效能,通过专项整治、企业治理和营销改革,为当下纾困,为未来蓄势。

“退”什么?清“退”一切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通过专项整治,清理了一批“三违”经销商,让整个经销队伍得以进一步优化;

通过“瘦身健体”,59户亏损、微利、僵尸类子企业清理成效明显;

通过“以案为鉴”,推进原材料采购、系列酒营销、干部人事、重大投资等八个方面的整治整改;

……

“进”什么?推“进”所有有利于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创新与改革。

推进营销体制改革,成立集团营销公司,拓展新的渠道,调整和优化营销队伍,完善营销体制机制,堵塞腐败漏洞,初步形成了新老渠道互为补充、并存发展的营销新体系;

推进干部选拔交流力度,启动“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尤其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推进“双轮驱动”,让茅台酒和酱香系列酒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双翼”,在不依赖、不透支“茅台”品牌的基础上,实现酱香系列酒的量效齐升;

…… 

“进”、“退”之间,茅台成就当下辉煌!

2019年,茅台集团迎来荣耀时刻——3月29日,市值站稳万亿台阶;6月26日,股价突破千元大关;12月31日,营收成功实现千亿目标。

“进”、“退”之间,茅台早已对话未来!

以品质为基,以文化为魂,正式迈入“千亿”时代的茅台集团将在新起点上“行稳致远”,继续书写着茅台更靓丽的篇章。

攻守之“术”,展示品牌好形象

曾经,无数人都在寻找打开茅台大门的“钥匙”——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偏隅中国西南小镇的白酒企业,长期占据中国白酒的“C位”?

特别是茅台主动放弃“国酒”商标注册申请后,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唱衰茅台的声音,质疑没有“国酒”的加持,茅台还能走多远?

面对外界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热议和喧嚣,茅台却异常平静,丝毫没有身陷舆论漩涡的感觉。

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5年生产过程……一代又一代茅台人始终秉承“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质量理念,以不忘初心、坚守匠心、赢得人心的文化内核,“酿”好每一瓶酒。

一个“守”字,悄无声息地传递出了茅台“C位”的真实原因,让茅台“C位”重新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底,更契合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接受。

因为,深埋于坚守之下的璀璨,值得每一个人尊重!

站在茅台未来百年的纵向坐标上,既有“守”,还有“攻”,因为品牌的力量在于坚守,也在于创新。

茅台决策者看来,“守”品质,“攻”文化,只有做文化的实体企业,未来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从“中国知名品牌”晋级“全球知名品牌”过程中,茅台必须有更深层次的追求,要以百倍的自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年老店,昂首迈向“文化茅台”时代,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来自茅台的力量。

历史的舞台谁都有机会成为主角!

怎样讲好茅台故事,让文化成为茅台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呢?

茅台集团创新提出了“文化茅台”的四个精神内质——大国制造的担当、绿色发展的执着、善良友好的传播和文化认同的追求。

一切物质资源终将枯竭,只有文化资源可以生生不息。

在茅台人看来,“文化茅台”建设是另一种“修行”,往小处说,将引领茅台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茅台国际化,为下一个百年赋能。从大处看,则是让茅台参与中国文化传播、承担民族使命,丰富人类文明。

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文化茅台”远远超越了一瓶酒所能承载的意义,而是不断通过茅台这个品牌传递着更多的中国正能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在全世界烙上中国印记。

“立足茅台看茅台,跳出茅台看茅台,面向未来看茅台。”在“守”与“攻”的辩证思考之中,茅台集团深刻厘清了“根”与“魂”的本质关系,穿越发展中的重重迷雾,直抵文化的纵深,让文化的溢出效应成为企业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更成为茅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快慢之“谋”,传播发展“好声音”

1月2日,茅台集团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

这是一个特殊历史节点上的会议,也是“千亿”之后,茅台“往何处去,怎么去”的重要宣示会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020年于茅台,夯实基础更为重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表示,作为一家“千亿级”企业,长期保持30%左右的增速,既不理性、不现实,也不负责任,一定不能因为“无节制”增长,给后人留下后遗症。

记者注意到,和上一年度的工作会议相比,这次的会议通篇贯穿了“居安思危、行稳致远”的工作基调。

这是茅台要“慢”下来的节奏吗?绝对不是!

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24日,茅台集团还隆重举行了总投资158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奠基暨开工仪式,涉及生态环保、生产设施、上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同时,计划三年规划投资600亿元,分批建设30个项目。

“快”与“慢”,于茅台而言,是“千亿”之后,“往何处去,怎么去”的辩证回答。

“慢”是为了更好的“快”。

脱离野蛮增长,缓一缓狂奔的脚步,用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大变革、大发展。

扎扎实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茅台酒和系列酒增强发展后劲;

重视战略研究,找准茅台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增长点和可行路径;

下大力气培养茅台工匠,撑起质量的“天”、夯实生产的“地”;

……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表示,主动调整,夯实基础不是失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优化治理相统一、坚持基础建设与改革发展相统筹、坚持增强动力和防范风险相结合,才能确保茅台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在“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原则下,茅台提出要“居安思危、行稳致远”,按照“适度合理增长、注重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路,统筹好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真正把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

茅台的“慢”中依然有“快”。

制度建设加快。以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为目标,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管理执行加快。紧盯工作落实层层递减、层层打折等问题,定期过问、突击检查、曝光问责,做到令行禁止、行之有效;

营销改革加快。正朝着扁平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形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合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新的动能;

系列酒发展加快。一路绿灯开到底,全力支持和推动系列酒高质量发展,掀起发展新一轮的高潮;

……

“慢”是“快”的积累,“快”是“慢”的体现。

站在“千亿”的新起跑线上,茅台用“快”与“慢”的辩证思考,回答了革故鼎新的茅台实践。

新起点、新战略、新蓝图。

 

茅台,这艘中国白酒行业的“航母”,正行稳致远,从辉煌迈向卓越,演绎着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好故事。

    关键词:茅台 白酒板块  来源:佳酿网  企业投稿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