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国台酒业,20多年来,从小到大,历经行业调整初心不改,乘势酱香热,成就国台火,快速进入百亿阵营。刚刚过去的 2021 年,国台取得了含税销售额过百亿、品牌价值超千亿的成绩。
步入2022年,国台提出要“打造中国新名酒”,向名酒学习、向榜样看齐,用十年时间,建立中国新名酒内涵体系,再用二十年时间,到国台五十年时,进入中国名酒行列。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行稳致远,追求高质量发展。理性的国台加上新名酒打造宏伟战略,再次激发行业对国台的无限想象。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到实现百亿跨越,国台用了20多年。
这是怎样的20年?
回望1999
时间回到1999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处在新世纪之交的人们,在兴奋、期待与些许迷茫中准备迎接新千年的到来。
正如《南方周末》在其新年献词中写道:“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国酒行业亦然:
老四大名酒中的茅台和西凤均在这一年进行改制,成立了自己的股份公司;
泸州老窖首次推出国窖1573,拉开了中国白酒由名酒转向高端酒的序幕;
水井街酒坊遗址被发现,轰动酒行业;
伊力特成功上市,成为白酒行业较早上市的企业之一……
同样是在这一年,此前“秦池标王事件”和“山西假酒案”余波未平,“新型白酒事件”引发的风波又起。行业承载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也面临着政策调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总体上看,1999年前后的酒业形势很不景气,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即便是名酒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艰难,困于低档产品、低端竞争的泥沼中,前路迷茫。
在如此氛围下,天士力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和贵州省特别是仁怀市招商引资的邀请,到茅台镇投资建厂。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从未涉足过白酒的天士力,此时进入茅台镇花重金投资酱香酒,无异于一场赌博。
因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当时的贵州茅台镇与酱香酒,都不是时代大戏的主角。
躬身入局
相关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白酒生产总量约为502.26万吨,传统产酒大省鲁、川、豫、皖稳居全国酒类省份的前四位,四省白酒总产量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44.06%,且发展势头强劲。
而黔酒除了茅台之外,整体存在感较弱。
当年,五粮液销售收入已达33亿元,并在全国一些报刊纷纷登载其品牌战略论文的策划,一阵白酒品牌战略研讨的旋风随之刮起。也是这时候,中国白酒香型悄然由汾酒引领的“清香时代”逐步开始向五粮液引领的“浓香时代”过渡。
而对于酱酒来说,第一轮风口还没有丝毫迹象,更别提当下的这一波热潮还要再等十五年。
面对如此环境,天士力依然选择躬身入局。原因既有西部大开发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也有天士力创始人、如今的国台酒业董事长闫希军等企业高层对酱香型白酒发展看好的长远眼光。
“近20年前,天士力投资酒业的时候,着眼于白酒的道地性、历史性和人文性,从全国各地的白酒产地和白酒香型中,最后选择酱香型白酒,落地到茅台镇。”闫希军曾如此解释投资初衷。
事实证明,这一眼光堪称远见。仅从此后不断有“资本外来户”闻香入驻茅台镇的现象可瞥一角。
曾有分析指出,如果把小酒坊和贴牌企业算在内,2012年贵州酒企数量当在1200多家,而这些酒企中至少有一半为外来投资。
2014-2015年,行业深度调整重创白酒行业,然而贵州茅台抗风险能力凸显,加上自身的“行业标杆”的光环,让不少人再次看到了酱酒的巨大空间,茅台镇的“外来户”再次迎来一个小高潮。而作为“外来户”们的先行者,天士力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一般而言,“外来户”身份复杂,但他们大部分目的却比较单一,即“赚快钱”。但是,国台似乎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长期主义的准备。
实际上,这个“长期”也不长——仅用了20年,就回应了当初所有旁观者们的担忧。
筚路蓝缕
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德国默克集团创始人弗雷德里奇·杰考伯·默克曾经说过:“制药的根本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不是追逐利润,当公司做到了治病救人后,利益会随之而至。只要我们记住治病救人的原则,永远不用担心会没有利润。”
作为医药出身的闫希军十分清楚这一朴素的道理。他在酒业的经营方式上,也遵循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理念。
在1999年至2007年八年时间里,国台聚焦于寻源立本,一直潜心学习茅台,“专注酿酒、存酒,但不卖酒”。即使是在2004年前后,白酒行业新“黄金十年”开启,国台依然没有大动作。行业人士认为,这为后来国台品牌和销售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直到2008年,国台开始发力。当年,四川提出打造泸州、遵义、宜宾“中国白酒金三角”。好风凭借力,国台也正式出道。在其后四年的时间里,国台确立了“贵州国台酒·酱香新领袖”的品牌定位,销售、品牌开始爆发式增长。2011年利税3个亿,2012年利税6个亿——初步奠定产区、品类、行业地位及高端消费者认知,“国台现象”引发行业关注。
到2013—2015年,外部行业深度调整期,国台审时度势,硬软件两手抓,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加大酒庄投入,系统推进智能酿造创新。
也是在2015年,随着茅台的带动效应,酱酒热潮开始逐渐显现。从2016年起,国台紧抓机会,提质量、扩产能、拓市场、细网络、强品牌、夯基础……多措并举,全面布局。
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3亿元、11.76亿元、18.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21%;净利润分别为4744.74万元、2.40亿元和4.1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4.14%,增长幅度可观。
而在酱酒成为热门品类之后,茅台之后谁能成为“酱酒第二股”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国台IPO目前未实现,但其仍然是最有实力冲刺“酱酒第二股”的种子选手。
冲刺之王
在酱酒入局者的赛道上,国台显然是长跑者,其先后经历了白酒行业的低谷期—黄金期—调整期,如今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20年间,有些企业经历了先辉煌后衰败,有些经历了先失败后崛起,有些甚至消失在历史中。而国台,始终稳步慢跑,经历“大风大浪”之后,如今诸多荣耀加身。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慢跑中,国台成为酒业百亿赛道上前所未有的冲刺王。
这恰恰反映了酒行业的“第一定律”:专注和持续,才能产生最快速度;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不走弯路,就是最快速度。
什么是正确道路?核心始终是坚守品质。
历经20多年精心打造,国台酒业集团已成为政府授牌、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品牌价值位列贵州白酒第三、进入中国白酒前十强。坐拥国台酒业、国台酒庄、国台怀酒、国台茅源四个生产基地。
国台是少见的将对品质的信仰落到实处的企业,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年度四大品质关键行动”:一是每年3·15举办以品质诚信为主题的真实年份酒趋势论坛,二是每年6月6日举办致敬河南麦农活动,三是每年9月9日举办致敬贵州粱农活动,四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举办生产质量誓师大会。
这是国台品质之面,其优秀品质的里子,是以“秉承传统不泥古、科学创新不离宗”的理念,开展从顶层设计到智能酿造的创新实践。
从2011年国台启动智能化进程,历经十年,国台不仅实现了智能酿造的创新升级,从过去的1.0不断迭代升级,迈进4.0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同时市场营销快速发展,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是药品的根本属性,国台坚持“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的经营发展理念,用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打造一瓶来自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的正宗大曲酱香酒。
国台也将制药产业中科技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强化到了企业的生产线。科技方面,国台除具备质检部、质保部等质量保障部门外,更是设立了省级技术中心,钻研制酒工艺,确保质量。而创新更是贯穿国台酒业发展,近几年更是从核心商业模式升级、文化赋能、营销创新,又走到了数字化创新。
硬件升级之外,国台还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定位。“三级九等”饮酒境界以及“四好一通”酒文化论,成为酱酒文化的一种创新表达。多年来,众多资本大鳄进入酒业、进入酱酒,舍得真金白银地投入,但像国台这样,对酒文化有如此之深的思考,为自己铸造一个精神与文化的内核,如是者可谓罕见。而通过这些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国台品牌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品牌也越来越丰满。
所有这些,对国台下一阶段新的开始,积蓄着力量。
从1999年投资建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台已发展成为公认的茅台镇第二大酱酒酿造企业,产能逾万吨,销售破百亿,品牌价值超千亿,智能化酿造迈入新阶段……
无论如何,20多年,国台已是绩优生。